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汉:吾绝不为海昏侯

第16章 间隙已深

  炼铜,炼钢,垦荒,接连几个作坊,刘贺都是一如既往,升官,赏爵,除籍,赐田。

  升官人数最少,赐爵次之,最多的还是除奴籍的仆役。

  往日大赦天下时,也有除奴籍为庶人赏赐。可那仅仅只是身份的转变,于现实毫无影响。

  毕竟,庶人无田就是流民,而流民的最好结果就是卖身为奴养活自己。

  如今刘贺赐田,就是给了他们希望。

  面对一道道感激的目光,刘贺心里很是感慨。古往今来,百姓的心愿永远是最朴素的,所求无非温饱二字。

  不,温饱都是奢望,他们所求的不过是活着。只要还有最后一丝希望,他们就会尽最大的努力躬耕田亩。

  当然,如果有人敢于剥夺最后的希望,他们也会发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怒吼。

  如果刘贺在上林苑撒下了希望的种子,挑动了数万劳役的心。

  假以时日,种子生根发芽,只需一道流言就能点燃求生之火。

  陛下赐予田地,大将军却要夺走,该当如何?

  答曰:“举起锄头,埋了他。”

  些许酒肉,几亩薄田,就能换来一条人命。可惜如此好用的招数无法大规模施展。

  一者,他手里没有那么多的田地。二者,在蛋糕没有做大的情况下,提升一个阶级的待遇,必定损害另一个阶级的利益。

  在上林苑小打小闹,朝臣只会认为是皇帝心善。若是想将其写入汉律,朝中大臣会毫不犹豫的将他脑袋拧下来当球踢。

  一个时辰后,刘贺一群人来到上林医院深处的一个小作坊。此处没有官吏,没有劳役,更没有奴仆,唯有皇宫中的内侍。

  这里所做的事很简单,一是烧炭,二是按照刘贺所提供的方法将硝石与硫磺提纯,最后将其磨成粉末。

  只要是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都知道刘贺在这里做什么,这是他最大的底气。

  想在霍光的监视下拉拢或者打造一支武装齐全的军队几乎不可能,就算能夺取武库武装奴仆,短时间内也无法形成战斗力。

  但有了火药就不一样了。

  这可是超越时代的发明,纯纯的降维打击。

  即便现在火药做得很粗糙,爆炸所造成的威力可能并没有太大的杀伤力。但有天命在身外加鑯纬之学,爆炸所造成的动静也足以夺三军之志。

  造反谋逆,天地不容。

  摒退左右,刘贺孤身一人进入封闭的小房子,小心翼翼的将硝石硫磺木炭的粉末按照比例混合在一起。

  火折缓缓靠近,“呲”的一声,火焰一闪而逝,一股白色的浓烟缓缓升起。刘贺脸上也露出满意的微笑。

  火药的比例并不是固定的,随着硝石硫磺的纯度不同,所用的量也就不同,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燃烧的速度越快,爆炸的威力就越大,这需要刘贺一点点的实验。

  他现在他基本确定了最佳的比例,剩下的就是积累原材料。等到用时再告诉心腹配方,将其按比例混合。

  “尔等不错,叫什么名字。”

  “奴卢明。”

  “奴吕熙”

  “奴,王延年......“

  “又一个延年。”刘贺心里暗自吐槽,“延年”这个名字在这个时代实在是太普遍了,就和后世的“张伟”一样。

  他的舅爷叫李延年,岳父严延年,当朝九卿之中有,太仆杜延年,大司农田延年。

  如此高的普及率,在长安城头上丢一把石子下去,绝对能砸到几个延年。

  “尔等都是有功之人,朕记住了。”

  刘贺点点头,接着起身离开。内侍与寻常百姓不同,所求者一为金钱二为地位。

  在火药没有正式现世之前,这群内侍是无论如何不能离开此地,所以金钱无用。刘贺能给的也只有将来的地位,用现代话说叫画大饼,文雅一点叫“简在帝心”。

  回到宫中,刘贺继续垂拱而治,蛰伏以待天时。

  赵谦的死让他明白,他与霍光之间没有那么多的试探,因为每一次的试探都是生命的流逝。

  他心里暗暗下定了决心,下一次出手时,要如同秋风扫落叶,一次性干翻霍光。

  而另一边霍光也因为刘贺的蛰伏愈发的不安。

  知道霍禹在广陵的所作所为,他险些被气晕过去。之所以亲自送奏折入宫,也是想亲自试探刘贺的态度。

  可刘贺不仅没有半分恼怒,反而让他宽心。

  如果是一般人或许就被刘贺给瞒过去了,可霍光不会。

  若是刘贺勃然大怒,霍光反而会放松警惕。因为怨气发泄出来,他便可以借机消除刘贺心中怨气。

  可惜刘贺没有。

  赵谦所部皆是刘贺旧人,更是他渗透期门军的棋子,如今折损广陵,心里岂能没有怨。

  史乐成在他和天子之间留下了一道裂缝,他夷灭史乐成三族,试图修补。可霍禹在广陵的一刀却彻底将这道裂缝斩碎。

  怨气隐而不发,间隙已深,无弥补的可能。

  想到此处霍光暗自叹了一口气。他心里很清楚有太祖高皇帝的教导,年轻的帝王绝对不是无能之辈。

  之所以毫无动静,不过是君子藏器于身,待机而动。

  ......

  时间如白驹过隙,一晃半个月过去了。

  刘贺与霍光一切如常;一人在深宫修德养性苦读圣贤之学,一人居于朝中发号施令,统御万民。

  可刘病已却坐不住了。虽是天授英才可毕竟年幼,养气功夫不到位。

  每日回家面对数千万的钱财,刘贺又半分旨意,他实在是难以心安。

  要是不找刘贺问个明白,他恐怕就要英年早逝了。

  “陛下,典农都尉求见。”

  “宣。”

  时隔多日再次看到刘病已,刘贺被惊得目瞪口呆。此时的刘病已,脸色苍白,脚部虚浮,顶着两个大大的黑眼圈。若是不知道他的秉性,刘贺恐怕会把他当成一个纵欲过度的纨绔子弟。

  “臣,典农都尉刘病已拜见陛下。”

  “不用多礼。”刘贺急忙上前将人扶起,苦口婆心道,“病已,美色最好,可也要注意节制。”

  “君不闻,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凡夫。虽然不见人头落,暗里教君骨髓枯。”

  “你尚年幼,万不可因小失大。”

  “王善,快传太医令为典农都尉诊断。”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