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从剧透诸葛亮开始三兴炎汉

第33章 江陵督农都尉

  江陵督农都尉?!

  群臣闻言,不少人眉头微不可查地皱了一下。

  这官职品秩不高,约莫比两百石,甚至还不如一个县令。

  可这“江陵”二字,加上“督农”的权责,就完全不同了!

  江陵是荆州腹心,南郡重镇。

  督导江陵农事,那几乎就等同于督导整个南郡,乃至小半个荆州的农事!

  这直接关系到荆州前线的钱粮命脉!

  这权力,可绝不算小!

  更要命的是,这是主公刘备,亲自开口任命,亲自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引荐!

  一个名不见经传,毫无根基的年轻人。

  就凭着捣鼓出两样新奇农具,就能一步登天,直接空降到如此要害的位置上?

  黄权站在堂下,心中念头急转。

  他刚刚才被主公纳入律法修订的核心圈,此刻再看这位田信,之前的些许不满早已压下,转而变成了好奇。

  军师如此看重,主公亲自引荐,此人绝非仅仅懂得农具那么简单。

  看来,日后需多加留意此人动向。

  一时间,堂下众人心思各异。

  投向田信的目光,变得无比复杂,充满了审视、不解、探究,甚至还有几缕掩饰得不太好的嫉妒。

  这小子,真有那通天的本事?

  还是说……仅仅因为他是军师诸葛亮的人?

  刘备似乎早已料到众人的疑虑,脸上笑容不减,温和地补充了一句。

  “田信虽年轻,然深得军师悉心教导,于格物、农桑、器械之道,确有独到之处。”

  “其才足以利国利民,非同凡响。”

  “此番任命,仅仅是一个开始,一个让德远施展才华,证明自己的舞台。”

  刘备的声音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若其能在江陵做出实绩,立下功勋,备,定不吝封赏!”

  “望诸位同僚,勿要因其年少而心生轻慢。”

  “当以国事为重,勠力同心,通力协作。”

  这话,既是敲打,也是期许,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维护之意。

  黄权等人相互递了个眼色,心中对这个突然冒出来,一步登天的农事奇才,充满了审视与不解,但主公金口已开,谁也不敢再当面多说什么。

  朝会继续进行,但所有人都清楚,从今天起,成都官场多了一个需要重新掂量的人物。

  田信,田德远。

  而田信,静静地站在堂下,感受着从四面八方投来的,那些或好奇、或质疑、或审视的目光。

  他心中了然。

  从这一刻起,他在这风云变幻的三国时代,才算是真正迈出了属于自己的第一步。

  刘备见该交代的都已交代清楚,便挥了挥手,宣布散会。

  “今日议事已毕!”

  “诸位各司其职,务必戮力同心,共克时艰!”

  群臣躬身领命,各自怀着复杂的心情,如同潮水般缓缓退出正堂。

  刘备却目光一转,叫住了正准备随人流离去的田信。

  “德远,且留下。”

  待众人散尽,偌大的正堂只剩下刘备、诸葛亮和田信三人。

  刘备走到田信面前,脸上带着温和亲切的笑意。

  “江陵督农都尉,只是权宜之计。”

  他的声音放低了些,带着一种推心置腹般的亲近感。

  “这只是一个让你名正言顺,前往荆州的身份。”

  刘备看着眼前的年轻人,目光深邃。

  “你真正的担子,远不止于督导农事那么简单。”

  “未来,匡扶汉室,再造乾坤的重任,还需要你,与孔明一同,殚精竭虑,并肩前行。”

  他伸出手,重重地拍了拍田信的肩膀。

  “此去荆州,路途遥远,前线战局亦多变数,可有何准备?”

  田信心中一暖,清晰地感受到刘备那份真挚的信任与关怀。

  他深深躬身道:“回主公,信已有所准备,只待出发。”

  “只是……”田信略微迟疑了一下。

  “信欲制作几件防身应急之物,或许……需要一些特殊的材料,不知可否……”

  刘备闻言,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当即大笔一挥。

  “准!”

  “需要何物,你只管去府库、去工坊支取便是!”

  “无需有任何顾忌!一切用度,都记在备的账上!”

  刘备的目光变得格外认真。

  “万事,以自身安全为上!切记!切记!”

  田信心中感动,再次郑重长揖及地。

  “信,领命!谢主公厚爱!”

  从左将军府出来,田信并未立刻奔向府库或是工坊。

  他的脚步匆匆,径直回了诸葛亮的府邸。

  他必须先去拜见那位名义上的舅母,黄月英。

  这不仅仅是出于礼节。

  更是因为他心中那个关于“特殊材料”和“应急防身之物”的念头,或许只有这位传说中才智不让须眉的奇女子,才能真正理解,并帮助他实现。

  穿过回廊,来到后院。

  果然见黄月英正在院中整理着一些图纸和机括零件,神情专注。

  “舅母。”

  田信上前,恭敬地行了一礼。

  黄月英抬起头,看到是田信,脸上露出一丝温和的笑意:

  “德远回来了?朝堂议事可还顺利?”

  “托舅父与舅母的福,一切顺利。”

  田信答道,

  “主公已任命信为江陵督农都尉,不日便要启程,前往荆州。”

  “江陵督农都尉?”

  黄月英微微颔首,

  “也好,江陵乃荆州腹心之地,督导农事,亦是为国分忧,只是……”

  她放下手中的零件,目光中带着关切:

  “荆州前线毕竟不比成都安稳,你此去……万事需多加小心。”

  “信省得,谢舅母挂怀。”

  田信心中一暖,顺势说道:

  “临行之前,信斗胆,想向主公求了几样特殊的材料,欲制作一件应急防身之物,只是其中所需之物,颇为……奇特。”

  “哦?”

  黄月英果然来了兴趣,清亮的眸子看向田信,

  “你需要何物?不妨说来听听,我府中工坊,或许也能寻得一二。”

  田信组织了一下语言,尽量用这个时代能理解的方式描述道:

  “信需要……极纯净透明之物,如同上好的水晶,但需打磨成特殊的形状,一面微微凸起,另一面则要稍稍凹陷。”

  “还需要坚固轻便的金属圆筒数节,可以相互套嵌伸缩。”

  “以及……极为精细的磨料,用以打磨那水晶。”

  他一边说,一边留意着黄月英的神情,见她果然露出了思索之色,便补充道:

  “信欲借此物,仿效鹰隼之目力,能于极远之处,清晰视物。”

  “或可用于观察敌情,或可用于趋利避害。”

  “信将此物,暂称为‘望山镜’。”

  “望山镜?”

  黄月英低声重复了一遍,那双智慧的眼睛骤然亮了起来,仿佛瞬间捕捉到了田信话语中的关键。

  “远处清晰视物……仿效鹰隼之目力……提前发现敌踪……细察敌阵……”

  她喃喃自语,思维飞速运转。

  黄月英脸上露出兴奋与好奇交织的神色。

  “有趣!当真有趣!”

  她拍了拍手,

  “你说的水晶,主公库中确有收藏,纯净剔透。金属圆筒,工坊亦可打造。至于那精细磨料……”

  她沉吟片刻,

  “我倒是有几种自制的研磨粉末,或可一试。”

  黄月英目光灼灼地看着田信:

  “此‘望山镜’非同小可!若真能制成,于军国大事,皆有难以估量之裨益!”

  “寻常工匠,未必能领会其中精妙,尤其是那镜片的打磨,更是毫厘之差,谬以千里!”

  “这样吧!”

  她当机立断,

  “此事,我亲自来督造!”

  “你将所需图样、尺寸细细画出,明日一早,我们便一同动手设计!”

  能得到黄月英亲自出手相助,田信喜出望外!

  “如此,便多谢舅母了!”田信再次深深一躬,真心实意。

  “一家人,何须客气。”

  黄月英摆摆手,眼中满是期待,

  “我亦对你这‘望山镜’好奇得紧呢。”

  约定好了明日之事,田信心中一块大石落定。

  他恭敬地辞别了黄月英,步履都变得轻快了许多。

  接下来,他要去寻一个人。

  那个被诸葛亮亲自指派给自己,如今已算是自己在这蜀汉阵营中,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自己人”。

  向宠。

  他即将远赴荆州,那个“江陵督农都尉”的官职听着唬人,实际品秩却低得可怜。

  到了江陵那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若没有得力之人帮衬,恐怕寸步难行。

  他得去问问向宠的意见。

  问问这位忠诚务实的年轻将领,是否愿意……

  随他一同,前往那风云变幻的荆襄之地。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