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军先锋在外城抢着割头报功之时,小西行长已经集结四千余倭寇并占据了内城城墙。
祖承训就这样错失了攻打内城的最佳时机.....
平壤城是朝鲜三大城之一,地位仅次于王京汉城。
平壤城城深池厚又背靠大同江险要之处,实乃易守难攻之地。
其城北有山曰牡丹峰,山势险峻可虎视整个北城。
城南地段较平坦,可是距离大同江过近,其地土质柔软松散,使得战马移动速度受限。
其外城共有七大门、内城二大门分别为:
西北方:七星门
西门:小西门、大西门
南门:正阳门、含毬门
东门:大同门、长庆门
内城南门:朱雀门、内城西门:静海门
小西行长根据溃逃倭寇传来的情报,在一张旧地图上比划着说道:
“这帮混蛋是从南门摸进来的!必须守住内城才行!别处都是易守难攻,就是这南边宽敞些,城内却只有一座小山阻挡!!”
小西行长在内城对副将大村喜前喊道:
“我给你二千人!去守住内城南门!”
大村喜前鞠躬道:“嗨!”便带兵出发了!
小西行长所说的南门正是无人把守的正阳门,内城南门则是朱雀门。
祖承训的二千余人马从正阳门入,欲去内城只能走朱雀门。
小西行长正是看透了这点才派重兵把守朱雀门,他用力将手指点向城南喊道:
“剩下的混蛋!!快去召集人手!拿好火铳上城!!哇嘎雅鹿!!我要亲自会会这股朝鲜精锐!”
平壤城内共有万余倭寇,副将大村喜前带二千人去守城,小西行长则按兵不动,他看着地图内心谋划道:
‘只要自己把守险要先利用内城地形和铁炮等坚守内城,待敌军疲惫自己再率军杀出必能大破敌军!一举将朝鲜精锐全部吃掉!’
就在他盘算着怎么出奇制胜之时,明军先锋终于冲到了内城外!
先锋寻着城墙找到了朱雀门,见朱雀门紧闭城内倭寇人头攒动便在城外驻足,只等大军到此一同破城!
小西行长看着城外三三两两的明军骑兵有些疑惑,他对早已驻守在城墙上的小西行光说道:
“敌军身材高大、披甲看着不像朝鲜人!只怕是朝鲜精锐来了!!”
小西行光对大哥说道:
“长兄!这些人看着也没什可怕的!不过是趁我军没防备罢了!
按照朝鲜人的习惯,只要前锋战败,他们就会不战自溃!
不如让我去带兵与他们斗上一斗!也好让其他番队知道我小西家不比加藤家差!这样大哥才能胜任入唐指挥的职务!
否则加藤清正一定会看我们小西家的笑话的!!!”
小西行长叹了一口气说道:
“好!你出城与他们斗一场!试试这鲜精锐的水分!”
小西行光鞠躬后便带二百兵出城挑战去了!
说来也巧,此时千户马世龙也带兵到达了朱雀门外!
马世龙看到了城门打开便警觉起来,下令道:
“全军整备!准备迎敌!!”
明军都抓紧了弓箭骑枪等武器,只等倭寇出城好好战一场!
朱雀门轴发出了吱呀呀的摩擦音,城门也随着声音缓缓移动,最后终于完全打开了!
小西行光身穿湛蓝大铠,头上带着夸张的月牙形兜鍪骑,马手持十文字枪走出了城外,身后则是拿着长枪的二百列阵足轻。
马世龙看到小西行光这身打扮,尤其是那夸张的兜鍪,心中不禁腹诽道:
‘这怎么来个唱大戏的?这倭寇莫不是来投降的?’
还没等马世龙下令,小西行光右手十字枪朝天一举,鬼叫一声!他对列好阵的明军喊道:
“臆病者たち!私と戦う勇気がありますか?(胆小鬼们!敢与我一战吗?)”
就在明军疑惑之际,日军方阵响起了阵阵喝骂声,小西行光更是大声发笑.....
马世龙对部下说道:
“这玩意说什么呢?看样子不像是来投降的,带一群步兵出城是啥意思?”
小西行光抓住缰绳在阵前绕了几圈,又在阵前说出了一阵鸟语,他身后方阵的足轻也开始起哄。
几番折腾下来明军也没弄白这帮倭寇到底要干嘛.....
马世龙看着对面好像脑袋有毛病,嘴里疯狂说着鸟语也不知道要干嘛,便生起了一丝奇怪的念头!
马世龙将骑枪插入土中,右手顺势握住了长弓!
他搭弓拉箭一气呵成,左手抓紧弓把,右手拉弦贴近脸颊,背部发力狠狠拉了个满月!
他瞄准了正在阵前转圈的蓝甲倭将,右手撒放,弓箭应声而出,簌的一声!那箭正中倭将胸口!
小西行光中箭栽于马下,他无论如何也没料到,明军如此不讲武德,竟用弓箭偷袭!
那箭洞穿了他的胸口,他就这样两腿一蹬,嘎嘣死了.........
城外的倭寇见主将中箭身死都有些疑惑,这回换成倭寇不知所措了。
这帮倭寇也不是傻的,只是他们习惯在战前单挑以彰显武力,鼓舞士气。
双方士兵都不会干预决斗,这在日本是约定俗成的事情。
这种作战仪式也被日本人称为“一骑讨”。
中国军队也有这种阵前单挑的习惯,明初的常遇春每战必当先,常与敌军在阵前单挑,就连太祖朱元璋都劝他不要与小校争功。
可自从火炮流行后,这种单挑的风俗便慢慢消失了,毕竟不讲武德的人比比皆是,谁也不能拿自己的命赌对面的品德。
渐渐的,单挑这种风俗在中华大地销声匿迹了.....
马世龙没给倭寇反应的时间,立即喊道:
“敌将已死!一队冲锋!!!二队压阵!!上啊!”
明军早就按捺不住了,对面的哪里是倭寇!那就是一群长脑袋的赏银!
明军结成一二字大阵向倭寇杀去,倭寇哪里见过万马奔腾的场景,都吓的手臂发抖,由于没有主将压阵,怯阵逃跑的不计其数。
明军见状更加疯狂向这些倭寇奔去,这些倭寇欺负惯了朝鲜人,哪里能敌的过辽东选锋?
倭寇只一阵便溃败逃跑,明军追着这些“人头军功”一顿收割,转眼间便击溃二百倭寇,一路掩杀到了朱雀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