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崔家
“父亲,母亲是有了什么人选吗?”昭阳郡主十分好奇,他十分信任谢安的眼光。
谢家几个兄弟的亲事,都是父亲亲自掌眼的。父亲从来没有看错过人。能让父亲母亲一致赞同的,那人选应该是非常不错。
“是清河崔氏的女儿,是崔家七郎的嫡长女。”谢老夫人开口说道。
“清河崔氏怎么会?崔家与我们素无往来,怎么会突然想起要与我们谢家联姻。”昭阳郡主十分惊讶。
“这件事情是你郑家二舅公说的,他上回来便是为了此事,说是他大嫂托他打听的。”谢老夫人说的。
郑家的宗妇是清河崔氏的姑奶奶。若是郑家二舅公说的,那便八九不离十了。
“崔家七郎在文坛可素有清明?是一个不错的郎君,若是他的女儿想来是不错的。”
“那孩子的人品你不用担忧,她的母亲虽不是五姓高门,但也出自赵郡李氏。所以教养什么的都没有问题。”
“那感情好母亲,不知我们可否方便见一见?”昭阳郡主向谢老夫人询问。
“你要是同意的话,我就写信给二舅,让他给崔家带话,让那孩子的母亲带她上京来,正好我收到了帖子,邀请卿卿参加百花宴,正好让她也带上那孩子去,顺便观察一下那孩子的人品如何?咱们也不能偏听偏信,毕竟眼见为实。”谢老夫人对昭阳郡主说道。
百花宴倒是一个不错的地方。百花宴可是上京城中难得的盛事。举办宴会的是太后的母族承恩公府。阴家也是受了太后的意。说白了,就是大型的相亲宴会。
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收到百花宴的请帖。那可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凡是在百花宴上夺得头魁的女子都能得到一门好亲事。这也是京中所有高门贵夫人最向往的一场宴会。
他们每次赴宴,都会带着家中最出色的适龄儿女来一展风采。
家中有适龄男子的,变相在宴会中寻门亲事,娶一个温良贤淑、家世高贵的媳妇回去,家中有适龄女子的,便想为自己的女儿觅得一个如意郎君。
因为举办宴会的是阴家,太后也会派贴身女官来观宴。所以不用担心有些污糟事,因为没有人敢在太后的眼皮子底下干事情,除非她不想活了。
清河崔氏七房。
“七夫人,七小姐,老太爷和老太太让您去上房,说是有事找您。”下人们向七夫人禀报。
“知道了,这就来。”李婉玲对丫鬟说。
李婉玲,出自赵郡李氏。虽然也是世家,但是比起清河崔氏来还差不少。他自己的丈夫是崔老夫人的幼子。她嫁给七郎其实是高嫁,因为她的丈夫是老来子,所以很得老夫人和老太爷的疼爱。她当初嫁给七郎,是崔老太爷力主的。崔老夫人是崔老太爷的继室。
崔家大房是先夫人所出。老夫人于只有三爷和七爷两个儿子。老夫人当初想把自己娘家的侄女嫁给自己的幼子,被老太爷严厉拒绝了。警告崔老夫人不要打七爷的主意,他自有主张。
崔老夫人的娘家没落,只留下这么一个侄女,托崔老夫人照顾。那女子实在不是个安分的人,看上了崔家的荣华富贵,变着法儿地想要嫁进崔家。因为老太爷看得紧,所以他没法儿对七爷下手,便想着勾上了三爷,做了妾室。
虽然婆母不喜欢她,但是丈夫对她十分恩爱。丈夫只有自己一个妻子,并无妾室,唯有一个通房丫头,她是大家出身,并不计较。她与丈夫生有一女二子。她主母的地位无可动摇。崔家几房中唯有她一人有两个儿子,这是她这辈子最自豪的事情。
她最担忧的便是自己女儿的亲事,女儿被她教养得很好,理家管事样样拿手。
唯有一点自己的女儿,是七房的嫡女,她上边有六个姐姐。若是有好的婚事,可轮不上自家的女儿,这可愁坏了李婉玲。
“父亲母亲。儿媳向父亲母亲请安。”李婉玲向崔老太爷和崔老夫人施了一礼。
“孙女拜见祖父祖母。”崔千泷对着崔老夫人和崔老太爷说。
“老七媳妇儿来了,快坐。”崔老太爷对李婉玲说道。
李婉玲一看,在屋中的还有大房、三房和他们七房。
“是这样的,你姑母给泷儿说了一门亲事,那边来信说让你带着泷儿上京城去。两边相看相看,若是合适就定下来。”崔老太爷对李婉玲说。
李婉玲一愣,心中有些不悦。女儿的婚事竟然不问这个做母亲的,竟然直接就定下来了。但她又不能表露出来,崔家姑母在崔家很有地位,崔家姑母驾到了荥阳郑氏去做宗妇,所以在族中很有地位。
她忍着气,脸上扯出一丝笑容,问道“不知是谁家的儿郎,能劳动姑母做大媒?”
“要不是你姑母看上了七娘,这门亲事我都想让大娘嫁去。”崔老太爷摇了摇头,这亲事怎么就落在七娘的身上了呢?崔老太爷还是更偏爱前妻所生的长子。他试探过长姐的意思,想要换个人。但是被张姐强硬拒绝了,还说若不是七娘,这门亲事就算了。
可这门亲事,他实在不忍放弃,再没有比这更好的亲事?对崔家来说这是天大的事情。
崔老夫人在旁边抿着嘴,一脸的不高兴。这门好亲事,他实在想让三郎家的三娘去。可是大姑姐那边儿实在太强硬了,让他们老两口没有置喙的余地。不过七娘也行,毕竟七郎也是他的儿子,没有便宜了长房。
这么一说,李婉玲更加好奇了,究竟是什么样的亲事,能够让大房和三房打破头?
“是陈郡谢氏的儿郎。是昭阳郡主和谢家三郎的长子。”崔老太爷大声地说道。
李婉玲愣住了,他没有想到,这么好的亲事竟然能轮到她家七娘,怪不得大房和三房打破头,陈郡谢氏同为五姓高门,谢家的地位是无可动摇的。谢家家主官居宰相。长子是侯爵,次子官至吏部尚书,三子是总督,还与皇族结亲。小叔子是将来的兴王。再没有比这更好的亲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