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从戎大汉

第593章 进入武帝统治后期(26)下

从戎大汉 熊猫大泡 5281 2025-05-11 17:38

  著名美食「张飞牛肉」就以张飞的名字而命名的;「张桓侯祠」也是专为纪念张飞而建立的。走在阆中的街头,总能看到真人扮演的张飞,他身披索字连环甲,手持丈八蛇矛,巡街巡海,与游人热情相邀。这番景象带领我们穿越到三国时期的阆中古城,探寻这位喝退曹操百万军的武将和这座古城的七年之守。公元214年,张飞接到刘备任命,出任巴西郡(阆中境内)太守,张飞在此地平定匪祸,他率领精卒万人,打败了曹操的上将张郃带领的三万人的进攻,取得了「保境安民」的胜利。作为骁勇善战的将军,张飞以保家卫国为己任;作为守护一方土地的太守,张飞励精图治,爱民如子,被人们誉为「虎臣良牧」。张飞还在多次考察后了解到:阆中百姓养殖桑蚕,纺织技艺精湛,于是他结合阆中当地民情,提出了顺天时、促农桑、顺民心、致民和的治理理念。张飞本人更被阆中人民亲切的称为「张三爷」。时至今日,阆中丝织业在西南地区独树一帜,真丝地毯远销海外,阆中持续向世界展现中国东方的蚕桑之美,这盛况的产生,离不开张飞的高瞻远瞩。《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序》云,「乾坤既辟,清浊肇分,融为江河,结为山岳,或上配辰宿,或下藏洞天。」阆中以洞天福地的气魄,屹立在蜀中大地之上,两千三百年不倒。山水城郭,人间烟火。阆中一城的烟雨经过千年的涤荡,静候旅人跋山涉水而来,待有缘人打开历史遗存的风土民情。阆中境内的华光楼、中天楼、奎星楼、观星楼、状元楼、凤凰楼等12座桥楼,都与《集仙录》所述的阆苑相对。阆中的建筑风格、面貌也与传说中的仙境相似,故而阆中有「天上瑶池,地下阆苑」的美誉。

  讲到这里刘从戎看了看田千秋、鲁吉阳、籍兴三个人,说我再给你们说下朐忍县。夏商,属梁州庸国地,有今云阳、开州、万州、梁平、垫江及湖北省恩施、利川市之域。春秋早期,西南少数民族巴族的一支——盐水女神居住于以今云阳县为中心的川东地区。东周匡王二年(前611年),楚伐庸,秦、巴结盟从楚师,庸灭,巴得鱼邑及今万州、开州、梁平、云阳、垫江及湖北恩施、利川市诸地。显王八年(前361年),楚夺巴地,云阳地域属楚。周赧王元年、秦惠王更元十一年(前314年),秦国灭巴国,在原巴国地域置巴郡。秦昭王二十七年至三十年(前280—277年),司马错、张若率军发楚,攻占朐忍等地,在云阳地域建朐忍县,县地域有今云阳、垫江、万州、开州、梁平及湖北省恩施、利川市等地。秦朝,县属巴郡。西汉,县属益州刺史部巴郡。东汉初年,县属益州刺史部巴郡。兴平二年(195年),县属益州刺史部永宁郡。建安六年(201年),县属益州刺史部巴东郡。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分县西北部置汉丰县(今开州),分县西部置羊渠县(今万州区及梁平区、垫江县),并以鱼复、羊渠及宜都、巫、北井六县置固陵郡。三国蜀汉章武元年(221年),县隶固陵郡。复为益州巴东郡、南郡。炎兴元年(263年),县属梁州巴东郡。三国吴在县南部今湖北省利川市、恩施市地区建沙渠县,属建平郡,隶荆州。西晋光熙元年(306年),县先隶荆州巴东郡,后为梁州巴东郡。东晋永和三年(347年),县属梁州巴东郡。南北朝宋,县属荆州巴东郡。齐,县属巴州巴东郡。梁普通四年(523年),分县东部(今龙洞镇、故陵镇及周边地区)及鱼腹县西部地区置阳口县,属信州。西魏,阳口县属信州巴东郡。北周天和三年(568年),改县为云安县。云安县、阳口县属信州巴东郡。

  隋开皇三年(583年),废阳口县,将原属县地归还云安县,属巴东郡。唐武德元年(618年),在云安场(今云安镇)置云安监,属县一级机构。云安县、云安监属山南道信州云安郡。武德二年(619年),属山南道夔州。天宝元年(742年),云安县、云安监属山南道夔州云安郡。五代前蜀,在云安盐场(今云安镇)设云安州,云安县省入,隶镇江节度使。不久寻废。后蜀,设云安盐场(今云安镇)云安监,云安县省入,隶宁江节度使。北宋开宝六年(973年),仍设云安县,并在云安县(今云阳县)置云安军,军治云安县,隶川陕路,领云安县及云安监。熙宁四年(1071年),以云安监及云安军北部地区置安义县,隶云安军。熙宁八年(1075年),撤销安义县,户口还归云安县。仍在今云安镇置云安监。南宋末,废云安军,留云安县。云安县隶山南东道夔州路。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在云安县复置云安军,属四川等处行中书省夔州路。至元二十年(1283年),云安军改置云阳州。省云安县入州。云阳州先属四川行中书省夔路,后属四川等处行中书省夔州路。明洪武四年(1371年),云阳州属四川布政使司下川东道夔府。洪武六年(1373年),降云阳州为县,定名云阳县,属四川布政使司下川东道夔府。洪武九年(1376),云阳县属四川布政使司重庆府。洪武十四年(1381年),云阳县改属四川布政使司夔州府。清朝,云阳县属四川省下川东道夔州府。民国二年(1913年),云阳县属四川省东川道。民国七年(1918年)7月,熊克武以靖国军名义发布“四川靖国各军驻防区域表”,云阳县被划为靖国军第六师卫戍区。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6月,推行行政督察专员制,云阳县隶第九行政督察区。

  朐忍县地处四川盆地东部丘陵向山地过渡地带,地势南北高、中部底,由南、北向中间倾斜,最高点农坝镇境内云峰山野猪槽包海拔1809米,最低点长江出境处海拔139米。境内重峦叠嶂、沟壑纵横,长江、汤溪河、澎溪河、磨刀溪、长滩河将县境分为六大块,呈现“一江四河六大块,七山一水二分田”地貌特征。朐忍县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常年气候湿润,四季分明,立体气候明显,气温随海拔不同而变化。朐忍县水力资源丰富,长江横贯其中,南北各有两条一级支流,小溪密布。流域面积在100~300平方千米的支流共8条。500~1000平方千米的河流1条,10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4条(汤溪河、澎溪河、磨刀溪、长滩河)。云阳县年均降水量43.8亿立方米,年均径流量为22.7亿立方米,每平方千米年均产水6.2万立方米。地下水总量4.1亿立方米。4条一次支流客水63.7亿立方米,长江过境客水4200亿立方米。朐忍县有几种特产,在大汉朝内则很是有名。朐忍县的泥溪黒木耳,以青杠椴木为原料,采集野生菌种,坚持露天地栽培育,整个种植过程不使用任何肥料、农药、添加剂,属天然有机食品。在晾晒时,泥溪黒木耳采用古法晾晒,将采摘的木耳置于晾架上,单片摆放,通风透气。因此,这样生产出的木耳朵型小巧、色泽深遂、肉质肥厚、触感Q弹、气味清香、口感爽脆。故陵椪柑,果实呈扁圆或高腰扁圆形,果皮鲜艳、橙黄色,蜡质层厚,有光泽,剥开后,果肉橙黄色。再尝,脆嫩汁多,口感酸甜,爽口化渣,风味浓郁。相传“故陵椪柑”曾为贡品,进贡朝廷。

  而故陵为先秦巴楚文化交汇地,人杰地灵,民风淳朴,历史悠久,素有“千年古镇”之美誉,古时曾两度设郡,均设橘官一职。云阳小茴,不仅是中药材、农产品,还是调味品,品质优良、颗粒饱满、色泽亮绿、芳香味浓。它们所含的主要成分都是茴香油,能刺激胃肠神经血管,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加胃肠蠕动,排除积存的气体,所以有健胃、行气的功效。有时胃肠蠕动在兴奋后又会降低,因而有助于缓解痉挛、减轻疼痛。云阳红橙,具有果皮光滑,油胞粗细均匀,果面橙红,肉质致密脆嫩,多汁,风味甜酸爽口的特点。果实成熟后近圆球形,色红形美,含大量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且有果香味,平均单果重200克以上。而说到朐忍县,咱们不得不提及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扶嘉。当年扶嘉劝高祖定三秦取关中,以形势制天下。及长有智谋,沈毅端重,汉高祖王于南郑。闻其名往见之,因问计焉。嘉劝高祖定三秦取关中,以形势制天下。高祖以为廷尉,刑罚无枉,遂封于朐忍,赐姓扶以其有匡扶之绩。传说秦始皇时,朐忍县有妇人浣衣于汤溪水上,见一物流近岸,视之龙也,惶骇伏地,龙蟠据其身,须臾去归。而有娠弥月,生嘉即能言,道人祸福,巧发竒中,远近神之。朐忍县有一口白兔井,历经2000多年而卤水丰溢,它是中国最古老、使用寿命最长、保存最完好的大口径浅井。

  说完了朐忍县,咱们再说安汉县。讲到这里刘从戎点着了吕宋草,吸了两口又喝了一口御酒后,这才继续往下讲。安汉县的得名,源于一次战役和一个人物。高祖三年,项羽攻荥阳急。五月,将军纪信曰;事急矣,臣请诳楚。羽烧杀信。后高祖嘉其功,于信桑梓置安汉县。西汉高帝五年(前202年)置,县治在今南充市舞凤乡清泉坝五里店,属巴郡。公元8年,王莽改县名安新。公元25年,东汉刘秀复安汉县。献帝兴平元年(194年),为巴郡治所。献帝建安六年(201年),刘璋乃改巴郡为巴西郡,安汉成属县。刘宋文帝元嘉八年(451年),巴西郡因僚人所据,安汉侨置在今绵阳市附近,属巴西侨郡。南梁时,安汉县迁至南充市搬罾乡石笱坝,为南宕渠郡治所。隋开皇三年(583)属隆州。开皇十八年(598),因原有南充国县旧名,安汉县又地处南充国县之南,故改安汉县为南充县。安汉县人民在世世代代的生存繁衍中创造出独特、凝重的文化。西周时期、阆中一带即有巴渝舞出现。唐宋时,民间歌舞戏曲、琴棋书画等文艺活动普遍开展。至明清,南充文化日益发展,具有川北山乡风味的民间歌谣、舞蹈、灯戏、木偶、皮影、雕刻、剪纸等蜚声艺林。而安汉县有很多的吃食在全国很是闻名,咱们先说下川北凉粉。川北凉粉传统制作技艺发源于安汉县顺庆,以川北特产豌豆、菜籽、辣椒等为原料,经过四关、八部、二十四道工序手工制作,距今已有90多年历史。其色似谷花、明而不透、质细柔嫩,口感有嚼劲,食后不上火,是纯朴、勤劳的川北人民数百年来智慧的结晶,也成为了川北人民共同的乡愁和记忆。

  南充米粉,则也非常有名。大街小巷,一张矮桌,两个板凳,安汉的清晨通常是从喝一碗粉开始的。米粉在滚烫的沸水中淌过,铺上满满的特质臊子,一勺红油,一勺香菜,些许葱末,再添一个油干,这才是热气腾腾的生活。再有,就是杨鸭子。挑选农家土鸭,辅以中草药,再经数十道工序精制而成的杨鸭子,色泽红亮,皮酥肉嫩,入口生津,令人回味幽香。保宁醋距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被人们誉为川菜精灵,甚至有“离开保宁醋,川菜无客顾”的说法,属于中国四大名醋之一,其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再说下保宁蒸馍,保宁蒸馍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馒头的碱涩味,也没有面包的微酸味,刚蒸好的蒸馍,香甜绵软,久嚼不粘。还有就是西充铜火锅啦,西充铜火锅历史悠久,味道鲜美,早在明清时期就在西充民间流行。西充县训导刘鸿典在《西充竹枝词八首》里写道:“喜逢嘉客火锅烧,也识鸡豚味最饶。”铜制火锅是必备炊具,分上下两层,下层是圆筒形,为底座,作用是通风助火势;上层中心是梭形空火管,火管周围套上环形火锅以盛食材。此火锅以西充土猪肉为主,蔬菜等为辅。锅中有荤有素,有汤有菜,即可配整桌宴席,又可单独成席。营山凉面在营山历史悠久,是营山县的传统名小吃,因其面身修长,连绵不断的特点又称之为“长寿面”。营山凉面风味独特,其原型从夏代开始便出名,并成为宫廷御赐之小吃。营山凉面讲究色、香、味、形,其面条劲道制作时以面筋、凉皮、豆芽打底,再加入盐、红油等佐料,撒上翠绿葱花一起搅拌即可。拌好的凉面油光泽亮,鲜香四溢色味俱佳,吃起来香辣无比爽嫩可口,令人回味无穷。

  安汉县有很多习俗,说起来也很有意思,咱们先说蛴蟆节。每年农历正月十四,扎蛴蟆灯、摇嫩竹送蛴蟆瘟、祈福来年平安,这便是安汉县西充河流域的一个重要民俗节日“蛴蟆节”。蛴蟆节,是厚植于川北乡土的地方性民俗节日,也是当地人春节期间的喜庆节日。相传,安汉县西充河流域一带曾战乱不已,瘟疫流行,特别是咳嗽的小儿很多,村民人心惶惶。有人说这是“蛴蟆瘟”在祸害人间,要把“蛴蟆瘟”送走,瘟疫才会离开。于是,老百姓自制“蛴蟆灯”,在正月十四的夜晚将“蛴蟆灯”送到附近的溪河中,让河水将“瘟疫”带走,以此祈求村民平安。在四川南充高坪区,每年农历三月初三登凌云山,也是当地市民百姓的民俗文化传统2013年,被列入高坪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安汉县的文化艺术,在整个益州内也很有些名气。南部皮影戏迄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创始人何应贵下传至今,已传至第八代。由川北土皮影逐步进化为广皮影,由原来七人戏班子精简为两人剧团,一人演唱,一人操作打击乐器,“一口说唱千古事,双手摆弄百万兵”,精湛的表演艺术至今久演不衰,深受广大群众的青睐。川北大木偶,是世界稀有剧种。川北大木偶,起源于民间家传艺术。流行于四川省仪陇县马鞍场一带,迄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川北大木偶系杖头木偶,在长期的艺术实践活动中逐步发展,形成人偶同台,亦假亦真,以假乱真的艺术风格。它造型生动、制造精美、形象逼真、偶身高大、形神兼备、酷似真人,表演生动细腻、丰富离奇,不仅能穿衣解带、拂袖掸尘、吹火点蜡、吸烟喝茶,而且五官灵动、下腰叩首、舞刀弄剑、吹拉弹唱,尤其在表演神话、童话、特技等方面,更有独到之处。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