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晋时烟火,我的乱世日常

第60章 0060:灌娘引路探良匠

  荀灌是个开朗的姑娘,也显得热情健谈。一路上两人并辔,荀灌给祖阳说了不少少府工匠的事情。

  热情、健谈这种形容词自然都是好的,不过,放在这个时代的女孩儿身上,还是显得有些特别。

  毕竟,荀灌今年方才豆蔻,又不似王景风这等成熟女人,按理说是该被培养成矜持、端庄的贵族小姐才是。也不知荀家这些年是怎样的家教,能养出她这般豪爽无忌的性子。

  少府是秦汉九卿之一,魏晋相沿。

  主责本是与大司农一起管理天下财货,汉武帝改革后开始置办官营手工业,兼管盐铁,并负责祭祀、军械等器物承制。

  洛阳城里要论能工巧匠,怕是绝大多数都在少府三尚方内。

  皇帝司马炽登基软禁了先皇后羊献容,委政事于司马越示弱,但很快便开始亲政与太傅司马越争权。

  他最先与同样不得志的士族如荀崧、华混结盟,在司马越把持的禁军体系中硬生生塞了个中护军进去。

  随后渗透卫尉控制了武库,通过前任北军中候吕雍等人的影响力,施压让禁军中层的诸将向他效忠,又进而控制了少府三尚方,才算是在洛阳勉强站稳了脚跟。

  这也是司马越选择离开洛阳,出镇许昌的重要诱因。

  作为荀崧的千金,荀灌没少利用父亲的权威去少府制器。她而今背负的雕弓、羽箭、马鞍、马鞭连着鹿皮护手等一应物什,都是左尚方监制出品,质量优良。

  少女本也是个喜欢新奇的性子,据她自己说,平日无事她除了练武、骑射外,时常就会跑去左尚方给工匠们现场提需求。一来二去也就跟那边的匠人熟稔起来。

  “郭大匠手艺最好,乃是太原郭氏偏房,现在已经任了弩射郎中,我这张弓便是他监制的。不过,他在洛阳家口众多,该不会随你去北边……

  “荥阳冯氏的冯匠官资历浅了点,打造兵器在行,不过鞘制皮具的手艺却是差了,也不太懂我的要求。他在马上要升任主事的关键时期,怕也不会跟你北上……”

  一路上,荀灌对左尚方的诸多匠人如数家珍,让祖阳省下了不少时间去打探分析,可越听他也越是心冷。

  这些有名的匠人大多都是士族子弟,虽说血脉淡薄很多,可也俱是有身份的人。自己这个王国中尉显得庙小,且常山这地方一听就险恶,怕真是不容易招揽人才。

  于是,他询问是否有可堪一用的兵户匠人。

  荀灌闻言耸耸肩:“那我便爱莫能助了,那些兵户们大多都是打下手的角色,字都不识得,更遑论听懂我要些什么,我都不熟识。”

  九品中正制不仅涉及朝堂内的政治职位瓜分,对于匠人这些技术型人才一样有着重大的影响。

  你是名门望族的偏房远支,那么来做匠人自然好处多多,最好的工具、最好的场地、最好的订单、最好的升迁路径。

  虽然无法出将入相,可成为顶尖匠人、木工大师的机会自然要比寒门、黔首多的多。

  家族的荫蔽可以给你提供更多的机会,家族的名声可以让你早早拜于名师。再者,谁家还不多多照顾自己人?

  可若你只是个普通手艺人,祖辈无人出仕,朝中无人可以攀附,那你就老老实实去打下手吧。

  除非你技艺精湛得着实厉害,又能走狗屎运般把这一身才华展露出来,否则凭什么与那些名门子弟竞争?

  可这就给祖阳选拔人才造成了严重困难。他时间有限,目前又没有那么多的权利去搞选拔,要怎么去挑选出合适的人选带去北方?

  若只是普通工匠,他完全不必在洛阳费心,去了北地重新培养也完全来得及。祖阳不由得沉默,思来想去最后决定,还是过去实地再看看。

  沿铜驼大街北行,过东阳门、开阳门大街,一路向永和里后再折向西北,祖阳很快见到夯土高墙环绕之处。

  东侧与太仓仅一墙之隔,西侧武库箭楼可俯瞰工坊,少府的左尚方便在眼前。

  荀灌显然是此间常客,她进门时甚至不需要验看凭证,守卫赔笑作礼便放了两人入内。这让祖阳很想吐槽一下这里的保密工作。

  青灰夯墙内约有十二座工棚,露天锻炉打铁声不绝于耳。有老匠人正将锻好的刀片浸入青铜尿缸淬火,剧烈的嗤嗤声中,缸沿凝结的褐红泥垢簌簌剥落,也升腾出一阵刺鼻的气味。

  “哝,这里便是左尚方了,你想找什么人直说,我可以帮忙带路。”

  荀灌捂住口鼻交代了一句,便等着祖阳的决定。眼见祖阳还在思索,她索性蹲在一处工棚外的剑架前,自顾自打量起了各种半成品,津津有味也似。

  祖阳想了一会儿,还是决定要从口碑最好的几人聊起。

  在魏晋这种贵族时代里,名声确实代表不了一切,可到底也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更重要的是,暂时也没有其他的数据和线索可供他来做参考。

  随后,荀灌便带着他依次去见了她刚刚说过的郭、冯、徐、杨四位大匠。

  无一例外,虽然四人对祖阳言语客气,仪态恭敬,可对离开少府北行常山却是坚决婉拒,毫无犹豫。即便祖阳已经给他们开出了堪称高薪的报酬,可仍旧无济于事。

  “我就说吧,没几个人愿意去北边的。”

  荀灌说起这句话时颇有些少女老成之感,她手指绕着一缕鬓边散下的头发,道:“你若还想试试,便自己去吧,我去找郭大匠聊聊铸剑的事,一会儿要走的时候来找我就好。”

  祖阳谢别了这热情少女,自己负手穿梭在了左尚方的工棚之间。

  这些棚子并非露天的简易结构,很多都是在房间里延伸出了一块空间,也因此将道路切割得曲折蜿蜒。

  这里既有冶铁的熔炉,也有制陶的泥坯,还有些工棚满地木屑一看便是做木匠手艺的地方,各种易燃物和着明火交叠。

  行走期间,祖阳又不禁担忧起这里的消防压力。

  正如荀灌所言,处处工位都是忙碌不休的状态,每个人似都有做不完的活计。恍惚间,祖阳似又回到了后世的职场。

  他一时心中也没有确定的目标,便干脆信马由缰边走边看了起来。

  刚刚接连四次碰壁让他也长了个记性,想要三两句话鼓动一个士族子弟北上是不可能的,即便这所谓的士族子弟已经是远支偏房,他们也一样会自矜身份。

  祖阳若想带人离开,只能去找身份更低的寒素远支、平民百姓。

  没办法获知这些人的过往履历,那便打量打量他们做出来的成品物件。一个人的手艺、理念、技术多多少少都会从他的作品中得以彰显。

  祖阳或许没法说出自己想要什么样的人,但是不想要什么样的人自然还是能做排除的。这是个笨法子,可却是现在唯一的选择。

  “这人做的陶器壁薄厚不一,看来品控不严,淘汰……”

  “这人木工雕花确实漂亮,可那两个榫卯构件有明显的缝隙,不行……”

  走着看着,一个个的匠人被他抛在身后,祖阳的眉头始终蹙紧。

  不知过了多久,他忽然在一张案上看到了一架小巧的龙骨车模型,祖阳不自觉缓了脚步。

  这具微缩农具以紫红柘木为骨,精雕水槽叠榫严丝合缝,桑皮丝链串二十四片桦木刮板,切削的极薄。

  最令人称奇的是棘轮装置——轮齿以牛角片嵌套黄杨木轴,每片厚度不过黍米,却暗藏三重咬合机关。

  除了这架模型本身小巧精致之外,更让祖阳觉得好奇的是,它出现的位置并非木匠的操作台旁,而是毗邻一个陶匠的转轮。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