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田信计定下荆州
刘备听完田信这番计策,眼中赞赏的光芒几乎要溢出来。
连连点头,但转念一想,眉宇间又凝起了一丝沉重。
他沉吟了片刻,目光在田信、诸葛亮和法正脸上缓缓扫过。
“德远此计,确有鬼神莫测之妙!”
“攻心疲敌,集中猛攻,思路清晰,直指要害,可谓一针见血。”
刘备的声音顿了顿,带上了一丝挥之不去的凝重。
“只是……”
“那曹操老奸巨猾,用兵如神,绝非易与之辈。”
“一旦樊城战事吃紧,曹仁必然死守求援。”
“以其对荆襄之地的重视,恐怕会不惜一切代价,倾国之力来救。”
“徐晃用兵稳健,张辽威震逍遥津,此等皆是百战名将。”
“若他们率领大军汹涌而至,仅凭二弟手中现有兵力,纵然个个奋勇,恐怕也难免陷入重围苦战,甚至有被内外夹击的巨大风险!”
他目光不由自主地转向了须发皆白、战意昂扬的黄忠,随后又移回诸葛亮和法正身上。
“到了那个时候,上庸方向的出奇制胜,是否就变得至关重要了?”
诸葛亮的目光,平静地落在了黄忠身上。
羽扇轻摇,智珠在握。
“黄老将军,您则需要率领那支精锐的奇兵,潜伏于暗处,隐蔽待机!”
“一旦曹魏的援军主力,极有可能是那徐晃所部出现。”
“务必看准时机!或是其长途跋涉、军马疲惫,立足未稳之际;或是其与关将军主力鏖战正酣,侧翼空虚,无暇他顾之时!”
“老将军便需从其最意想不到的时机,发动突袭!”
“与关将军的主力大军,形成前后夹击之势!务求一战功成,彻底击溃曹军的这支援兵!”
法正眼神锐利,接口补充道,语气斩钉截铁。
“只要樊城之外的曹魏援兵一断!”
“樊城,便如探囊取物,必下无疑!”
“樊城一旦被我军攻克,那襄阳便立刻成为一座孤城!”
“届时,守将吕常,其军事能力相当平庸,难当大任。
面对外有我军兵临城下,军威赫赫,内有那三万溃兵滋扰,如同芒刺在背。”
“我军只需再派遣一位能言善辩之士,入城晓以利害,陈说大义,动之以情,诱之以利。”
“劝降吕常,拿下襄阳的成功率,极高!”
刘备猛地一拍大腿,
“妙计!此计环环相扣,虚实相生,当真是妙策!”
刘备再也按捺不住,激动地站起身,兴奋地在密室内来回踱步。
“攻心为上!疲敌内耗!好!好一个攻心为上!好一个疲敌内耗啊!”
“此计,既不损伤我军的仁德之名,又能从内部瓦解敌军心防,兵不血刃,直捣黄龙!妙!妙不可言!”
他猛地停下脚步,目光灼灼地看向诸葛亮、法正和田信,眼中充满了毫不掩饰的欣赏。
“三位之才,真乃天赐!鬼神莫测!鬼神莫测啊!”
他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当即拍板,一锤定音。
“就依此计行事!”
“汉升!”刘备猛地转向黄忠,声音洪亮如钟,充满了力量。
“备这就下令!从刚刚结束汉中之战的百战精锐中,抽调一千最为骁勇善战的骑兵!尽数交由你统领!”
“此战,你这支奇兵便是胜负手!能否击溃曹援、拿下樊城、奠定荆襄,皆系于此役!”
“务必!务必要一击制胜!不容有失!”
黄忠闻令,那张沟壑纵横的苍老脸庞,瞬间泛起激动的红光,整个人仿佛年轻了二十岁!
他猛地起身,动作矫健得不像个老者,单膝重重跪倒在地!
“老臣,领命!”
声音洪亮如钟,充满了百战老将不屈的战意。
“必不负主公所托!”
刘备欣慰地点了点头,心中豪情万丈。
但望着黄忠,想到其麾下兵马,他又想到了一个极为现实,且一直困扰着他的难题,眉头不由得再次微微蹙起。
“只是……汉升所需的那一千精骑……”
他轻轻叹了口气,语气中带着深深的忧虑,这几乎是蜀汉集团难以言说的痛。
“战马,战马的来源,实乃我军的心腹大患啊!”
“若无足够强大的骑兵部队,许多凌厉迅猛的战术便难以施展,处处受制于人,如猛虎被缚住了爪牙。”
“此事,已是燃眉之急,必须尽快设法解决!刻不容缓!”
诸葛亮羽扇轻摇,胸有成竹,适时开口。
“主公勿忧。”
“关于战马之事,亮已有初步计较。”
“或可令马超将军,设法一试。”
“马将军久在西凉,与羌人各部落素有渊源,其父马腾与兄长马休在西凉威名尚存,人脉广泛。”
“可命其暗中联络旧部,利用其在羌人中的独特影响力,看能否从凉州边境,或是直接从羌人各部手中,购得一批良马。”
“或者,以我蜀中特产,如精美的蜀锦、珍贵的井盐等,进行交换,想来羌人亦会乐意。”
刘备眼睛瞬间一亮!
“此法可行!孟起久历西陲,深谙与羌人打交道之法,此事交予他去办,或有奇效!当立刻传令于他!”
这时,诸葛亮又适时提醒道:
“主公,此计虽妙,终究是我等在此的推演。前线战局瞬息万变,具体如何施行,还需云长将军临机应变。”
“为稳妥起见,最好能有一位心思缜密、通晓此策全盘之人,前往荆州前线,辅佐云长将军,查漏补缺,确保万无一失。”
话音刚落,一直沉稳聆听的田信,眼中闪过一丝决然。
他昨夜早已思虑清楚,他想去荆州!
他主动站了出来,对着刘备与诸葛亮躬身一礼。
“主公,军师,信愿往!”
“信可先随子龙将军同去江陵,协助稳定南郡后方,熟悉荆州军务民情。”
“待时机成熟,再设法前往前线,将此全盘计策,以及应对变化之法,与关将军当面细细分说。”
刘备闻言,眉头微蹙,脸上露出明显的犹豫之色。
“德远……”
他看向田信,眼中充满了担忧。
“前线刀枪无眼,太过危险……”
诸葛亮却微微一笑,目光中带着对田信的期许。
“主公,玉不琢,不成器。德远智谋过人,但终究缺乏亲历战阵的磨砺。”
“先遣其至江陵,有子龙将军稳重周全,当可护其安全,亦可使其熟悉荆州军务。”
“至于云长处……”
“云长虽傲,然其忠义无双,亦深明大义。”
“亮会亲笔修书,详述德远之能与此策之重,并请云长以大局为念。”
“同时,也会嘱咐德远,在前线需谨言慎行,多看多听,以实绩赢取云长信任,而非骤然指手画脚。”
“水路往来便捷,若事有不谐,接应亦易。”
“此行虽有风险,然于德远历练、于荆州战局,皆是利大于弊。”
听诸葛亮如此说,刘备沉吟片刻,终于点了点头。
“也好。”
他看向田信的目光,已带期许。
该给田信封个什么官职才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