第35章 很抱歉,只能让你当这个牺牲品了(2)
不管在什么企业,与钱一挂钩,事情都会变得非常敏感起来。
因此一听到杨兑质疑经营活动现金流一栏有问题,田经理仿佛被踩了尾巴的毛,整个人仿佛下一秒就要炸刺开来。
不过还好,他还知道当下是什么场合,并没有当场跳起来,而是深吸一口气,再度将那份报表过了一眼后,沉声说道:“杨总,之前DSI过长和坏账准备率过低的问题,我承认,的确是我考虑不周。”
“但是……”
“经营活动现金流是账本的核心所在,也是公司第一阶段工作开展的核心关键所在,其本身涉及到方方面面,每一组数字更是经过我们反复推敲后才确定下来的;”
“或许在重新更改DSI和坏账准备率的数字后,经营活动现金流一栏上面的数字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但听杨总刚才的意思……”
微微顿了顿,田经理轻轻叹了口气:“却是不知道杨总觉得哪里不对?”
虽然用词颇为委婉,但配上田经理那副向下兼容般的无奈表情,分明是在说:做账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像你这种门外汉,就不要随便指手画脚了。
此言一出,其余人脸上的紧张顿时缓和了下来。
也对,田经理毕竟是从业七八年的老手了,一本明账是做的四平八稳,哪那么容易出岔子?
眼前这个年轻人或许在业务上有那么一两手,对最基本的财务知识可能也略知一二,但要是想拿田经理的账本开刀立威,却是打错了算盘!
杨兑闻言,却是用一种古怪的神情看了他一眼:“觉得哪里不对……田经理自己真的没察觉出来?”
田经理见他这幅迟迟不指出具体问题的架势,更是确定了自己的猜想:“不好意思,我业务能力有限,实在是察觉不出来,还请杨总明示。”
这句话一出,算是彻底把杨兑架在了半空上。
杨兑盯着他看了一会儿,脸上露出一抹失望之色,连带着语气都有些恹恹的:“好吧,其余的也不多说了,就麻烦田经理解释一下,为什么公司的【退税收入/净利润】的得值,会是85%……也就是说,退税收入占公司净利润80%以上?”
田经理一脸的莫名其妙:“这有什么问题么?公司初建,觐见套餐也是刚刚推出的新品,在初期又要扩大生产、又要囤积原料、还要支付各种营销费用的情况下,本土市场不赚钱甚至是仅仅保本,全靠着委托加工出口的业务获得退税补贴来实现盈利……这不很正常的么?”
杨兑冷笑一声:“正常?”
“不管是哪个国家的税务,应该都知道CFO应与净利润基本匹配,因存货、应收应付等项目调整这一基本原则吧(净利润/CFO≈1)?”
“公司的退税收入/净利润的得值为85%,对应的就是【净利润/CFO】为1:-0.3!”
“田经理,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经营活动现金流持续为负,且净利润高度依赖退税补贴,会很容易被怀疑盈利质量存疑。
田经理这才惊觉,眼前这个年轻人竟然好像真的懂些财务知识,下意识地坐直了身体,嘴上却是在努力辩解:“可这不是因为公司刚刚成立么?”
“虽然普通出口型生产企业当下的净利润/CFO比例一般都在1:0.9~1.1这个区间,但那是已经进入到稳定阶段的企业,对于一个新企业来说,这块的初期得值在1:-0.5~-0.2之间都正常!”
说到这,田经理一脸的笃定:“杨总,相信我,这块我们很有经验……以前一直都是这么做曲线的,不会出问题的。”
杨兑顿时被气笑了:“相信你?”
“你也说了,那是普通的出口型生产企业,对应的也是常规的出口型产品,觐见套餐的毛利率在那放着,哪怕是个瞎子都看得出来……你给我参照常规的出口型生产企业的账本去做!?”
说到这,杨兑看向田经理的眼神里充满了失望:“田经理,你说你们之前一直都是这么操作的;”
“如果我没猜错,你们以前用来刷单的,应该都是些诸如小家电或者是电子配件之类的产品吧……而且公司不会很大,业务规模也不会很大,不知道我猜的对不对?”
田经理顿时骇然:“你怎么知道?”
杨兑脸上闪过一丝仿佛被刻意隐藏起来的讥诮,径直将另外一份报表拿在手上晃了晃:“进项税/销项税完美匹配,比值高达99%,导致应交增值税近乎为0,超出正常出口企业70~90%一大截;”
“非关联供应商占比却仅有5%,远低于行业正常区间的60~80%。”
“这种刻意到近乎做作的做账手段……除了那些税务系统懒得搭理、而做出来的表面数据又能让当地宏观数据好看的小虾米,还有谁会傻到用这种一眼假的数据!?”
听到杨兑的言语里全是毫不遮掩的贬低,不只是田经理,就连一旁的黎毅脸色都变了。
杨兑却仿佛没有看到他们的脸色似的,换了副语重心长的面孔:“诸位,我再次强调一遍。”
“虽然公司只是初建,但觐见套餐的毛利率摆在那里,未来的销售预期摆在那里,产品自带的特殊性摆在那里……我们不能再用以前那套老掉牙的手法去做账了!”
见到田经理忿忿不平地张口欲言,杨兑直接伸手打断了他:“我知道,在你们眼里,这本账已经做的很完美了,至少在表面上,每组数字都能找到对应的理由和票据;”
“但恕我直言,这样太流于表面了!”
“就如同南朝鲜那些整过容的美女一样,漂亮是漂亮了,但却一眼就能瞧出不是天然的;”
“同样的,一家新企业把账本上的表面数字做的四平八稳,本身就是一个最大的破绽。”
“在我看来,诸位以前这么做账之所以没出问题,固然是因为东南亚这边的风气放在这里,而你们又懂得打点;但更多的则是因为,你们以前的动作都不大,又或者是化整为零,人家看在钱的份上高抬贵手了而已。”
“但是现在,却是不能再这样了……别的不说,觐见套餐的敏感性放在那里,就算你打点的再到位,有些事情终究不是他们做得了主……懂?”
黎毅在一旁听的脸色数变。
不得不承认,杨兑说的很有道理。
虽然找准了切入口后,觐见套餐一下子就变了整个东南亚都市场可期的爆款,对他们后续的业务拓展不可谓不助力巨大;
但同样的,作为全世界最大的穆斯林国家,即便已经世俗化,但爪哇这边还是有很多力量是他们不敢轻易得罪的,一旦这些力量介入进来,但凡你的账上被揪出小辫子,那分分钟就是关门的结局。
还是那句话,杨兑搞出来的这个觐见套餐是柄双刃剑,属于标准的一线天堂,一线地狱。
只不过虽然杨兑指出的问题的确很有道理,但田经理却是必须要护下的……双方毕竟是第一次合作,把大小王分出来很重要。
想到这,黎毅笑着开口安慰道:“杨总,我觉得你是过虑了,既然这套做账手法做了七八年都没问题,那换到现在也是一样的……实在不行,等觐见套餐的销量真的形成规模以后,我们再慢慢商量,慢慢调整嘛!”
杨兑闻言,扭头紧紧地盯着黎毅。
目光很奇怪,仿佛是在怀疑,仿佛在叹息,仿佛是在失望。
好一会儿后,杨兑终于叹息一声,摇了摇头:“算了,我觉得我们双方后续合作的事情,还是暂时先放一放吧。”
言毕,轻轻缩开椅子,一副打算起身要走的架势。
黎毅见状大惊,连忙拉住他:“杨总,这是何意?”
杨兑目光扫过会议室里那几张惊疑不定的面孔,又是重重叹息一声:“黎秘书,恕我直言;”
“做白账这种事,其实队伍里出上一两个二五仔不算什么事……毕竟一个人就算再贪,又能贪多少?”
供应链部经理闻言脸色一变。
这是死揪着之前的剪裁损耗率不放,认定自己就是那个二五仔了?
杨兑却是看都没看他一眼,而是一脸遗憾地看着黎毅:“但是,干这行当,可以容忍坏,却不能忍蠢……懂?”
黎毅闻言,整个人呆在了当场。
杨兑这话的杀伤力简直堪比丢下一枚原子弹,等于是完全否定了他们这些人的能力。
这很要命,与那些做红本账和做黑本账的不同,他们这些做白本账的,靠的就是自己的脑子,自己的专业技能,眼下这些东西被杨兑完全否定了,而且还是有理有据地全面否定,你让他们以后怎么自处?
但这还不是最要命的。
最要命的是,杨兑甚至还在质疑他们有没有资格跟大华国贸那边进行后续的合作。
能不能从大华国贸这边开始打开一个进军国内的渠道,对于林先生具有着怎样的意义,他是略知一二的。
事实上,就算他不知道,单从金多多商贸刚一成立,那边就送了两集装箱哑柜货做礼物就可以感受到态度的不同。
所以,一旦大华国贸那边真的认为林先生这边没有这个实力和资格,从而生出巨大的变数,那么他们就真的百死也无济于事了。
杨兑看着脸色青一阵白一阵的黎毅,面无表情地转身离开。
他知道自己刚才的PUA的确有些过火。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根本就不公平。
虽然他指出来账本上的那些问题,后世在这个行业干过的人都懂,但对于这个年代的人来说,却显得过于高精尖了。
毕竟如今不是信息大爆炸的后世,在这个连电脑都还没普及的年代,所有的知识和经验都需要自己去淌一遍才能获取和总结;
因此,客观来讲,虽然黎毅他们这波人在业务上称不上是高手,也因为是第一次接触觐见套餐这种超高毛利的特殊商品而显得缺乏灵变,但表现出来的基础素养却也绝对远在行业平均值之上……用“蠢”这个字来形容,的确是太过于污蔑人家了。
但是没办法,东南亚这边的商场,尤其是白本账之类的商场和职场,可不是如国内电视剧里演的那样温和而可笑,那是真正的将丛林法则表现的淋漓尽致。
所以,既然杨兑起了借力打力,然后自立山头的预案心思。
那么很抱歉,即便是这些人,尤其是黎毅这位为首的董秘,远远没有他说的那么窝囊,却也只能让他当这个牌桌上的牺牲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