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菘的第一步,就是精兵简政。
当然顺序也不能颠倒,必须先精兵才能减政,从某种意义上讲,减政其实就是一种改革,一种让既得利益集团拿出一部分已经到嘴边的肉。
因此,必须依靠精兵,才能让既得利益集团同意。
能看到这个逻辑关系的明白人也不少,几乎到了王朝末期,都会编练新军,因为意识到了问题所在。
就连满清后期,面对列强节节败退,经常打出几百比一的伤亡,满清也意识到想要复兴,靠以前的军队完全不行,只有编练新军,而不是在原有的军队基础上改革,那是因为原来的军队高层和朝廷官员形成既得利益集团,想要改革,堪比登天,只有另辟蹊径,编练新军。
满清编练的新军已经有了近代军队的雏形,只不过玩脱了,这支军队最后成为了满清的掘墓人。
“陛下,圣明!卑职认为现在只有编练新军才能打败建虏和流寇!”
听到皇帝要编练新军,王文心中巨震,连忙赞同,他是将门出生,对于现在大明军队战斗力非常清楚,已经到了不破不立的程度。
王文手下的一百多号人,并非老京营的士兵,都是新入伍的士兵,其实相当于编练的新军。这也是为什么这一百多号人气势上完全和其他士兵不一样。
“朕决定编练新军的任务就交给你!朕要你在三个月内编练出一支三万人的精锐!”朱由菘看向王文说道。
朱由菘眼中的精锐,其实就是能够达到王文手下一百多人的标准。
“多谢陛下信任,可是,,,”王文吓了一跳,上一秒还觉得皇帝圣明,现在忽然觉得皇帝有些异想天开,编练新军何其艰难,首先就是兵源要好,其次要足够的钱。
王文父亲是游击将军,爷爷那一代还是参将,几代人积累,家底殷实,为了编练这一百多人,不仅把每个月的饷银搭进去不说,还大把用家里积蓄补贴。
不仅要补贴士兵,还要打点上面将帅,不然也会找事情,可以说想要做点事情真的太难了。
饶是家底殷实,这样练下去,最多还能支撑三个月。
王文之所以敢把所有家底拿出来补贴,就是预料到早晚和建虏有一战,王文可是亲眼见识过建虏的野蛮和贪婪,他相信建虏占据北方之后,绝对会南下,所以才不惜散尽家财。
皇帝现在一开口就是三万,就不说饷银,也不用说打点上面,单单一天的吃喝都是惊人的开销。
明朝军队的待遇是非常低,士兵一个月都很难吃一次荤腥,甚至吃饱都困难,被称为清粥寡兵和乞丐兵,这样的士兵,对上建虏,不败才怪。
正是因为明朝军队数量庞大,待遇极其低,也是导致“家丁”产生原因之一。
这就有点像流寇,他们攻陷一城之后,抢光所有物资,裹挟平民,这些平民被称为“饥兵”,也就是每天只能吃一顿粥,攻城时候冲在最前面,消耗守城明军的滚木雷石、金汁、火炮、火铳等守城武器,完全就是作为炮灰存在。
李自成的老营,却是顿顿有肉,白米饭管饱。
只有吃饱喝足,才有力气,才能训练,才有战斗力。
明朝底层士兵待遇本来就很低,加上层层贪扣,伙食自然奇差无比,甚至经常欠饷。
这也是朱由菘巡查虎贲营,看见到处都是有气无力的瘦弱士兵,只有王文麾下的一百号人精气神都在。
“朕已经把锦衣卫派出去,江浙一带招募青壮年,年龄在17到25岁之间,主要是身家清白的农家子弟。”
王文一听,心中一振,又一次觉得皇帝圣明。
江浙一带兵源不错,农家子弟更佳,老实本分,服从军规,尤其是这个年龄段的青壮,不仅脑子灵活学习快,更重要稍加训练,体能提升很快。
很多人对于军队作战有个误区,觉得应该是好勇斗狠之人,比如街上地痞流氓这些会打架的人更有战斗力。
其实不然,打架是看谁下手更狠,谁更黑,谁就赢。
军队可不是用来打架,而是消灭敌人,直白一点是杀人!敢拼命才会赢!
最好的例子就是人狠肠子多的龙哥,一身的纹身看上去应该很强,很能打,结果被一个任劳任怨打工的牛马给轻松反杀。
如何消灭敌人才有效率,肯定是纪律严明的组织——军队!
军队最看重的不是单兵作战能力,而是纪律,令行禁止!
“一旦考核合格,月银三两,按月发放,绝不欠饷!大米饭管饱,一天每人半斤肉食供应!”
朱由菘这句话落到王文耳中,犹如天籁之音,那么的好听却又不真实。
明朝军队的饷银按地区有些差别,著名的关宁铁骑饷银基本在一月二两不到。
关宁军是明朝的桥头堡,苦寒之地,直面建虏,饷银在全国来讲算是最高。
京营在1.5两左右,其他地方军就更少了。
朱由菘的每月三两,听起来只是翻倍,但重点是按月发放。
明朝中期就开始经常欠饷,几年不发饷银都是正常,正德7年到嘉靖4年,九边重镇之一的大同就一直没发过饷银,欠饷13年,也就是一些士兵都死掉了,都没见过饷银。
要知道大同可是边关重镇,苦寒之地的守军尚且如此,其他地方就更不说。
至于崇祯时期就不说了,大多数边军都没见过饷银,除了袁崇焕当蓟辽督师时候辽东士兵军饷有了很大改善,其他时间基本就是不发,或者打折发。
拖欠军饷,除了本身朝廷没钱之外,那就是拨发的饷银被层层贪污,文官贪,武将吃。
“陛下,卑职没听错,按月发放?”王文有些不敢相信,只要按月发放,别说三两,就算一两,也可以让军队战斗力呈几何倍增加。
明军不满饷,满饷不可敌!
“这钱不走户部,用内堂!”
朱由菘为什么叫停修宫殿,选秀,压缩内侍和宫女,减少用度就是为了编练新军,编练一支绝对效忠于自己且有战斗力的武装力量。
听到这里,王文眼中有些湿润,心中激动想道:“有此等君王,是我大明之幸!”
“陛下,卑职一定不负圣恩,练出一支战无不胜的精锐王师!”王文叩首,用斩钉截铁的语气说道。
“爱卿,请起,朕还有一些事情要交代!”
朱由菘虽然没有练过兵,但是酷爱历史和军事,以后世的眼光看来,想要练就一支强军,自然有一些捷径可走,准备把这些小窍门都告诉王文,让他回去好好琢磨,如何才能快速编练一支精锐。
聊天中,王文看向皇帝敬畏的眼神中露出了一丝崇拜。
从皇帝的安排来看,肯定是很了解军队,而且不是那种只会糊弄的皇帝,是把任何事情,任何步骤都安排好,考虑到细节,皇帝的旨意明确直接,下面的臣子只需要按照皇帝的意思去执行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