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汉:吾绝不为海昏侯

第17章 立后

  “且慢。”

  刘病已见王善领命离去急忙把人叫住。要是王善带太医令过来,给他开一些虎狼之药,那他的名声就全毁了。

  “陛下何故取笑小侄。”

  “小侄至今尚无纳妾,唯有妻一人。”

  为了留住王善,保住自己的名声。一贯谨慎的刘病已最终还是认下了刘贺这叔叔,打起了感情牌。

  刘贺朝王善使了个眼色,随后不解的问道,“若不是纵欲过度,为何成这般模样?”

  刘病已眼泪都差点流出来,“陛下赐臣钱财,必有深意。”

  “可臣愚钝不堪,思索数日依旧未得其意。”

  “今冒死入宫,以求陛下明示。”

  刘贺闻言顿时僵在原地,半晌后懊恼的拍了下脑门。

  老话说的好,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不管是做什么最忌讳的就是外行指点内行。

  刘贺从来不认为自己的聪明才智能超越老祖宗,他有的只是积累两千年的经验与见识。

  之所以不给刘病已旨意,是刘贺认为以刘病已的聪明才智能做出最有利的选择。

  可他忽略了一点,所处的位置不同,思考的方式也不同。

  以刘病已的谨慎,第一反应就是他想要做什么,而不是自己应该做什么。

  “此事是朕疏忽了。”刘贺牵着刘病已走进殿内,柔声说道,“朕知你足智多谋,乃刘家千里驹。”

  “之所以不给你旨意,就是想让你尽展心中沟壑。”

  “未曾想没把话言明,反而成了困扰。”

  “此朕之过也。”

  “臣惶恐。”刘病已欲跪下请罪,却被刘贺死死架住,“是臣愚钝,未能体会圣意,与陛下何干。”

  “你我叔侄就不要讲这些虚礼了。”刘贺摆摆手说道,“朕还是那句话,所赐钱财任由你处置。”

  “收买人心,挥霍享受皆随你心意。”

  “陛下。”刘病已眼中满是感动。他实在是想不明白,刘贺为何如此信任自己。

  “臣,必不负陛下所托。”

  刘贺不知道刘病已脑补了些什么,因此没有过多言语,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一脸欣慰的看着他,“朕信你。”

  就在此时,王善出言道,“陛下,太医令到。”

  刘病已大惊失色,“陛下,小侄真不是纵欲过度。”

  “身体为重,让太医令看看也无妨。”

  “朕对你给予厚望。”

  “陛下.....”

  半个时辰后,刘病已提着几套补药出宫。久思伤神,该补还是得补。

  还未到府,其入宫的消息就传到了霍光的耳中。

  对于这位年仅十七岁的少年,霍光并没有轻视。多年的谨慎,让他不会小看任何一位对手,更何况刘贺还赐予了刘病已一笔足以砸晕九卿的钱财,不由得他不慎重。

  “派人盯着他,我要知道他的一举一动。”

  “诺。”

  ......

  八月底,霍禹率得胜之师返还。太常苏昌在长安郊外以礼迎王师,宣诏犒赏三军。

  霍禹,霍山,赐爵关内侯,麾下校尉也各有封赏。

  而此时的刘贺却在未央宫中听王式讲经。

  这让霍光暗自松了口气。在他看来刘贺若想反制,大军还朝是最好的机会。

  以帝王之尊迎得胜之师,礼下于人,可得军心民心。

  可刘贺还没有出现。

  或许刘贺的依仗是帮他在百姓中扬名的刘病已,亦或许是上林苑中一众奴仆。

  二者在霍光眼中都不足为虑。

  上林苑的数万奴仆在霍光看来不过是乌合之众。即便数万之众也不堪一击,无需调动北军,只需500期门军便可破之。

  至于三辅之地更是不足道哉。即便刘贺尽得三辅之地民心,亦无法影响朝中大局。

  黔首愚民,连站在未央宫阶下的资格都没有。若不是天怒人怨,百姓只会俯首农桑,天子何人与他何干?

  刘贺若是知道霍光的想法,恐怕会一笑置之。认知决定思维,思维决定行为,行为决定最后的成果

  他从入长安开始打造装神弄鬼的人设,加上火药这跨时代的大杀器,二者合二为一对人心的摧毁是霍光难以想象的。

  九月,久居深宫的刘贺第一次收到数十位大臣联名上奏的奏疏。奏疏洋洋洒洒数百字,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

  孤阳不生,独阴不长,陛下当立后。

  这封诏书,比刘贺预想的稍晚了一些。严氏入京后,他没几天就将严氏封为婕妤。

  婕妤为孝武皇帝所设,仅在皇后之下。

  此举就是为了告诉百官,皇后之位空置,有德者居之。

  刘贺的目光在一众朝臣身上扫过,“诸卿可有意?”

  短暂的沉默,大司农田延年率先出列,“陛下承高祖遗烈,继昭帝之统,诚宜早定中宫以安社稷。臣闻霍氏幼女,系大将军光之女公子,淑德懿范,夙著柔嘉。昔大将军定策安宗庙,迎立陛下于昌邑,忠贞贯日,功在汉室。今若结两姓之好,则内外协和,朝野归心。“

  光禄勋张安世紧随其后,“臣以为大司农所言甚是。《春秋》有云'王姬归齐,所以尊周室'。今霍氏与天子本为股肱,若更缔秦晋之好,则大将军必竭股肱之力,陛下可垂拱而治。且椒房之重,非勋戚莫属,此诚固本安邦之良图也。“

  接着便是御史大夫蔡谊,“臣尝闻民间有言'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然陛下潜龙之时严氏虽贤,终非母仪天下之选。霍女承大将军庭训,通经史,明大义,若得侍奉陛下,必能佐圣德而光汉室。“

  蔡谊言罢,朝中文武纷纷出列,就连丞相杨敞也晃悠悠的行至殿中,唯独霍光跪坐于原地。

  严延年见情景彻底熄了让女儿当皇后的心思,对刘贺的些许怨气也随之消散。

  皇后之位,除霍氏女,无人可坐。

  刘贺面色如常,扭头看向霍光,“大将军以为如何?”

  霍光起身行至殿中,稽首行礼道,“此乃天子私事,又涉及小女,臣不便多言,唯陛下一言而决。”

  “如此便依诸卿所请。

  “陛下圣明。”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