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见青山

何处见青山

正值初夏,烟雨聚山峦,山水如墨染,仿佛丹青未干的点染,随意浓淡。几笔勾勒,构成了这座青山。

在这西南边陲地区,夏季时节总是多雨。恰逢雨连天之时,他总是喜欢托着小脑袋,痴痴地望着木窗处那座青山,一看就是一整天。他总是在想:“青山之外又会有怎样的风景呢?”

等到天刚刚转晴了,远处山腰上木屋中的老汉大步流星地走了出来,扛着锄头向山脚走去。他一袭农民打扮,上身着青色短衫,下身穿黑裤黑鞋,脸上虽然刻满岁月的刀印,沟壑纵横,却仍不减眉宇间精神矍铄。只见老汉手起锄落,那被清润雨珠浇湿的泥地顿时变得松软起来,就这样,他不知疲倦的劳作着。黧黑的手上即使布满被稻子割伤的豁口,但老汉仍紧握锄头,顾不得擦拭满面汗流,只能任凭风吹干。豆大的汗珠滑过脸颊,又落入掌心,顿时间,无数伤口爆发的疼痛让吃惯苦楚的他也蹙了蹙眉,可是看到那满山金黄的稻子,老汉的脸上又充满温情与力量。

傍晚,老汉踏着晚霞最后一丝光晕走进家门,他早已等不及了,冲上去抱着老汉的腰问: “姥爷,比大青山更远的地方是哪啊?”

听到这个问题,老汉好一会儿没说话。只用那布满茧的手摸着他的头,说道:“青山外还有数不尽的风景,有高楼大厦,有车辆人马,但是娃儿,你得找到自己的那座青山啊。”

当时,这极富哲理的话他并为理解,只是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默默记在心里……

一日复一日,青山仍如故。可这小村却天翻地覆:山路越来越平坦了,可人也越来越少了,而他也长大了。分别那天,相顾无言,那只粗糙的手只飞快地抹了扑眼角,急忙挥手走远了。

老汉的身影衬在千重万重的烟影下,青衫与青山逐渐融为一体。他竟突然发觉:“姥爷老了” 接着,心口便一阵刺痛,仿佛直击灵魂。

靠在车窗玻璃上,间上眼,他想起姥爷说的十里荷花,千里酒家。想起小村的熏风能解愠,想起青山,却又不止青山……

顷刻间,他好像明白了什么。睁开了眼,望着车窗外群山连绵,永无止境。

一晃三年过去了,都市的生活使他浑浑噩噩。在每日的高强度工作之下,他渐渐忘了青山的意义,忘了那个生他养他的村,也忘了那儿的老汉,还在等他归来。

“轰隆隆”天空一道惊雷骤响,使他工作的高楼大厦也为之一颤,他从小山中的资料中抬起了头,心灵感应般向大山的方向看了一眼。佛说,因果感应,如回应声,如影随形 。

这时,意外发生了                                     “村子里劳动人口太缺乏,而老汉不愿意让地荒着,一直自己强撑着身体料理庄稼 ,加上心情郁结,这才晕倒了。”镇上医生严肃地对风尘仆仆赶回村的他说。

他望着老汉病床上瘦小的身体,干枯得只剩一副架子,青色外衫颜色也不再鲜亮,发灰发旧了。原本宽厚的手掌竟又添了许多划痕,还冒着血丝,千疮百孔,触目惊心。他愣住了,再也控制不住,旁若无人地号陶大哭起来。

月亏了能再盈,花谢了能再开,可人别了,能否再见却未可知。花月依旧几度回首,他终于决定,就此扎根农村,陪伴姥爷。

曾经,他一直在寻找,寻找青山之外的远方。

曾经,他一直在思考,思考他的青山在何方。

而今,他终于参造了。

何处见青山 ?

青山从不在远方,青衫在他的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