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八仙过山,真人不露相

第23章 八仙斗法(下)

  吕洞宾则对斗法之胜负漠不关心,仅当作一场游戏。送别何仙姑后,他微醺中驾起祥云,悠然向三清山飘去。醉眼朦胧间,远见一山洞,误以为众仙聚会之所。于是,他摇摇晃晃入洞,自以为后发先至,呵呵一笑后,便沉沉进入梦乡。

  酒醒之时,吕洞宾方悟此洞并非目的地,又想起自己还未行善积德。于是,他急忙离洞,继续他的旅程。此洞位于今之土城,因曾沾染吕洞宾之仙气,后人尊称为“仙洞”,亦有称之为“八仙洞”者。虽与三清山附近之洞有异,却也算名正言顺。

  吕洞宾行不多时,已踏入三清山群峰之中。正犹豫行善之方向时,忽闻声声哀叫。他循声望去,只见一条巨蟒正欲吞噬一只大蛤蟆。

  吕洞宾见状,心中大喜:“救此蛤蟆,岂非一桩善事?”当即抽出宝剑,轻拍蟒蛇。蟒蛇受惊松口,吕洞宾伸手一指,厉声喝道:“孽障,休得胡为!”蟒蛇顿时僵立,化作“巨蟒出山”之奇景。

  吕洞宾背剑腾云而去,蛤蟆感激涕零,连连叩谢。千年之后,它仍屹立结须岩前方大石壁上,目送救命恩人离去,化作“蛤蟆望天”之景致。

  尔后,吕洞宾依旧从容不迫地来到玉京峰,挥剑劈开山峰,开辟出一条穿越山谷的捷径。传说玉京峰与蓬莱峰本为一体,正是吕洞宾这一剑之威,方使其一分为二。

  再说蓝采和,他一个斤斗翻落金沙地面,却闻婴儿啼哭声撕心裂肺,好不凄惨!询问缘由后得知,此地村民受强人逼迫,生计艰难,婴儿饥饿难耐。

  蓝采和施展法术,将花篮化作数十个,置于各家屋檐下。他吩咐村中老者将婴儿装入其中,随后将娃娃们吊上空中以花瓣甘露喂养之。

  婴儿们得以存活,村民们惊愕不已。蓝采和调皮地指着一处道:“是我求得女神之乳给娃娃们吃的奶!”众人顺指望去,果然见一对丰腴女乳——“玉女开怀”。

  纠缠许久后,蓝采和又化出一座女神峰以脱身。心急之下过玉京峰时不慎挂翻花篮,强匪山寨上空顿时下起花雨。匪首触景生情顿悟前非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不仅放了村民还收了匪性安居乐业起来。

  如今三清山上奇花异草繁多女子爱美男子不喜争强都得益于蓝采和那次碰翻花篮的善举。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花繁树茂之下人们也养得斯文聪慧好脾性。

  铁拐李锐目认定方位,步履急促,踏足三清山西麓。他手持葫芦,轻轻叩击山壁,山峰仿佛感应到他的到来,缓缓开裂,显出一条幽深的岩洞。他正要踏入,却恰逢金丝猫迅猛追杀一只惊慌失措的老鼠。

  铁拐李深知金丝猫杀戮过重,致使人间老鼠几近绝种,心中涌起救护之念。于是,他从枫林一路尾随至小洋塘,口中苦劝金丝猫莫要再行斩尽杀绝之举。然而,那猫儿追杀得性起,哪里肯听他的劝告?

  老鼠眼见逃生无路,情急之下,回身绕着铁拐李的拐杖急速旋转,“吱吱”哀叫,似是在向他求救。铁拐李见状,心生怜悯,一杵拐杖,顿时在地面上戳出一个深邃的大窟窿。他温言对老鼠道:“上树梢,猫儿尚能追你;但若你下地洞,猫儿便对你无可奈何了。”

  老鼠闻言,如获大赦,立刻钻入窟窿之中。金丝猫眼见猎物消失无踪,再也无法追捕,只得悻悻然离去。

  自此以后,老鼠便学会了在地下穿行,打洞觅食,再也不用担心被天敌追捕至绝。而这一切,都源于铁拐李的慈悲点化。

  然而,金丝猫却因此愤恨难平,它掉头沿着陡峭的梯云岭一路攀爬,意图上天庭告状。铁拐李察言观色,早已猜透它的心思。于是,他迅速念起咒语,召唤天官前来相助。天官领命而来,将此处的云天升高了三尺。因此,无论金丝猫如何蹦跳努力,都难以触及天庭的门槛,只得无奈地蹲在原地等待天降下来。这一等便是漫长岁月至今仍未得上天庭的机会于是形成了如今的“金猫峰”。

  另一边张果老倒骑着他的毛驴悠然自得地来到了三清山的北门。然而眼前的景象却让他大吃一惊:山洪滚滚大浪滔天犹如猛兽般汹涌澎湃。原来汉钟离为了灭火扇来了大雨导致四周河水暴涨。而此处地势低洼无法承受如此凶猛的洪水冲击于是猴山被毁一群猕猴惊慌失措无处可逃。

  张果老见状急忙从袋子中摸出一块太古石丢入洪水中。太古石瞬间化成石鼓岭挡住了洪水的去路使其转向北流。因此三清山北门那边才得以分水避免了更大的灾难。

  猴群因此得以逃生重新找到了安身之所。为了表达感激之情猴王捧着山上的宝石要送给张果老作为谢礼。然而张果老却坚决不肯接受这份厚礼。但面对猴王的盛情难却他只好谎称等回程时再来取走宝石。说罢他轻轻一拍毛驴沿着山道飘然而去。

  而猴王却信以为真捧着宝石天天坐在路边等待张果老的归来。这一等便是漫长岁月形成了如今的“猴王献宝”景观。

  曹国舅驭马行于岭头山径,遥望北方塘地之界。忽闻人喊马嘶,声震山谷。他心存疑虑,遂循声而前,于山道间见一哨人马,行色匆匆,似有急事。

  正欲上前探询,忽见大松树后,猛虎闪现,斑斓皮毛,目光炯炯,腾身便扑向领头将军。那将军之坐骑受此一惊,“咴”的一声长嘶,前蹄扬起,竟将将军掀翻下马。此刻情势危急,曹国舅眼疾手快,一拍胯下大白马,那马会意,后蹄飞起,猛踢猛虎,顿时将虎击毙,从而救起了惊愕中的将军。

  细问之下,方知此乃天兵天将,受天命下凡,正欲赶往茅岭集结。因得密探来报,言新生皇帝之母溺毙红黑二将,施法逃命时又误了方向,不仅帝业难成,反丢了性命。天帝闻之,遂收回成命,令大军暂驻此地,待休整之后再班师回天。前日,天兵天将曾遇此猛虎,因天将心怀仁慈,未下杀手,只将其击退。却不料今日猛虎突袭,险些让将军丧命。

  曹国舅与天将寒喧一阵,天将领兵自去安营扎寨,以备回天之路。曹国舅与之别过,翻身上马,一勒缰绳,大白马长嘶一声,奋力跃上山巅,只在群山峰头间飞跃而去。

  自此,曹国舅飞马救将之地,山名便改为白马山,岭为马岭,而岭脚下之村庄,亦得名马岭底。时至今日,岭上诸多马蹄印已磨灭难寻,唯马岭山道一步石阶之上,仍留有一深深马蹄印。此乃曹国舅纵马登巅之第一步,因大白马力大无穷,故留下此深印。

  如此这般,八仙各自劈山跃岭,行善救人,为三清山增添诸多迷人景致。至于此次斗法胜负如何,已无人知晓。然后人感念八仙之功德,遂将他们约定会合之岩洞命名为“八仙洞”。

  葛洪听后,心生向往,感慨道:“三清山果真是修行圣地,他日定当前往朝拜。”

  菩提老祖点头微笑,道:“你炼丹制药,医术高明,又心怀天下苍生,实乃难得。望你继续努力,将来必成大器。”

  言罢,菩提老祖化作一缕青烟,消失不见。葛洪心知这是老祖的指点与鼓励,心中感激不已。

  回家之后,葛洪将昨夜之事告知阿忠与秋月。二人听后,皆感叹不已。阿忠道:“主人得老祖指点,实乃幸事。他日主人得道成仙,莫忘带上我等。”秋月亦笑道:“是啊,主人成仙之时,定要带上阿黄,让它也沾沾仙气。”

  葛洪听后,哈哈大笑,心中却暗下决心,定要努力修行,不负老祖期望。

  此行炼丹制药,历经数月,终得仙药数粒。葛洪心知此乃天意,便将仙药带回村庄,分给村民治病。村民服用后,病痛全消,皆感激不已。

  自此以后,葛洪名声大振,求医问药者络绎不绝。

  且说葛洪自从在三清山遇见菩提老祖后,便对道教修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深感自己虽然医术高超,但若能结合道教修行之法,或许能更上层楼,为更多的苍生解忧除病。

  于是,葛洪决定再次前往三清山,探寻道教修行之真谛。他带上阿忠、秋月和阿黄,踏上了前往三清山的旅程。

  三清山位于群山之间,峰峦叠翠,云雾缭绕。葛洪一行人历经艰辛,终于来到山脚下。抬头望去,只见山上古木参天,仙气飘飘,仿佛人间仙境。

  他们沿着山路攀登而上,途中遇见了许多道士和修行者。这些人都对葛洪表示敬意,并愿意与他交流修行心得。葛洪虚心向他们请教,收获颇丰。

  在三清山修行的日子里,葛洪逐渐领悟了道教的真谛。他结合自己的医术,为山上的道士和附近的村民治病疗伤。他的名声逐渐传遍了整个山区,吸引了更多的人前来求医。

  阿忠和秋月也在这段时间里,跟随葛洪学习了许多道教知识和医术。阿黄则成了山上的小明星,每天都跟着葛洪四处奔走,深受大家喜爱。

  葛洪在三清山修行了数月之久,终于领悟到了道教修行的精髓。他深感自己不仅医术更上一层楼,而且心境也变得更加宁静和豁达。

  在离开三清山之际,葛洪向山上的道士们表示了衷心的感谢。他们纷纷祝愿葛洪前程似锦,继续为天下苍生谋福祉。

  葛洪一行人离开三清山后,继续四处行医制药。他们的名声越来越大,吸引了更多的人前来求医问药。葛洪始终保持着谦虚谨慎的态度,尽心尽力地为患者治病疗伤。

  后人有诗云:“葛洪医术传千古,三清山上悟真玄。心怀天下苍生福,名垂青史万古传。”这正是对葛洪一生贡献的最好写照。

  在行医的过程中,葛洪不仅治愈了无数患者的身体创伤,更以他的慈悲和智慧,抚慰了他们内心的痛苦。他与鲍姑、阿忠、秋月以及忠诚的阿黄,共同走过了一个又一个的村庄,留下了无数感人的故事。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