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想法很好
解说员的语气也越来越亢奋,有两个解说员。
一个是专业冷静派,主打冷静分析,对比赛规则了如指掌,对场上的球员和双方教练都颇有研究,似乎镜头特写哪个球员都能说道几句,双方的阵型策略都能随时说出个一二三,帮助观众了解战局。
对游思成和慧慧这种萌新观众而言,这位解说员的帮助可太大了,要是没他讲解,估计得看得云里雾里,更别谈代入感了,尤其是慧慧,连足球的基本规则都不甚了解,不听解说的话,有时候都不知道场上在干什么。
比如进球了怎么不算啊,因为越位了,啥是越位啊,解说员讲解了至少能听个半懂,总之就是某种形式的进球会被判无效,双方都一样。
另一位讲解员是气氛烘托派,好像不太懂,经常问这问那,其实是给专业冷静派起话头,方便讲解情况,不至于太枯燥,场上有啥风吹草动都会随时跟着起哄,就好像他也在现场一样,基本是观众沸腾他闹腾,他比现场观众还激动。
两位解说员一唱一和,增添了不少节目效果,如果觉得家里闷的话,播一下这类体育节目是个不错的选择。
但一直亢奋也不行,当比赛有暂停或休息的时候,镜头会暂时切到演播厅,就能看到两位解说员的面貌了,一位中年稳重,一位年轻活泼,没出镜的时候,两位都是夸夸猛聊,出镜了似乎就腼腆了,说话的语气和分贝都降了下来,各种精细分析预判形势。
不然就是插广告。
慧慧是真代入了,切镜头或插广告的时候才忽然想起地猛把几口饭,然后啃猪脚吃鸡蛋,然后咽下去了赞道:“没想到球赛挺好看的,得认真看才有感觉,但得有解说才行,不然看着就像一群精力过剩的抢球玩,跟没事干一样。”说着拿起汤勺捞了几块冬瓜甜薯放碗里。
游思成被逗乐了:“本来就是没事干才整比赛娱乐观众,做游戏也是一样的,要是让你把足球做成游戏你会怎么做?”
慧慧一边吃冬瓜吃甜薯一边想了想,觉得:“肯定做不出来。”
“为啥?”
“我要是玩家的话,我就想通过游戏的方式模拟真的上场踢球,瞬间化身足球超人,纵横赛场疯狂进球。但是画不出来那种美术效果,真要画的话,那得画好多动作,工作量太大了。可能以后有新的素材制作方法了才能做出来吧。”
游思成仔细理解了一下:“你该不会想的是画面上就是你控制的球员,然后镜头跟着球员在赛场上跑吧?”
“对啊,就像拍电影一样,然后我能控制电影的画面,控制球员做出精彩的动作,仿佛自己带球突破敌阵,然后临门一脚霸气进球。”
“不失为一种思路。”游思成不禁佩服慧慧的想象力,“但这种效果的话,估计是真的很难做出来,即便以后制作技术进步了,也不好做,如果硬着头皮要做的话,成本会很高,不值得,而且实际体验未必会好。
因为球赛的焦点其实是在球上面,玩家的关注点也必然是球,如果把焦点放在一个球员身上,那么这个球员拿不到球就会很无聊,就得故意设计队友会把球传给他,那么整个赛场上的球员行为就难以拟真。
如果一定要拟真的话,玩家就得自己追着球跑,就没有当主角的感觉,可能一场游戏下来大半时间都在追球跑了,也会很无聊。”
慧慧仔细想了想,也觉得:“好像是这样哦,玩游戏就是想过瘾,就想一直把球控制在自己脚下,那就切换着控制呗,球在哪个球员脚下就控制哪个球员,传球了就自动切换到接球的球员,玩家就能一直控球了。
这样的话,就不一定要用电影追拍的视角了,可以用看比赛的这种视角,球到哪儿,镜头就跟着拍到哪儿。
如果是这样的话,美术效果应该能做出来,只要画出整体动作就好,不必太细节。”
想法很好,原世界的足球游戏基本上都是这么做的。
跟拍镜头的形式游思成其实也想过,在原世界都还没有这种形式的球类游戏,要知道原世界的游戏已经发展到电影化叙事的阶段了,真就可以把游戏做得跟拍电影一样,是有可能做成的。
但成本确实会巨高,如果要做出效果的话,可能已经有人试过了,发现实际效果确实不如经典的观赛视角,所以放弃了,游思成是仅凭推测评估就放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