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北匈奴在与窦宪率领下的东汉军队发生战争,遭到巨大挫折。一万三千匈奴人被杀,20万匈奴人投降汉朝。在这里兰初君说明一下,匈奴巅峰时期的人口,不同学者有不同说法,大概在100~200万人之间,20万人投降,可谓相当大的比例了。之后北匈奴在汉朝和其他民族的大量打击下崩溃。公元85年,“时北虏衰耗,党众离畔,南匈奴攻其前,丁零寇其后,鲜卑击其左,西域侵其右,不复自立,乃远引而去。”北匈奴战败,远走到伊犁河流域,腾出的空间被鲜卑人占领。公元155年,鲜卑首领檀石槐占据匈奴故地,给了北匈奴最后一次致命打击,匈奴再次分裂,从此消失在中国史书的记载中。只不过罗马帝国末期,史学家马塞里努斯记载了一支叫匈人的人群。匈人在欧洲大杀四方,连续击溃阿兰人、日耳曼人等民族,入侵罗马帝国,引起了了欧洲民族的大迁徙,这对后来欧洲历史有重大影响。两汉时期,就有不少匈奴人在单于的带领下选择内附,他们被汉朝安置在边疆地区,汉朝政府让大量汉人前往边境与匈奴杂居。东汉末年,曹操下令加强对匈奴的管理,他采取一种间接统治的政策:单于在首都当人质,由匈奴左贤王在当地实行管理;下一步是分而治之,另外派遣汉人为司马加以监督。后来司马氏取得曹魏政权,进而统一天下,中国实现了短暂的统一。但是暗地里危机重重。比如汉朝故都长安附近的关中地区氐人日渐增多;太原周围有匈奴十九部,他们还保持着自身的政治组织和生活方式;东北地区有大量鲜卑人。
西晋后来内部发生极为丑恶的八王之乱,各个集团互相杀伐,并且与边疆部族相互沟通联系,想获得他们的支持。这场内乱持续了好几年,最终西晋分崩离析。在西晋末年的内乱中,匈奴的角色“抢眼”,他们不仅在中原地区建立国家,称王称帝,晋怀帝和晋愍帝成为他们的俘虏,并且为他们所杀,晋朝皇后也变成匈奴的皇后,这是在之前的秦汉历史没有过的。西晋灭亡后,中国进入东晋十六国时期。南方是东晋,北方陷入分裂,在汉地北部和西南部先后涌现出了二十多个国家,其中有十六个国家实力强劲,因此得名“十六国”。十六国中的三个,是由匈奴人所建。分别是刘渊建立的前赵、赫连勃勃建立的夏、沮渠蒙逊建立的北凉。
前赵被羯族石勒建立的后赵所灭;其中赫连波波建立的夏有点意思。他的国号由来中国第一个王朝——夏,他说:“朕大禹之后,世居幽朔。祖宗重晖,常与汉魏为敌国。”公元418年,赫连勃勃进入长安,即皇帝位。公元431年被鲜卑拓跋部建立的北魏所灭。沮渠蒙逊是汉化的匈奴人,他于公元401年建立北凉,这是最后一个匈奴人建立的王朝,也是最后一个被北魏灭亡的少数民族建立的王国,公元439年,北魏灭北凉,统一中国北方地区。在魏晋南北朝的大乱世中,各个民族分分合合,留在中原王朝地区匈奴也一样,大多融入到了汉族之中,其他融入到了鲜卑、柔然等民族之中。
咱们再说南匈奴,他们在最开始归化的时候却很不老实,三天两头就叛逃。在汉元帝时期,汉军北伐歼灭郅支单于(匈奴的一支主力),南匈奴这才重新归降。但是东汉并未能完成“归化”工作,南匈奴一直不能融入中原文明。这主要是生活方式导致的,因为漠南土地难以耕作,南匈奴仍旧是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长期的生活方式就注定了他们的文明属性,一时半会很难更改,而且没有更改的条件。漠南的土壤就适合游牧民族的生存,他们放弃游牧民族的生产方式根本就活不下去,只要他们一日需要用马,那就必须是游牧民族。从公元前53年到公元195年,这两百多年的时间都未能归化南匈奴。东汉末年,汉室衰弱,诸侯并起。在这个时候,南匈奴占据了大量的土地,一度把控制区域推进到黄河流域附近。如果不是曹操的崛起,北方大半土地都会被南匈奴所占据。对于南匈奴的问题,曹操头疼不已。如果要北伐,那代价很大,而且南方的东吴、季汉都虎视眈眈,自己没办法长期两线作战。但是如果不北伐,他们动不动就反叛,那曹魏需要在北方部署大量兵力在防止他们反叛,这会严重限制曹魏的军事实力,很难南下灭蜀吴。最后的解决方式就是分而治之,并且彻底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曹操把南匈奴一分为五,然后把这五个部分编入曹魏政权,安置在不同的州郡,比如并州、冀州、雍州等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方式的改变让他们逐渐从游牧民族过渡到农耕民族,与北方的汉人所融合,完成了“汉化”的工作。
南北朝时期,南匈奴完全汉化,刘渊所建立的政权就是以“汉”为国号,史称汉赵、前赵。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中国入夷狄,则夷狄之。看看南匈奴的前世今生,不得不感叹孔夫子诚不欺我。昔日欺负汉朝的匈奴最后融入了汉人,真是令人唏嘘不已。说完南匈奴的结局,紧接着就该说北匈奴了。北匈奴比较刚,他们坚守漠北,毕竟这里是他们的故土,甚至可能还是他们的祖地。当年冒顿单于就是逐渐统一了漠北,并且把势力向漠南延伸,估计他们也有这意思,想要恢复祖先的荣光。北匈奴的命运比较坎坷,在东汉时期,北匈奴长期遭灾,动不动就暴风雪、严寒气候,导致北匈奴迅速衰弱,人和动物都爆发了饥疫,死伤大半。在这个时期,北匈奴向汉朝请求和亲。匈奴强大时,汉朝向匈奴和亲,而如今反转了,北匈奴低头了。但是对于北匈奴的低头,东汉政府并没有答应,本着趁你病要你命的道理,东汉开始了北伐。东汗政府数次北伐,消灭了北匈奴不少有生力量,大大摧毁了北匈奴的经济。所以在公元83-85年,北匈奴先后有七十三批难民南下降汉,这部分也就逐渐融入到南匈奴,同时随着南匈奴的“归化”而融于汉。(据不完全统计,东汉时期陆陆续续有二十多万难民降汉)在公元87年的时候,鲜卑部落猛攻北匈奴,逐渐蚕食北匈奴的土地。与此同时,东汉、南匈奴也纷纷动手,试图合力绞杀北匈奴。在鲜卑、东汉、南匈奴的围剿下,北匈奴彻底走向末路。北匈奴一部分人投降汉朝,一部分人融于鲜卑,还有一部分人选择迁移向西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