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无上韩非,我即是法。
突然出现的人。
使得在场百官大惊。
纷纷转头望去。
那人看着虽是骨瘦如柴之相,但眸子中却带着一丝淡漠。
仿佛对于万物生灵都不能够入其眼一般。
李斯转头望去。
见此人面目,便是瞳孔猛的一缩。
他!他还活着!
李斯的表情变成了恐惧,极致的恐惧,仿佛那出现之人是来自九幽的索命使一般。
“师弟,别来无恙!”那人没有一点表情的眸子望向李斯。
李斯惊恐的面目变得有些惧怕,全然没了大秦丞相的风采。
只因此人带给他的恐惧太甚了。
“你...不是死了吗?”李斯声音颤抖。
当时可是他亲自检查的。
明明已经死了。
为什么还会还活着?
诈尸?
李斯心里飘过许多想法。
“师弟,你就这么想杀死我?”那人声音平淡,仿佛没有一点感情。
“不...师兄,那是姚贾之策,非我。”李斯回应。
“姚贾?”那人难得嘴角露出了笑意,只不过这股笑意更冷,“当一万枚法令插于其身的时候,他可是也如这般说的。你说师兄该信谁呢?”
“嘶~”
在场众人忽然想起了什么。
师兄!姚贾!
“他是韩非!”有人惊呼出了声。
韩非?
百官皆是面色大变。
就连相夫举也是如此。
他本想看看此是何人,没想到竟然是韩非?
韩非,师承荀圣,法家之集大成者,喜刑名法术之学,其著《韩非子》依旧传于大秦,百官拜读。
更重要的是。
作为荀圣的得意弟子,其除了在法学上聪慧,术法天赋也是冠绝师门。
若是不陨,此将是法家之中挑大梁者。
不似李斯那般,虽法学天赋绝佳,擅理政务,但这术法却是让人失望。
其已过知命(五十岁)之年,也不过堪堪罡气圆满术士。
可见二人之差距。
不过,让众人疑惑的是。
韩非不是被李斯毒死的吗?怎么会出现在此处?
百官目光望向李斯。
李斯脸色惨白。
韩非既然活着,那必然境界之高已经超过了他。
二十余年前,他便是罡气之境。
如今...恐怕...
棺椁前。
那胡亥也听出了几人的话。
赵高也好似找到了救命稻草,沉声对胡亥道:“殿下,快!快许诺韩非,只有他能救我们。”
胡亥闻言,连忙看向韩非:“韩子,你若能救下我,许上卿,彻侯之列,奉你为丞相也无不可。”
此言出。
李斯双目如电,死死的盯着胡亥背影。
好!好!好啊!
丞相!
他为了丞相之位战战兢兢,矫诏而仕,如今竟然这般轻易的被人许诺了出去。
胡亥,该死!
赵高,更该死!
这一刻,李斯的愤怒已经溢于胸腔。
仿佛立马就会爆发。
若是不是有韩非在场,恐怕...他早已经爆发。
韩非似笑非笑的看向李斯:“师弟,原来你这个位置这么好拿!你以毒酒谋害于我,倒也不意外了。”
李斯心中一颤。
对二人的恨意更甚了。
“小不忍,则乱大谋!”蒙毅在其沉声道。
李斯深吸了一口气,默默的退了回去。
“嬴政于我有相救之恩,今日他入葬,可否退去?待入葬,你们是弑胡亥也罢,杀赵高也好,一切与我无关。”韩非看向相夫举。
相夫举皱眉。
但下一刻,忽然感觉到什么,却是心底一沉。
“退!”相夫举冷喝一声。
一众论辩客双手后负,退后一步,随即缓缓退下。
紧接着,“非攻”消失。
咸阳直街再一次出现在了众人眼前。
而这一次,百姓已经退去。
取而代之的却是密密麻麻的甲胄之士。
将整个丧葬队伍围得水泄不通。
俱为秦之锐士。
而在两边房顶处。
几十名墨家之人满脸诧异。
没事?
怎么可能!
这可是“非攻”,还有墨家强者出现。
竟然毫发无伤?
“大宗师,怎么回事?”灵焚询问道。
“无上出现!”相夫举回应。
无上?
灵焚瞳孔一缩。
大宗师明心境之后,便是为聚魂之境,民间称其为“无上大宗师”之境,此境少有,是谓无上。
术士,聚天地玄黄四阶术魂。
武士,聚天地玄黄四阶武魂,沙场之人称之为军魂。
四阶魂之中,黄阶为最次。
聚魂之境,内视其五脏六腑,可知其所凝聚之魂,以颜色分紫、红、青、蓝四色。
其,蓝为次是谓黄阶。
而青出于蓝,是谓玄阶。
玄阶之上为地阶,以红为色。
而红得发紫,便为天阶。
一阶一色,阶阶不同。
聚魂之境,所聚之魂人各有别。
有人是火焰,那出手便是业火焚烧;还有人为山峰,出手便是山峰镇压。
如此之士,方为“无上”,有拟神仙手段之本事。
灵焚看向了众人面前的韩非。
心中震动。
墨家也有无上,其就是墨家巨子六玄子。
只不过六玄子身心洒脱,其根本没在这咸阳城中。
“接下来怎么办?”灵焚看了一眼四周围拢的大秦兵卒。
相夫举转过身,看向韩非。
“我们撤,这些人何如?”相夫举环视一圈。
韩非点头示意:“你们自行离去便可,他们不敢动。”
话音落罢。
相夫举也没犹豫,招呼这周围的墨家之人就向着兵卒围拢的方向离去。
那些兵卒面面相觑。
但见百官无人发话,也都不敢阻拦。
墨家众人就这般洒脱离去。
胡亥见此,看向了韩非,道:“韩子,何不杀了他们,此皆为乱臣贼子。”
话出。
韩非猛的转过头,目光如电:“言出即法随。我之法,与你何干?”
胡亥猛的一震,面露惊恐之色。
百官皆闻。
却无人敢于反驳。
相夫举大宗师境都不敢多言,又何论他们?
百官缄默。
二世惊恐。
兵卒皆惧。
在众人的目光下,韩非缓缓的朝着街道深处走去:“师弟,你之法差矣,二十余年,毫无寸进,这相位怕是迷了眼,师兄甚为失望。
若荀师之门,全然如尔等这般,则师门休矣。
给你两载。
两载之后,你若著法学经典,师兄不杀你;你若术法与兄齐,师兄也不杀你。
若二者皆无,你可试师兄法则之厉否?
望珍重。”
听到这话。
李斯身躯猛的一震。
著法学经典?术法无上?
这两点,他如何能够做到?
著作经典,非几十年之功,不可成。自己为官几十载,累世之智,却也无超越《韩非子》经典。
术法无上,那更是需日积月累之功,加天赋异禀之资。自己资质愚钝,又何能到达无上之境,与韩非一般?
这一刻。
李斯似乎预感到了死亡的到来。
原来...自己这个大秦丞相是那般的脆弱。
在胡亥眼里,那是随意便可予人,全然无商议之说。
在师兄韩非眼里,却也是不堪一击,文不成,术不就,说杀便能杀得,如那圈笼之中的牲畜般,毫无反抗之法,杀于不杀,不过是主人意愿罢了。
这一瞬间。
李斯突然觉得,相位又如何?权势又如何?若无始皇之势,一切枉然。
在这大秦之中,只有成为那“无上”方才有超脱命运桎梏之能。若是不然依旧是那笼中鸟,圈中畜,做不得半点主。
“继续出发!”
思虑半晌,李斯才堪堪想起正在送葬之中。
两年之后的事不急,如今当下才是最为重要。
棺椁前。
百官随着李斯的喊声也才缓过神。
而胡亥更是才从惊吓中醒来,一旁的赵高更是脸上汗水如注。
无上大宗师!大宗师!
哪一个都不是他们能够应付得了的。
生死之危,两次经历。
特别是那韩非。
幸亏胡亥没有多说两句,若是不然其之术法之下,无人可活。
“他怎敢这般对我?我可是要做那大秦帝君之人。”胡亥反应过来后,露出愤愤之色。
他可是要当大秦帝君的人。
之前差点被墨家的人杀死不说,现在竟然又被韩非威胁。
这等憋屈,让他这个“大秦帝君”久久不能释怀。
赵高厌恶的看了胡亥一眼,对眼前这个傻货有些无语,但还是耐着性子解释道。
“殿下,那可是无上大宗师,乃是似仙人般的人物。其之术法,我们何人能挡?何人敢挡?正如韩非所言,他即法也。”
闻言。
胡亥脸色有些难看:“难道这大秦就没人能够制他吗?难道大秦百万雄师都是用来看的吗?你说,父皇东巡这么多年,刺杀无数,他又是如何躲过来的?他难道不怕那无上大宗师?”
对于墨家的刺杀和韩非的威胁。
胡亥心中不但有气愤,还有些惧怕。
他原本以为能坐上大秦帝君便能够高枕无忧。
但经过今日的事,却彻底颠覆了他的认知。
不过,对于此,他倒是极为诧异自己父皇当时怎么扛下来的,那等刺杀可不比今天刺杀差。
“殿下,始皇身边内有门人典客数不胜数,还有影龙卫护持,外有铁鹰锐士防备,如何会担心这刺杀之术?”赵高沉声道。
“那这些人呢?难道父皇驾崩,他们就都走了?”胡亥问道。
若是如赵高这般说。
那些人应该还在才对?可他们去哪了?不说无上大宗师,他连大宗师都没看到一个。
若不然,今日如何会这般狼狈?
“唉!”赵高叹息一声,“全被陛下坑杀了!”
“啊?”胡亥看向赵高。
“三年前,陛下焚烧典籍,坑杀术士,将那些人坑杀了个干净。如此之下,又何人敢于朝廷听命?”赵高说道,“不过,这也不能言陛下之过。
那些术士以炼丹之名,揽大秦巨财,若求得那仙丹也就罢了,可偏偏这些术士不但没有求到仙丹,还在背后言陛下之过,讽陛下之所为,甚至还借寻仙法,携财逃往海外,如此之下陛下方才携雷霆之怒,以坑术士。”
听到这。
胡亥恍然大悟。
这事他知道。
自己便宜大哥扶苏就是因此事谏言被发配上郡的,要不然也轮不到自己坐这帝位。
此次焚烧民间典籍千万余,除博士官外,无一人敢拥有,能拥有,如此大火焚烧三十日之久,后续又因卢生、侯生等术士潜逃,抓了有关联的术士四百六十余人,并将其活埋。
如此之下,使得大秦六艺皆缺。
如今除了宫里那金匮石室之中,恐怕大秦再也找不到完整的典籍了。
“那这样做之后,朝廷不是无人了吗?父皇还敢东巡?”胡亥问道。
“非也!”赵高摇了摇头,“陛下身边可是还有影龙卫,此事殿下也知晓。而且更重要的是,陛下本就是术法绝强之人,又有何惧刺客袭杀?”
闻言。
胡亥诧异:“父皇是术士?我怎不知?”
“何止是术士,陛下实力也极强!臣亲眼看到陛下罡气迸出,一击之下杀了一名六国大宗师。只是陛下有人保护,少出手,自然殿下不知晓。”赵高神秘道。
“嘶~一击杀大宗师,父皇这般厉害?”胡亥有些兴奋。
看了看棺椁一眼。
“陛下文治武功,皆乃是大秦之最,自然厉害。所以要想镇住天下,还需要殿下自身强大才可,宫内天材地宝无数,只要殿下勤学苦练,定然能够成为绝强之人。”赵高说道。
“修炼!”胡亥皱眉,“可我听闻,如今天地灵气稀薄,还能修炼到如此境界吗?”
大秦早有传言,如今的九州已经不再似之前的九州了。
如今的大秦灵气一天比一天稀薄,若说在大秦建立前,还能修炼到高境界,那如今恐怕先天境宗师都有些难了。
如此环境之下,又如何能成为绝世高手?
“你说这灵气稀薄真跟父皇有关吗?”胡亥问道。
“不知!不过自大秦立,灵气便是一天比一天稀薄。外界传言是陛下所致,但臣不这般认为。陛下贵为大秦始皇,又如何会让大秦变得如此?那些话不过是外人污蔑罢了。”赵高道。
“可还有人说父皇东巡就是为了设置封印,封锁大秦灵气。如此以来,便能使得百姓不修武,大秦统治绵延万年。”胡亥再道。
“殿下慎言!”赵高脸色一变,“此不过是子虚乌有的说辞罢了,当不得真。您为大秦太子,却不可如此说,若是不然后患无穷。”
胡亥见赵高这幅模样。
倒也住了口。
而且,骊山到了,也该入土下葬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