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若不是进入隐域,我们何曾知晓神游太虚的真正状态”。有人开口,完全没有在乎周围其他人是不是还在仰望着神魔。
“是啊,所谓太虚,本来就应当是无我无人的状态,之前我等行此法,却不过借着神魔的眼睛,如今才是自己真正的见识”。有人附和,但是要进一步行动时,却发现根本无法影响其他人。
“奇怪,我等虽然化神于虚空之中,但是却不能随意行动,所观也只有一隅,全不似之前在外界神游那般”。那人开口,但气势明显弱了下来,同时向几个尊者看去,希望他们能给出一个解释。
“炼神返虚,为何得一个返字?”三灼尊者像是在开导众人,但是更像是在自言自语。不过经他一问,大家都陷入沉思之中。
炼气化神,其神初在识海之内,然后以念力引导识海向广宇扩散,是为神游太虚。而称之为返虚,是因为神魔之法认为生灵的神识本就来自于虚空,经肉体沉淀后化成具象,再入虚空,自然为返。
当然,虚空之中诞生神识,或者肉体沉淀神识,都是神魔之法影响的结果。神魔之法就像是一盏明灯,将那些有益于修士的天地规则引入肉体,又引返于虚空。而没有神魔之法,一切都是散在的,不能聚而成相。
但是现在看来并非如此,修士化神其实为自我否定的结果,却不能自由行止,难道还是缺了神魔之法的缘故?
“不对,此地未见神魔之法,难道我等就要止步不前,那隐域中的神魔又是凭借什么得法的,莫非神魔之上还有神魔?”三灼尊者一边想,一边念叨,众人的情绪也跟着沉浮起来。
“这话说出来就像是脸搧了手一巴掌,”苏妙姑闻言不快。“神魔之上若有神魔,则神魔不应当为神魔,或者说我等皆为神魔,明明都是在靠自己,又谈及那些何用”。
“哦?云冈宗的这位道友以为如何?”三灼尊者顺着苏妙姑的话问到,并没有生气。
“羔子,修道修道,神魔自然也在道中,我等化神于虚空之中,只有自己的道,但是没看到其他人的道,所以不能影响其他人,还值当问一句”。吉安长老心下一动,自然而然地脱口说到。
“哎,相互探讨则矣,何必出此秽言”。三灼尊者答了一句,没有再理会吉安长老,又凝思起来。
“有道理,还是我等顾念太深,在这隐域之中除了我等自己,其他权且放下”。纯念尊者对吉安长老的回应非常满意,刚才他就是这么想的。
否定自己才得以化神而出,但是自己并非全无是处,还需要看到自己有用的一面,故而需要否定之前的否定。这里,除非自己有关碍于他人,否则相互不可能产生联系。
也就是说,化神是否定自己不自信的一步,而返虚则是否定自己盲目自信的一步。否定不自信靠着自己的执念,否定自信自然是需要于他人处见不足。如此,才能够真正炼神于太虚之中。所谓炼,不就是要经历这种为难吗?
“这样,”有光尊者开口,“我们都修习神魔之法,如今不见神魔而化神于虚空,说明只有我们自己才是最基础的依仗,而要在彼此之间产生联系,不过是恃强凌弱或以强补弱而已,可以调整下自己的心思,多想想自己应该怎样与他人相处”。
“也只好这样了”。众人纷纷附和,不过心思各异。有人庆幸有神魔引路,所以修行不需做如此繁复的思量;有人只当随波逐流,并不关心怎么实现目的;但是更多的人还是在反思,之前因为神魔之法蒙蔽,所谓修道,不过修的是神魔之法,如今才是真正以道为本。
层层情绪开始翻涌,之前显化在虚空之中的恐慌已经逐渐被怀疑代替,而闪烁在怀疑心思之中的念想逐渐归为两种。不过两种心思并不是独立的,众人试探了几次,发现无论是要恃强凌弱还是以弱不强,都离不开由弱到强的变化。
这一次没有人开口疑问,因为现在大家都已经清楚,强是由弱变化来的,而且变强也是相对于弱而言,始终离不开弱势的映衬。无论是跟自己比较,还是与他人比较,自己永远不可能孤立地看待某一点上的自己。
“那个,诸位,返虚之后所明悟的道理我等从未想过,但此间的变化必定是无差的,想来我等未思及之处是由神魔来平衡的吧?”纯念尊者紧皱眉头,话语里透露出一丝不自信。
“此一番算是没有虚行,我等以前只想着变强,却从来没想过我们欲要达到的境界是不是真的强,如今看来神魔除非远在大道之上,否则其法也只能是大道之内的变化,我等所参照的标准却是错了”。有人接着纯念尊者的话答了一句,但是并没有引起响应。
又是一阵沉寂之后,纯念尊者这才自语道:“是我等错了,我们悟的道,只是神魔传世的法门,我们从来没有真正以大道为修,可是神魔不可能超脱出大道啊,唉!”
其他人仍然不语,此一番感悟确实有些颠覆。原来隐域中的修行并不像外界一般,这里也从来没有神魔之法干预,那就说明,神魔传给世人的修行与他们自己修行的法门是不一样的。
“多思无益,其中的缘由连帝境修士都不清楚,我等能够在这一境界明悟,还是要继续走下去,恐怕只有与大道相合,才能破开此地的禁止,得见隐域时空”。有光尊者劝了一句,他自己的内心也是十分失落。
不过这一番也算没有白来了,最起码他们已经清楚了帝境修士被缚的原因。
“依我看,帝者修悟神魔之法,至帝境已经是大成了,但是其隔绝在大道之外,所以才不能更进一步,想来几位老人家被缚,应该就是我们此刻的状态,惶惶然而不知所措”。说完,有光尊者看了一眼其他几位尊者,“我等已立太虚而知大道,但是仍未近道,恐怕接下去的合道之路,得转换心思,明了大道为何才行”。
几位尊者相互点了点头,又看了一眼其他修士,示意大家停止施法,先平静一下动荡的内心,免得生出岔子来。
几番商量,大家已经抛却了境界高低的认知,完全将自己视为虚空中的一点。这时候才将入隐域的修行串联起来。
如果说天地本就虚空,那么这虚空也是相对于自己动静而言的。如果无可依仗,就需要靠着自己营造出可以修行的状态来,这一步即是炼体孕气。体为实,气为虚,只有气才可以与虚空相合。
但气是散在的,即是聚气而出,也不可能引起虚空的变化,因此才需要在自己内境中将气压实,并按照自己想要实现的目标具化,这样虚空中反衬出来的,就是超脱自己的修行了。
这一步为炼气化神,神者,气之归也。而也就是从此开始,众生才迷惑在神魔之法内,将神魔铺垫好的路当做自己的终极,却失去了自己。意识不到自己的存在,就永远不可能超脱。
不过超脱也不只是高于过去的自己,还要与他人应和,知其长而避其短。只有将神映照在他人处,才能够真正地在虚空之中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
因为神是灵与肉的结合,既要以过去的自己来调整现在的自己,又要以他人的状态来明悟自己的状态,如此纵横互搏,时间与空间才因为自己的存在而显现出来。这才能称得上返虚,没有这一步,其实永在虚空之中。从未脱离,自然也称不上返归。
但是现在的状态仍然是生灵之间的联系,并没有明悟大道的衍化应该是怎样的。所以他们没有破开时空局限,恐怕帝境修士也是陷在这种状态里。毕竟,他们以前以为的道就是神魔之法,怎么能够轻易地舍弃呢?
“炼虚应该是怎么一回事?”有人轻叹,但是没有任何回答。不过在众人的猜测里,炼虚必定是在虚的基础上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明了起来,不似现在这种随意的状态。所以大道会怎么安排生灵的行止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