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辽东烽火

第92章 一语道破

辽东烽火 关外野入 2669 2025-05-17 10:01

  翌日,沈氏三兄弟于外宅求见赵匣。赵匣将三人迎进内宅,并亲授沈文华等三人为亲兵。

  内宅偏房内,沈氏兄弟站在赵匣面前,赵匣对沈文华问道:

  “你可会骑射?”

  沈文华回道:

  “大人!我自幼学习武艺,尤擅骑枪!

  这骑射之术我也略通一二,我曾试过马上开十力弓,五十步内均可上靶!”

  赵匣听罢道:

  “你这叫略通骑射?五十步内用八力弓甩射已经很厉害了!只要练练速度就行了!蒙古人射的远那是他们喜欢用轻弓,只要全军都穿覆身铁甲,他们的轻弓很难射穿!

  辽东军喜欢骑枪作战是因为我等汉儿重农耕,骑枪与锄头有相似处,而蒙古人以打猎为生,无论男女都会用弓!所以才擅骑射!

  据我观察蒙古人大多都是轻弓快马,抢完就跑!这样的军队怎能长久?

  可若是将轻弓换为重弓再搭配雕翎大箭,三十步内射出,就算是铁甲也可洞穿!

  我辽东骑兵本就善于近战,若是搭配七力以上的重弓抵近骑射,那样既可制衡蒙古,又可以减少伤亡。

  我已经决定练一只强军,那就少不了骑射!我这三十余个亲兵专门训练过,都是可战之兵。等我募兵之后必要练出一只能重弓骑射的尖兵!”

  沈文华略微思考后说道:

  “大人!这样训练怕是要耗费不少银子,只怕朝廷的饷银跟不上!”

  赵匣点头道:

  “是啊!粮饷的事我来操心!辽东局势糜烂成这样,非得有一支强军才行!”

  沈文华听罢沉声问道:

  “不知大人想要练多少?”

  赵匣说道:

  “暂定二百骑兵、三百步兵!我想让你在会安堡内为我物色些健儿!我记得这有前任守备留下的家丁,帮我挑些老实的!不要那些兵痞!

  我可说好!骑军每月军饷半两!不欠饷!这可是选锋营老家丁的待遇!等会给你二十两银子去招兵,凡是你看好的,若是想干便直接发银!”

  沈文华眉头紧皱沉思了一会说道:

  “大人!我还真有些人选!估摸着能有二十余人!用不上二十两!”

  赵匣说道:

  “你们既当了亲兵,怎会让你们空手而归!剩下的都给你们吃用了!但可要记住!不许从中克扣!否则也别怪我无情!”

  三人听罢,跪在赵匣面前说道:

  “多谢大人!”

  赵匣抬手将三人唤起道:

  “好了!我要发一份募兵告示,等会沈家老二去写一份再拿给我看!”

  沈文轩抱拳道:

  “大人!我马上去办!”

  赵匣带着三人进了府衙,沈家兄弟被赵匣安排住在了亲卫军营,还命人为沈文华备了一副好盔甲。

  沈文轩听完赵匣的要求后略微思考了一会便奋笔疾书,沈文翰则站在沈文轩身边若有所思。

  沈文轩写完便拿给赵匣,纸上写道:

  会安堡募兵檄文

  奉天承运,官府晓谕:

  今辽东局势板荡,新任守备特募忠勇之士充为亲兵,做保境安民之用。凡年十五至四十,身无恶疾,力能挽弓者,皆可投效。军户老兵等有武艺善骑者优先!

  骑军月给饷半两,步军月给饷三钱。决无克扣,每至朔日,凭腰牌支领足色官银。凡军营所用之物,无需自备,全由守备发放!军士招够既止!

  入伍者享利:

  刻苦训练善武者,赏银一两。

  阵前斩首记功,每级赏银五两。

  大明万历十九年十月二十八日

  赵匣看罢说道:

  “好!你俩就按着这个抄十份!贴于城门各处!

  我看你俩就暂时给我当个师爷好了!先帮我处理些杂事,也算量才而用。干好了以后必有升赏!”

  二人行礼道:

  “多谢大人!”

  沈文翰突然说道:

  “大人!属下斗胆一问!编练强军所需军饷等绝非小数,若按如此军饷定然是无法长久!若真到了无饷可发时该如何办?”

  赵匣闻言一愣,他只觉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先拉出一支队伍再说,还没想过军饷不够的事情!

  他沉声说道:

  “只能依前例少发或者欠饷,除此之外却无他法!”

  沈文翰说道:

  “大人!不若开辟耕地!城外有空地!只是前些年海西各部蠢蠢欲动才导致无人敢种,而今不若将空地分发下去,折合一部分粮饷!若不愿意的可以给饷银!我想大多数人都喜欢田地,攒钱不也是为了置地吗?”

  赵匣叹道:

  “我只是个守备!哪里能管政事!若无地契何人能信?若真如此,税收该要几何?屯田是按照从前的军户耕战,还是直接化为民户收税?辽东都司能同意吗?还有这的各级军官!他们肯定在此地有许多产业!多方掣肘之下此事必然不成!”

  沈文翰说道:

  “还请大人借一步说话!属下确有主意,只是....”

  赵匣起身招手道:

  “你跟我来!”说罢便带着他去了府衙偏庭,屏退了身边亲卫后,赵匣问道:

  “说吧!此处是个清净地方!”

  沈文翰突然跪下说道:

  “大人!您练兵还另有目的吧!”

  赵匣惊诧之余握紧了拳头冷声道:

  “你是何意?”

  沈文翰抬头直视赵匣的眼睛说道:

  “大人!这种小屯堡哪有如此练兵的!若无稳定粮饷来源谁敢如此招兵?

  此地位于抚顺关口,若真有蛮夷入寇李副总兵就可挡下,海西女真除了有些盗匪之外,根本就没有入寇的能力!

  若是一般人早就在此地混日子了!而大人那日竟然微服私访,这分明是要了解此地物价几何,民风怎样!

  大人若是求财则不必如此,若是求官就凭大人的财力,脱离此地去辽阳或者广宁那样的地方谋职岂不是更快!

  大人既不为财也不为官,还要编练私军!这可就让人莫测高深了!

  那么大人这番作为,要么是为了老总爷练兵,要么是想积蓄力量以图有变!

  小人家中本是世袭千户,对总爷作为也有些了解!李总爷绝对不会这样行事!他敢克扣粮饷,敢买卖军功!却绝不敢练私军!

  属下斗胆猜测!还望大人见谅!”

  赵匣听罢放开了拳头笑道:

  “就凭我!你也太看得起赵某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