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故雪落空城雀
“子修!”我冲正在习大字的小男孩喊道,他回过头看我,目光里充满了委屈和无奈,那一双大眼里蓄着泪,我猜,是父皇又罚他抄书了。
我三岁那年,子修出生。我们虽然不是同一个母亲所出,却要好如亲姊弟,我比他大些,处处都护着他,虽然他是太子,但是娘亲故去得早,父皇对他也不甚疼爱,所以宫里人人都敢欺负他。
他写不上大字的时候,我会冒着被父皇发现的风险替他写,这么多年来,我已经可以很好地模仿他的字迹了;在他被宫人欺负的时候,我就会把他护在身后;我们一起在凤梧宫里放纸鸢、捉迷藏、爬树摘果子,一起听母后讲故事……
子修的烦恼很多,父皇不喜欢他,也不总来看他,他的太傅又很严厉,时常责罚他,他还得背厚厚的一摞书。但是,即使是这样的努力,他还是随时有被废掉太子的风险。
子修曾经问我:“我怎样才能像阿姊你一样得到父皇的喜欢?怎样才能成为书中那样的万世明君?”
他的问题,我一个也答不上来,但我知道,父皇对我和他不一样。
听母后说,我的封号是父皇请他的老师严尚书给我取的——庆阳公主。在我小的时候,父皇每每亲为扶腋,甚至在元德二年的时候,将我带上了朝堂,听说那日群臣哗然,随后便是铺天盖地般的奏折,可是父皇一封也没有理会。
我在四岁的时候,就拥有了兖国的封地和无数的奴仆,父皇甚至还专门为我建了一所宫殿。在整座皇城里,我似乎是那唯一一个无忧无虑的人,我不知道天下疾苦,只知安和福乐。
元德六年,也就是先皇后端圣皇后薨逝的那年,北晋和南萧之间爆发了一场规模空前的战争,天下生灵涂炭,血流成河。随后,父皇就册封了子修为太子,只是,并没有册封礼,就只落得一个封号。
我渐渐长大了,逐渐明白了这背后的一切,这一切或许都是因为端圣皇后的缘故。
端圣皇后是北晋的公主,也是子修的生母,可是在生下他的第二年就因病薨逝了,他因此就寄养在我母后的宫中。端圣皇后乃是父皇尚未即位前的原配夫人,但待她颇为冷淡。
因为母后和端圣皇后交好,而那时,母后还是苓贵妃,所以她常常带我到中宫玩耍。印象里父皇来找端圣皇后的时候,他们总是在争吵。有一次他们吵得很凶,父皇甚至还动手打了端圣皇后。
据说父皇曾经发现过北晋王和她的书信往来,而在那之后的第二个月,她就无故得病死了。
端圣皇后故去得很突然,她死的时候,也不过二十出头的年岁。那个时候正值冬日,那天下了很大的雪,整个宫城放眼望去皆是白茫茫的一片。
那天一早,父皇让母后去看过她,给她带了母后亲手做的海棠糕,她说这是端圣皇后以前最喜欢吃的东西。可是,他自己却在母后那里待了一整日,并没有去亲自看她最后一眼。她死后的落葬也是草草了事,父皇并没有按照皇后的礼制将她安葬在皇陵,反而因私通母国之罪,废黜了她的皇后之位,将她贬为了宁嫔,更没有谕旨说让她在百年之后陪葬东陵。
不仅如此,在先皇后的忌日,他也从来没有任何表示,亦没有亲自去祭奠过这位早逝的结发之妻。听宫中传言是因为北晋势力不小,威胁了南萧,所以父皇对她有所忌惮。
其实,我对她的记忆都来源于我很小的时候,很多都已经记不清了。可是,在我的眼里,她似乎永远是一副惆怅的模样,给人一种茫然无依的孤寂之感。现在想来,她也是一个没人疼爱的可怜人。
我曾经听母后讲起过端圣皇后传奇般的一生:她本是和母后一起在甘露殿服侍的小宫女,在几年前的那场中秋宫变中,她侥幸活了下来,随后不久,就被发现了北晋公主的身份,然后便以两国联姻的名义嫁给了父皇。大概因为她是北晋女子,父皇不喜欢她,史书上关于她的记载也就寥寥几个字:端和元年,北晋主来朝以系两国百年之好。元德六年,薨。
父皇子息单薄,只得子修这一个儿子,却有着我们姊妹三人。子修虽说为独子,父皇却连一个微笑都吝啬给予他,他常常不过是去东宫略看一看,连一刻功夫都不肯停留,便会径直回他的大内。
有这样一位父皇,我想,子修也是够可怜的。
父皇的身子不大好,从我记事起,他一到冬天就会犯病,曾召集天下的神医来上京诊治,但奇怪的是天下的神医无一人能医好他的病,从此以后,便也作罢。
父皇死的那天,是母后和我伴在他的身边的。他不许外人进来,所以只有我们陪着他。
那时的他全然丧失了往日的英气,目光也变得有些呆滞,他握着母亲的手在微微发抖,声音很小,吐字也很轻,我几乎听不见他的话。母后凑近了他的耳边认真地听他的话,脸上竟是我从未见过的释然表情。
过了一会儿,我听见母后和他说,“陛下放心,妾定当好好辅佐子修以赎轻陛下之憾。”母后说这句话的时候,声音也在发抖。
我看到了父皇眼底似乎有泪光,我从来没有见他落过一滴泪,这是我第一次见他落泪,眼泪顺着他的脸颊流下来,落在绣着双龙的枕上,打湿了大片。
听到母后这句话,他放心地阖上了双眼,握着母亲的手渐渐地垂了下来,再没有了一丝生气。
元德十五年三月十八,父皇下了生前的最后一道谕旨,上书:废后莞宁,生前淑德彰闻宫闱,虽有过乱,念其薨逝乎久,不记其过,特追为端圣静温皇后。
母后亲自将这道圣旨带去了端圣静温皇后的陵前,算是对她最后的告慰。
景泰元年,子修即位,是为惠帝。之后的短短五年里,他四征南夷,平定叛乱,收复北地无数城池,外扩疆域,内清国政,仅用五年的时间便开创了南萧开国以来的空前盛世,他终于如愿以偿得,成为了如他幼时所期盼的——百姓敬仰的万世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