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电影学院宣传处的电话响个不停时,陈伟正蹲在剪辑室整理胶片。八月的阳光透过百叶窗,在胶片盒上投下条纹状的光影。
“入围了!短片单元!”
宣传处的王老师冲进门,手里挥舞着一份传真。
“谢飞老师,刚接到威尼斯组委会通知!”
陈伟手中的胶片盒“啪”地掉在地上,16mm的胶片像黑色溪流般蜿蜒而出。
陈伟耳边嗡嗡作响,只捕捉到几个零散的词:“田壮壮也入围......二十年来首个学生作品......”
“《沉默的女孩》?”
陈伟的声音有些发飘,“您是说......我的期末作业?”
“谢老师帮你递的片子。”
王老师激动地拍着陈伟肩膀,“组委会特别表扬了女主角的表演!”
走廊上很快挤满了人。先是系主任田壮壮匆匆赶来,接着是张院长带着相机,最后连校党官员都出现在剪辑室门口。
陈伟被推到人群中央,手里塞进一份刚打印的新闻通稿。闪光灯亮起的瞬间,陈伟看见谢飞站在人群边缘,花白眉毛下的眼睛闪烁着欣慰的光。
“陈同学将代表北电出征威尼斯!”
院长的声音在狭小空间里回荡,“这是我校建校以来首个入围国际A类电影节的学生作品!”
……
当天晚上,陈伟的小灵通就被打爆了。最后陈伟不得不拔掉电池,躲进学校后门的小网吧。
登录新浪网时,“北电学生入围威尼斯”的标题已经冲上娱乐版头条。
评论区有人贴出了完整的入围名单:
地平线单元:
《小城之春》田壮壮(中国)
《人民公厕》陈果(中国香港)
短片主竞赛单元:
《沉默的女孩》陈伟(中国)
陈伟盯着自己的名字与两位大师并列,胃部传来一阵奇异的抽搐。
在原本的时间线上,这一年威尼斯根本没有中国大陆短片入围。陈伟改变了历史。
“就知道你在这儿。”
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宁浩拎着两瓶燕京啤酒靠在门框上,T恤上印着《低俗小说》的剧照。
宁浩身边站着个戴黑框眼镜的短发女生,陈伟立刻认出那是邢爱娜——宁浩未来的妻子和固定编剧搭档,现在还是宁浩的女朋友。
“谢老师让我找你。”
宁浩递过冰镇啤酒。
“《新京报》记者把你宿舍楼都包围了。”
陈伟苦笑着接过啤酒:“只是入围......”
“入围就是胜利!”邢爱娜的山西口音比宁浩还重。
“主竞赛单元每年收几百部片子,入选率不到1%!”
宁浩拉开椅子坐下:“我看了你的成片,那个哑女用摩斯密码敲相机的设计…”
宁浩突然用指节在桌上敲出节奏,“哒哒、哒哒哒,太他妈天才了!”
陈伟心头一热。在2025年,宁浩会成为中国类型片的标杆人物,宁浩此刻正用未来的经典手法夸赞自己。
“一起吃个饭吧。”
邢爱娜提议,“把黄圣依他们也叫上。我认识个胡同私房菜,绝对清净。”
……
两小时后,陈伟跟着宁浩俩人穿过烟袋斜巷,来到一家挂着红灯笼的四合院。
推开包间门时,黄圣依已经坐在里面,正和贾乃亮讨论着什么。看到陈伟进来,黄圣依立刻站起身,眼睛亮得惊人。
“导演!”
黄圣依的声音比平时高了八度,“《南方都市报》要专访我们!”
陈伟注意到黄圣依今天化了淡妆,穿着浅蓝色连衣裙,比拍摄期间更加光彩照人。
在原本的时间线上,黄圣依确实会因《功夫》中的哑女角色走红,而现在命运的齿轮似乎提前开始转动。
“是你演得好。”
陈伟真诚地说,“没有你的表演,这片子什么都不是。”
贾乃亮举着DV记录这一切:“都别动!这是历史性时刻!”
镜头转向门口,“哎,边潇潇你怎么才来?”
边潇潇站在门槛外,手里攥着份《北京青年报》。头版正是威尼斯入围新闻,配图是陈伟和谢飞在剪辑室的合影。
“恭喜。”
边潇潇把报纸放在陈伟面前,声音平静得不自然。
“表演系都在传,说黄圣依要当国际影星了。”
包间里的气氛微妙地凝固了一秒。陈伟想起拍摄期间两人的摩擦,赶紧打圆场。
“是团队的成功。来,我敬大家。”
铜火锅沸腾时,宁浩已经和陈伟聊得火热。三杯啤酒下肚,这个未来以《疯狂的石头》成名的导演拍着桌子说。
“中国电影缺的就是好类型片!都他妈在拍苦大仇深的艺术片,谁看啊?”
“你觉得《沉默的女孩》算类型片吗?”陈伟故意问。
“算啊!心理悬疑片!”
宁浩眼睛发亮,“那个照片突然变焦的镜头,吓得我女朋友一哆嗦。”
邢爱娜点头附和:“国内导演总把商业和艺术对立,好像拍类型片就低人一等似的。”
陈伟想起2025年中国电影市场的格局——宁浩会成为少数能平衡二者的导演。
陈伟试探着问:“如果有投资,你想拍什么?”
“抢劫片!”宁浩不假思索,“多线叙事,带黑色幽默......”
宁浩突然压低声音,“其实我和娜娜有个本子叫《钻石》,讲保安偷翡翠的......”
陈伟差点被啤酒呛到。这不就是后来让宁浩一战成名的《疯狂的石头》雏形吗?
“我可以投资。”陈伟放下酒杯,“十万够吗?”
包间里突然安静下来。所有人都转头看他,连一直低头吃菜的边潇潇都抬起头。
“你哪来十万?”贾乃亮脱口而出,“学生作业的奖金不是才两万吗?”
陈伟这才意识到自己说漏了嘴。在座没人知道他通过世界杯和网易股票已经身家千万。
“家里......支持。”陈伟含糊其辞,“我对宁导的创意有信心。”
宁浩和邢爱娜交换了一个难以置信的眼神。正当气氛尴尬时,黄圣依的手机响了。
她看了眼来电显示,脸色突变:“是...周星驰公司的号码。”
所有人的注意力立刻转移。陈伟知道这个电话意味着什么——黄圣依就是因此获得《功夫》中的哑女角色。
“出去接吧。”陈伟轻声说,“可能是重要机会。”
黄圣依离席后,边潇潇突然冷笑一声。
“运气真好。一部学生短片就能搭上周星驰。”
“潇潇!”贾乃亮拽了拽她袖子。
“我说错了吗?”边潇潇直视陈伟。
“导演系才子,随便拍拍就能入围威尼斯。表演系系花,演个哑巴就能进香港电影圈。”
边潇潇端起酒杯一饮而尽,“有些人天生就在罗马,而我们连路都找不到。”
陈伟被这番突如其来的指责震住了。
在2025年的网络八卦中,边潇潇确实以“耿直”著称,但亲眼目睹这种尖锐还是让陈伟措手不及。
“每个人都有机会......”陈伟试图缓和气氛。
“是吗?”边潇潇打断陈伟。
“那为什么你第一次拍片就能用胶片?为什么你能请动谢飞教授当监制?”
边潇潇站起身,“我去下洗手间。”
尴尬的沉默笼罩着包间。宁浩挠挠头:“这姑娘脾气挺冲啊。”
“她专业课第一。”贾乃亮小声解释,“但所有试镜都落选,有点受打击。”
陈伟望向门外,隐约看见边潇潇在院子里抽烟的背影。
陈伟突然意识到,自己从未真正了解这些“未来名人”成名前的挣扎。在2025年的百科词条里,没人会记载边潇潇在北电时期的失意。
黄圣依回来时,脸颊泛着红晕:“周星驰导演下周来BJ......要见我。”
黄圣依的声音发颤,“他们看了《沉默的女孩》......说就是要找这种......不用说话也能演戏的感觉。”
众人纷纷祝贺,只有边潇潇迟迟未归。酒过三巡,宁浩已经和陈伟勾肩搭背地讨论成立工作室的事,贾乃亮则追着邢爱娜请教编剧技巧。
“出去走走吧。”黄圣依突然低声对陈伟说,“这里太闷了。”
八月的胡同弥漫着槐花香气。俩人并肩走着,偶尔有自行车铃从身后响起。黄圣依的高跟鞋在青石板上敲出清脆的节奏。
“谢谢你。”
在一个拐角处,黄圣依突然停下,“没有这部片子,我可能永远等不到周星驰的电话。”
陈伟望着她被月光镀上银边的侧脸,想起未来那些关于她“花瓶”的争议。
此刻站在陈伟面前的,是个尚未被娱乐圈打磨的、真实的表演者。
“你会成为很好的演员。”陈伟说,“不只是明星。”
黄圣依转过头,眼睛湿漉漉的:“威尼斯......你会去吧?”
“当然。”陈伟点头,“谢老师已经帮我申请了特别经费。”
“真好。”
黄圣依轻声说,“可惜不能和你一起走红毯。”
远处传来邢爱娜的呼喊声,聚餐似乎结束了。黄圣依突然靠近一步,在陈伟脸颊留下一个轻如蝶翼的吻。
“这是小雨谢谢导演的。”没等陈伟反应,黄圣依已转身跑开,蓝色裙摆像片小小的海浪消失在胡同尽头。
回到宿舍已是凌晨。陈伟发现手机里有十七个未接来电,其中五个来自《新京报》记者,三个来自华谊兄弟的制片主任,还有谢飞的留言:“明早九点,讨论威尼斯行程。”
拉开抽屉,网易股票的凭证静静躺在那里。今天收盘价已经涨到1.2美元,陈伟的200万股价值近两千万人民币。
这笔钱足以投资十部《疯狂的石头》,但威尼斯才是眼前的关键。
窗外,2002年的BJ夜空难得能看见星星。陈伟想起宁浩说的“多线叙事”,想起黄圣依那个突如其来的吻,想起边潇潇含泪离去的背影。
所有这些支线故事,都将因为威尼斯的一个提名而改变走向。
……
王中磊亲自打来电话时,陈伟正在宿舍整理去威尼斯的行李。
“陈导,久仰大名啊!”电话那头的声音热情洋溢,“我们华谊一直很关注年轻导演的成长,尤其是像你这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
陈伟握着电话,脑海里却浮现出前世记忆里那些关于华谊的新闻——对艺人的严苛合约、资源争夺、甚至是刘艺菲当年与华谊闹出的不愉快。
陈伟记得很清楚,2007年左右,刘艺菲因为《功夫之王》合约问题和华谊闹得沸沸扬扬,甚至一度影响了她的发展。
“王总过奖了,我只是运气好。”陈伟语气谦逊,但心里已经绷紧了一根弦。
“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嘛!”
王中磊笑道,“这样,我们华谊最近在筹备几个新项目,正好缺一个有想法的年轻导演。你要是有兴趣,我们可以见面聊聊,条件绝对让你满意。”
陈伟沉默了两秒,随后委婉地说道:“王总,很感谢您的赏识,但我目前还是学生,学业还没完成,暂时没有签约公司的打算。”
电话那头的语气微妙地变了变,但很快又恢复了热情:“理解理解!年轻人有追求是好事。不过,合作方式可以灵活嘛,不一定非要签约,我们可以先以项目制合作,你觉得怎么样?”
陈伟知道,华谊的“项目制合作”往往意味着更深的绑定。陈伟他不想得罪人,但更不想被套牢。
“这样吧,王总,等我从威尼斯回来,我们再详谈,可以吗?现在行程比较紧,可能没法好好聊。”
王中磊顿了顿,随即笑道:“行!那就等你凯旋归来,我们华谊一定给你接风!”
挂断电话后,陈伟长舒一口气。他知道,自己刚刚已经埋下了一颗雷——华谊这样的公司,习惯了掌控资源,拒绝他们,就等于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可能会被他们视为“不合作对象”。
……
第二天,谢飞把陈伟叫到了办公室。
“华谊找你了?”谢飞开门见山。
陈伟一愣:“您怎么知道?”
谢飞哼了一声:“王中磊昨天给我打了电话,问我你是不是已经和别人签了。”
陈伟苦笑:“我只是……不太想那么早被绑定。”
谢飞点点头,眼神里带着赞许:“你比我想的清醒。华谊确实资源多,但他们的规矩也多。你现在最需要的是自由创作的空间,而不是被资本裹挟。”
陈伟没想到谢飞会这么直接地支持他的决定,心里一暖:“老师,您觉得我拒绝他们,会不会影响以后的发展?”
谢飞笑了笑:“电影圈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你今天拒绝了华谊,明天可能就会有别的公司找上门。关键是你自己的作品够不够硬。”
谢飞顿了顿,“不过,华谊的人脉广,你这次算是让他们有点没面子,以后可能会有些小麻烦。”
陈伟点头:“我明白。”
“但别太担心。”谢飞拍了拍他的肩膀,“只要你拍的东西够好,资本最终还是会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