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要重新当个华夏人实在是太难了

第15章 好嘛,做生意都做到恩人身上来了

  杨兑摆了摆手:“不用了,我就是随便找家馆子吃顿饭而已……你有事就先回去吧。”

  吕思思闻言,一脸奇怪地看着他:“公司不是有食堂么,饭菜挺不错的啊,还不花钱,怎么不回公司吃?”

  挺……不错?

  杨兑嘴角忍不住抽了抽,对于这个评价实在是无法认同。

  反反复复就那么几样破菜,油水还少的跟棒子的大学食堂似的,你给我说挺不错?

  你们这个年代的人对生活到底是多没追求啊!

  不过显然这种话是没法子直说的,当下只能随便找个理由搪塞:“食堂的饭菜太辣,我吃不习惯。”

  吕思思闻言,顿时恍然:“对嚯,听说杨主管是齐鲁人,吃不来辣。”

  你才吃不来辣,你全家吃不来辣!

  杨兑感觉受到了侮辱,但还是轻轻点了点头:“会拉肚子。”

  吕思思眼睛转了转:“话说这边物价挺贵的,在外面吃又贵又不合口……干脆这样,杨主管,我请你吃烩面好不好?”

  杨兑诧异地看着她,又扫了扫附近:“烩面?这里哪来有烩面?”

  吕思思得意地指了指自己的鼻子:“我来做啊……就当是今天谢谢你了。”

  杨兑有些懵逼,狐疑地看着这姑娘:“你……会做?你不是滇南人么,怎么会做河南那边的烩面?”

  在他这个00后的固有认知里,年轻女性跟厨房这两个字是不沾边的,能煮个泡面,外加打个蛋花汤,就已经是厨艺高手了……烩面这种需要一定火候和技巧的食物,无论如何也跟“年轻姑娘”这四个字沾不到边上去。

  更何况他看过吕思思的个人档案,这姑娘是滇南人。

  退一万步讲,就算真的会做饭,那你说她请自己吃炒菌子和撒撇,或者是煮一碗小锅米线来,他都还可以信。

  但是……

  烩面?

  一北一南的两种玩意,怎么也联系不到一起去好不好?

  吕思思奇怪地看了他一眼:“滇南那边最近这几十年也有很多中原地区、甚至是东北地区的人迁过去的啊,春城那边的赵家堆本来就有很多烩面摊不说,我上学那会儿,同宿舍就有两个同学是北方的,一来二去,也就学会了啊!”

  宿舍里面有两个同学是北方的,所以学会了做烩面?

  这逻辑完全不通啊!

  自己读书那会儿同宿舍还有两个是巴蜀的呢,可我到现在还分不清火锅底料里放的那些玩意啥是啥呢。

  不过看了看这姑娘额头不断沁出的汗珠,以及时不时提防着左右扫上两眼的小心翼翼,杨兑大概猜出来了对方为什么非要粘着自己。

  有些无语地挠了挠自己的头发,又捏了捏自己裤兜里短短几天就瘦掉了一大半的工资,杨兑想了想,终究还是点了点头:“成吧!”

  吕思思闻言,顿时欢呼了一声,一屁股坐上公司配的小摩托,然后拍了拍后座:“杨主管,上车,回公司,我带你!”

  杨兑眨巴眨巴眼睛,看了看小摩托那仅余一个半巴掌宽的后座,很想提醒这姑娘一下。

  但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没说什么,一个脚步轻松跨上这辆只连七十公分高度都没有的小摩托,使劲把屁股往后撅了撅:“走吧!”

  ………………

  虽然摆在自己面前的这碗烩面一看就不正宗,但是令杨兑意外的是,味道却着实不错。

  最起码对于一个在东南亚吃了两年多他国食物的人来说,这股味道很令人怀念。

  “怎么样,杨主管,味道还吃得惯吧?”

  某个小倒霉蛋一脸期盼地看着把筷子舞出残影的杨兑,不放心地追问了一句。

  杨兑听出了对方语气里小小的得意,翻了个白眼,却是懒得回答,只是继续大口大口地往嘴里塞着充满着锅气的阔别美食。

  吕思思见状,愈加得意了起来,显摆似的掰起了手指头:“可惜食堂师傅那边买不到猪肉,也不让进猪肉,只能拿鸡肉替代,不然那肥肉煸一下,油花一浸,就更香了。”

  “还有面条,这里买不到新鲜面条,自己发出来的也跟国内是两个味,所以只能用从唐人街买的挂面代替;”

  “最过份的是,这里连缸豆都见不到有人卖的,只能用空心菜来代替……要是东西齐全的话,保准做的更好吃。”

  虽然已经非常世俗化,但爪哇毕竟是个穆斯林国家,因此像大华国贸这种公司,是绝对不会触碰那些众所周知的禁忌的。

  所以,这便是这盆烩面虽然好吃,但并不正宗的主要原因。

  额……

  没用错量词,就是盆。

  杨兑很难理解,为什么这个时代的国人会对搪瓷这种东西这么执着,食堂打饭时端着的是足以轻松装进整整两斤饭的大号的搪瓷缸,而这姑娘为了感谢自己,更是做了一搪瓷盆烩面端过来。

  仿佛食物的份量越大,越能体现自己的诚意似的。

  拜托,自己这个一米八个儿的傻大个虽然比较能吃,但也绝对吃不下这么满满一盆烩面好不好!

  想到这里,杨兑呵呵笑了两声,继续埋头苦吃,没有搭腔。

  不过很显然,这姑娘是刚刚踏入社会,并不知道边界感为何物,也并不知道这种应付式的搭腔意味着什么。

  见到杨兑这幅反应,只以为他是因为吃的欢快,所以根本分不出心来说话。

  滴溜溜地转了转眼睛,吕思思忽然开口询问道:“杨主管,看样子,食堂的饭菜的确不合你的口味……干脆这样,与其动不动就跑到外面吃,你要不要考虑一下,在我们这包餐?”

  包餐?

  你们?

  杨兑顿时愣住了,有些不明所以地看着这姑娘。

  吕思思见状,赶紧解释道:“杨主管,是这样的。”

  “其实公司里的同事很多都来自天南海北,吃不惯食堂口味的也大有人在;”

  “所以发现这一情况后,我们宿舍的四个小姐妹合计了一下,干脆推出了小灶服务。”

  “简单来说,只要我们会做,就会根据同事们的口味,帮他们做一些他们吃得来的饭菜。”

  “我们宿舍小姐妹虽然手艺跟食堂的师傅没法比,但自认为做的饭菜还算凑合;”

  “关键是,公司的食堂有政策规定在那放着,不是你想吃什么就能做什么,师傅就算手艺再好也白搭。”

  “但我们不同了,只要我们会做,又能弄得到食材,你想吃什么,我们都可以尽可能的帮你做……主要还不贵。”

  说到这里,小姑娘眨巴眨巴眼睛,脸上再度露出了期待:“怎么样,杨主管,要不要考虑一下,真的很划算的哦。”

  “包一个星期的午餐,只要15块钱;”

  “就算午餐晚餐全开小灶,也只要40块钱,还能保证你吃好吃饱……杨主管,你要不要先试一试,?”

  杨兑有些哭笑不得地看着眼前这个很有些化身成为小财迷的姑娘。

  好嘛,拉生意都拉到我这边来了。

  闹半天今天这顿烩面,不仅仅只是出于感谢啊!

  不过……

  小灶?

  貌似还不错。

  虽然一个星期的午饭晚饭全包的话要40块钱,一个月下来就是将近180,几乎抵得上此时国内一个普通工人的整月工资了。

  但是出海的职工基础工资要高上一截不说,还有各种各样的补贴,因此对于月收入起码上千的他们来说,只要能让自己吃舒服点,一个月掏个一两百块钱,并不是多大事;

  对于杨兑这种为了口腹之欲豪掷大几十块钱去买个榴莲来解馋的人来说,那就更不是事了。

  想到这,杨兑打了个饱嗝,看着盆里依旧还剩下一小半的烩面和兀自残留在口腔里的家乡气息,想了想后,微微一点头:“那成,我先包一个星期的小灶试试看……能包饺子不?”

  见到终于又成功拉了一单,吕思思顿时大喜,仿佛两只眼睛都变成了方孔兄的模样:“能!能!别说饺子了,包子我们都能帮你蒸!”

  杨兑:“……”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