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 城隍庙
经营了近30年茶馆的老板彭代菊对“老街”的变化很满意:“原来房子烂垮垮的,到处都漏。现在房子整改得很规矩,街上打造得很好。”
从万古嫁到雍溪老街生活了40多年的田云容也觉得,现在的幸福指数比以前高多了:“老街变样了,我也把自己的房子重新装修了。”
加上河边新修了栈道,田云容直言,晚年生活幸福满满。
如今,老街上的古老建筑依旧错落有致,除了可以在此泡茶馆、看川剧、品传统美食、赏传统工艺,穿过巷子,就能“移步换景”到雍溪场镇感受浓郁的现代生活气息。
古色古香的老街,让人仿佛穿越回了古代。
小巷中,随处可见儿时游戏的涂鸦,墙上的川剧壁画和陈列品让人目不暇接……
ꉂ(ˊᗜˋ*)
唐天宝年间,古巴州的官员为了鼓励农桑,在山上设立祭祀场所,这便是城隍庙的前身。
到了宋元丰二年,雍溪正式设镇,乡民们从河中捞起半罐金银,慷慨捐献用于修庙,因此这座庙被称为“甕金庙”。
当时捞起的陶罐被放置在佛像的香台下,成为镇寺之宝。
由于“甕”字笔画繁多,书写不便,且河中捞起的陶罐与“瓦”无关,于是人们将“甕”字下面的“瓦”部去掉,将捞起陶罐的河流改名为“雍溪河”。
明正德年间,有神人托梦于乡民,声称褒金庙两河常有溺亡事件发生,皆因神位无主,丰都城的两位城隍正在争夺城隍之位,不如请其中一位到甕溪庙安居。
于是,乡民们耗时月余,前往鬼门关,请来一尊木雕城隍入主甕溪庙。
这尊城隍来历非凡,曾被皇帝敕封为辅德大王,按照“灌英”太尉宰(宰相)的形象塑造,头戴傲龙相雕,身穿大红蟒袍,威风凛凛。
乡民们对此感到惊奇,庙宇一时香火鼎盛,热闹非凡。
新ZG成立后,城隍古庙进行了修缮,遵循古制,雕梁画栋,飞鳌垛脊,金漆彩绘,美轮美奂。
(*ˊᵕˋ)✩︎‧₊
雍溪镇石堡村坐落在巴岳山西麓。
从高处俯瞰,整个村庄被两条溪河环绕,宛如两条长龙,托起了一片花的海洋。
在这条纵贯其中的“迎宾彩虹大道”上,18座拱形花架如同18道彩虹,与彩虹大道尽头的六座开满鲜花的石山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如同仙境的美丽画卷。
相传很久以前,女娲炼石补天,不慎将六块石头掉落在巴岳山西麓的王家坝,另一块落在东边的施家坝。
经过巴岳山的风霜雨雪日夜淬炼,这些石头逐渐有了灵气。
王家坝的石头变成了六座石山,石山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奇异鲜花。
而施家坝的石头则更为奇特,竟长出了一朵含苞待放的石莲花,每到夜晚便幻化出五彩的光芒。
传说巴岳山天灯石下有个龙洞,洞里盘卧着两条孽龙。
这两条孽龙每天守在洞口,窥伺着洞外,期盼着能助长自己灵气的宝物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