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铁血明皇

第13章 锦衣卫佥事林峰

铁血明皇 大力乐 2884 2025-04-17 14:33

  朱由菘一觉睡到自然醒,神清气爽,好久没有睡这么沉,可能是昨天奔波军营之间,还有思考太多导致太疲惫。

  守在床头的内侍和宫女看到朱由菘醒来,立刻就开始准备和通知其他人。

  几分钟后,十几名内侍和宫女就端着各种工具进来为皇帝穿衣洗漱。

  几名内侍立刻用屏风围成一个圈,一个模样约莫十六岁的少女端着一个金盆,手上还有一包上好的茶叶。

  少女长得非常水灵,五官也很精致,唇红齿白,柳叶眉,樱桃嘴,嘴型很好看,整个人看上去软软柔柔的,典型的江南水乡女孩。

  少女来到朱由菘面前,跪在地上,小声的说道:“陛下,现在开始了吗?”

  “冲龙沟!”

  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词语浮现在朱由菘脑海,说熟悉那是因为朱由菘每天清晨都会,陌生是来自21世纪的灵魂无法接受。

  “今天不用了,不,是以后都不用了!”朱由菘补充道。

  最开始少女疑惑,不过听到后半句就有些失落,只能悻悻然端盆离开。

  屏风外的内侍和宫女也是很诧异,不过皇帝金口玉言,只能拿开屏风,开始下一步洗漱和穿衣。

  朱由菘只需要撑开双手,自然有内侍和宫女帮他小心的穿戴。

  不一会儿,朱由菘就穿戴完毕,这种衣来伸手的感觉虽然有些不习惯,但是真香。

  等到服侍穿衣洗漱的内侍和宫女离开,小林子和小卓子一左一右守在两边。

  朱由菘接过小林子手中的茶杯,喝了一口,轻轻漱了一下,小卓子立刻拿起青花瓷杯子放在朱由菘嘴下方。

  朱由菘吐掉漱口的茶水随口问道:“今天好像是上早朝的日子怎么没叫我!”

  “啊!这不是陛下您亲自取消早朝的吗?”小林子小声的提醒道。

  闻言,朱由菘心中暗暗摇头,以前的朱由菘为了整天和徐小婉腻歪,早上根本起不来,毕竟早朝那是真的早,为了不打扰自己雅兴,索性直接取消早朝。

  “通知下去,从明日起恢复早朝制度!”朱由菘继续补充道:“继续沿用以前的制度!”

  明朝的早朝制度是每月初一和十五,当然除了朱元璋例外。

  朱由菘重新开启早朝,并非想通过早朝听到什么好的建议,开了上帝视角,自然明白正确道路在哪里。

  重启早朝仅仅是为了抓权,增加掌控力。

  这一点就像一些领导大事小事都要他签字,其实这就是抓权,不肯放权。

  朱由菘现在抓权,目的就是为了自己接下来的计划铺平道路,强势的朱由菘希望朝廷只有一种声音,那就是他的声音,整个国家机器都要为他运转。

  只有绝对的独裁,才能把南明所有资源整合起来,服务于对抗建虏的战争中。

  “虎贲营的事锦衣卫查的怎么样?”朱由菘问道。

  “陛下,已经查清楚了!”小林子一边说,一边把折子双手呈上。

  朱由菘打开折子,饶是已经做好心理建设,不过在看到折子后,一股火气在胸口升起。

  虎贲营编制5863人,实际上只有2132人,要知道朝廷可是按照5863人编制给发军饷和装备。

  战马243匹,实际上13匹。

  战马需要精养,一天的消耗至少相当于5名士兵,可谓非常费钱。

  这份折子非常详细,除了关键的人数和战马,还有各种武器装备,都是巨大缺额。

  边军和地方军队,朝廷或许不会足额拨付,但是京营朝廷可是按编拨付,不打折扣。

  朱由菘去巡查的那一天,虎贲营统帅副总兵张亚军正带领手下的参将和游击在南京城逛窑子。

  朱由菘随意抽查,就发现副总兵张亚军不在,应该是惯犯,这种擅离职守的情况是经常发生。

  明朝后期不仅是朱元璋创造的卫所制全面糜烂,军户彻底沦为军官的私人物品,逃亡者十之七八,其他军队也是烂到骨子里。

  虎贲营在京营中也算是排的上号的强军都糜烂如此,其他部队就更不说。

  五千多人的虎贲营,真正能战之兵,除了副总兵张亚军的两百家丁之外,剩下的就是王文手下的一百多人。

  想到那演练整齐划一的一百多人,朱由菘又问道:“王文和他手下的一百多人查的怎样?”

  “陛下,也已经调查清楚!”小林子连忙应道。

  闻言,朱由菘有些意外,刚才也只是随口一问,毕竟才一天不到时间,调查清楚这么多人,工作量显然很大,没想到居然已经全部调查完了。

  “王千总是军武世家,其父是舟山海防游击,家中还有两个哥哥也是军队中千总,崇祯九年,建虏毁关而入,奉命勤王,全部战死在永清县。”

  “王千总可谓军中罕见的清廉军官,不贪财,不吃空饷,不私养家丁,还把自己的军饷和积蓄拿来补贴训练。”

  听到锦衣卫汇报王文的情况时,小林子都有些意外,不敢相信天下还有这样忠义之士。

  王文作为千总,手下有二百多人的编制,实际只有一百多人,缺额的一百多是被上面的游击将军抽走,按照惯例,王文自己也要抽走手下几名把总的士兵的缺额。

  但是王文并没有,也不准手下把总吃空饷,反而经常把自己的军饷拿出来,这才维持了一百多人编制,其他千总手下也就七八十人。

  王文能文能武,父亲和两个哥哥战死后,没有继续走科举,子承父业,成为一名千总,跟随大军在河南和农民军交战多次,作战勇猛,经常率领百余人就敢直冲上万人的农民军。

  也在崇祯十五年,跟随大军北上勤王,在河北和建虏作战。

  按照王文的战功,早就应该是游击,甚至参将,只不过王文所在部队闻听李自成攻陷京都,崇祯自缢煤山后投降李自成,王文不愿意投降流寇,转而南下加入京营。

  华夏两千年的人情社会不是盖的,纵使王文一身本事,没关系,没背景,在京营也只能成为一个千总。

  接下来小林子几乎把王文的家底全部讲了出来,包括王文在老家舟山还有一个老相好都告诉了朱由菘,王文的祖宗三代几乎都被锦衣卫查的清清楚楚。

  “此人可用!”

  听完之后,朱由菘暗暗点了点头。

  年轻、热血、有闯劲、有能力,有家国情怀,深明大义,根正苗红,最重要是忠心耿耿。

  曾林讲述完王文之后,又把王文手下的一百多人简单的说了一遍,绝大多数都是农户出身,并没有什么劣迹。

  “负责调查的锦衣卫是谁?”朱由菘问道。

  “锦衣卫佥事林峰!”

  锦衣卫一般9大级,从正三品到从七品。

  指挥使最大正三品,下来是指挥同知从三品,再下来就是指挥佥事正四品。后面就是镇抚使、千户、副千户,百户,副百户,总旗,小旗。

  “传旨,让林峰督办虎贲营,朕要杀鸡儆猴!”

  朱由菘当然知道虎贲营并非个例,恐怕整个京营都好不到哪里去,不过这样做,可以轻微遏制一下吃空饷的势头,顺便为自己接下来的计划做好铺垫。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