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多时辰后,严飞等人卸下了大量的物资,才乘坐船只先返回小镇。
中午的事情,需要众多老族长和德高望重之人去主持大局,处理死去的莫镇主和小镇保卫队伍的成员,让他们入土为安。
李道生还要与黄校承等人沟通更多具体的事情,尤其是,要借助小镇的力量,把大庭湖东南面几百里领地,掌控在南麟王手上。
这事情,比宣纸上提供的大量物资和承诺条件要重要得多,他们更在意的是,这片几百里范围的领地,价值无可估量,可以囤积许多粮食,也可以培养许多水军力量。
这些具体的事务,两个将军没有参与,哪怕是李焕,也没有参加讨论商议。
黄校承与李道生,聊了很久,把各方面存在的隐患,以及官兵们可以给小镇提供的支持。
李道生提出了武器装备和重要战略物资的需求,希望白澜县城和两个郡兵营地可以提供解决,一旦这些渔民拥有了装备力量,就可以维护渔民的利益。
还能确保与大庭湖其他方向的马匪进行博弈和抗衡,拓宽更大的生存空间。
黄校承看着李道生,警告说道:“李书吏,你不要忘了自己的身份,可不要想着在大庭湖这里,重新发展某种势力,小镇的人,他们只能为南麟王所用,你听明白了吗?”
李道生连忙说道:“请大人放心,只需要装备两百人的队伍,就可以维护小镇的安危,还能继续清缴逃散的马匪,将之转化为渔民,成为南麟王的子民。”
黄校承深深地看了他一眼,当初提拔这家伙,多少是看他有些顺眼,加之陆韬、李焕似乎这家伙也很看中,相互博弈的棋子,想不到,这颗棋子,成长的速度很快。
莫名其妙就成了小镇的镇主,也不知道这家伙走了什么运气。
不过在与李道生接触和共事过程,黄校承也不得不承认,这家伙可以给他解决许多麻烦,或许,是对方展现出来的价值,吸引了他,也从对方那里收获了不少东西。
这是利益驱使,让他对李道生产生信任和支持。
下午,黄校承找到胡秋童和邵奇正,商议一番,邵奇正先行退兵,留下了一百套武力装备,带走了一百多箱的钱财和物资。
这些钱财和物资,大部分是项山门和芦山堂搜刮得到的。
他带走了四分之一。
黄校承代表的白澜县城,得到了四分之一的钱财和物资,胡秋童也分得了四分之一,至于还有一份,由黄校承的官府,上交给临江郡府。
李道生暗叹,这些官兵外出扫荡一趟,就收获满满,难怪要养寇自重。
平时官府不方便从城内的那些大户人家或有钱人家那里获取好处,但借助马匪的力量,轻易就倒了一手,变成了官府们的围剿战果。
日落前,胡秋童召回了外出寻找马匪的郡兵,他们也留下了一百套武器装备,交由李道生处理。
同时,他还留下了一千郡兵,保护黄校承等人,第二天要护送他们携带大量钱财和物资返回白澜县城。
接连两批郡兵离去,李道生也暗暗松了一口气。
大殿处,黄校承叫上李道生,一起吃晚饭。
饭后,黄校承对他也改变了称呼,说道:“简之,你的能力,我看在眼里,好好为白澜县城安置好这些渔民,充分发挥这里的天然优势,为南麟王做好谋划和布局,要不了多久,临江郡府会对你做出奖赏,以后,南麟王也会知道你的存在,赐予你一场大富贵,希望你把握住这样的机会。”
李道生听见对方语重心长的话,连忙表态说道:“谢谢大人提携,谨遵大人之令,以后我会经常向大人汇报大庭湖这边的事情。”
黄校承看了他一眼,想要从他的表情和眼神变化,以及说话的语气里,对他这番话的可信度和真心程度做出判断。
过了一会,他沉吟之后,看着李道生,问道:“简之,你愿意做我的门生吗?”
李道生愣了愣,他知道黄校承是大乾王朝进士出身,参加过殿试,乃是三甲成绩,赐“同进士出身”。
他想不到黄校承会来这么一出,竟然有主动收门生,以对方的出身和地位,他完全是属于高攀。
“下官何德何能,让大人如此厚待。”
黄校承看着他,问道:“看样子,你不愿意?是瞧不上我的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下官愿意。”
“学生,拜见老师。”李道生知道如今什么局势,哪里会拒绝这样的借势机会。
他是落榜举人的秀才,下一次考试,都不知道何年何月,也未必能考上,想要提升自身的地位和身份,若有人在官场上拉一把,何乐不为。
他知道黄校承在临江郡府有大人物关系,此次围剿马匪,战果很不错,很可能会提拔到临江郡府甚至是南麟州为官。
搭上对方,相当于多了一条坦途。
哪怕对方是希望借此机会,绑定他的前途,把小镇也纳入掌控,相当于是把大庭湖东南面这片领地也纳入掌控之中。
这是对方光明正大的布局谋划,李道生也成了对方谋划布局的棋子。
阳谋。
李道生也无法拒绝。
他倒了一杯茶水,恭敬地端给黄校承喝。
黄校承接过来,喝了一口,说道:“简之,拜师之礼形式简单,但意义非凡,你我皆是读书人,自当遵守儒生门道规矩,往后你可以打着为师的名号在外行便宜之事,但你也需要维护为师的声誉名义,不得做出违背仁义礼智信之事,你切记了。”
“学生谨记在心!”李道生连忙恭敬说道。
从官场上下级关系,变成了师徒门生关系。
李道生也不知道这条路选的对不对,至少在当前阶段,他非常需要这样的关系,有了这层关系,他在白澜县城官场位置至少稳妥了,还能保住小镇镇主的身份和地位。
当晚,两人交谈到深夜。
在交谈中,李道生对这个便宜老师的认知更深了,有些佩服对方的学识和追求。
他也不敢过于交心,只说一些不太重要的事。
当然,没有任何虚伪成份,稍微打听也能了解到的真实情况。
黄校承连忙提醒说道:“简之,你已经有十二名婢妾了,往后可以纳妾,但不要轻易娶妻,为师会替你留意一门好亲事,娶妻娶贤,这一点,无比重要,知道吗?”
李道生认真说道:“是,老师,学生记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