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文娱大亨,从1978开始

第56章 收破烂

  忙了十几分钟,饭也做好了。

  饭无好饭,咸菜疙瘩配窝头,主打一个没滋没味、喇嗓子。

  李卫东正吃着呢,外面忽然有人喊:“三儿,你在家吗?”

  “咦~大头,你咋来了?”

  “吃饭了没有?没吃在这吃点。”

  来的是周建,他手里抱着一个樟木箱子,一副神秘兮兮的样子。

  将箱子小心翼翼地搁在地上,他这才松了口气,笑道:“你正好没走,不然我还得写信告诉你!”

  “什么呀?”

  “好东西,瞅瞅~”

  说着,周建打开箱子盖,从里面拿出一摞又一摞的小人书来,粗略估计得有上百本。

  李卫东接过来看了一眼,里面有许多连环画、小人书。

  其中耳熟能详的有:《鸡毛信》《武松打虎》《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等等。

  随手打开《鸡毛信》翻了翻,只见上面的海娃竟然是个光头。

  这可把李卫东看愣了。

  光头版《鸡毛信》,是这部作品中最早的版本,扉页上注明是由张再学改编,刘继卣绘画,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刘继卣(you三声)是连环画界的名家,他与顾炳鑫并称为连环画界的北刘南顾。

  看整个画面,构图简练,笔法老到。

  稀疏的草丛,陡峭的山脊,寥寥数笔,跃然纸上,意味独特。

  刘继卣家传绝学,师从名士,最擅长画各种动物和人物,工笔写意俱佳。

  他画的羊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这个最早版连环画《鸡毛信》,由人民美术出版社1962年3月出版的,因为画册中的海娃是个光头,所以这一版又被称作光头版《鸡毛信》。

  光头版《鸡毛信》,在后世已经很少见了。

  据说,这本书在后世是连环画中单本价格最贵的,已经超过40万。

  轻轻放下手里《鸡毛信》,李卫东又拿起其他小人书,边欣赏边问:“你这是什么情况?从哪收来这么多小人书?花了多少钱?”

  “哪收的?嘿嘿,我们站里呗!”

  周建得意的笑道:“你那天不是说,这玩意儿有收藏价值嘛,我今天在站里发现这一箱子小人书,就给买回来了。

  至于花了多少钱,你猜猜?”

  “10块?”

  “哪有那么贵,3块钱!”

  “阔以阔以!”

  一听只花了三块钱,李卫东开心嘴都合不拢了,虽然这玩意儿的流通性比不上古董珠宝,可它保真啊!

  有道是贪心不足蛇吞象,眼见生意开张了,李卫东兴奋的同时,不免心怀大志。

  他接着问:“除了小人书,你就没收点别的东西?”

  “倒是遇上了几本手抄本旧书,不过太破了,我没要。”周建道。

  “什么书?”

  “好像叫什么《石头记》,听都没听过,一看就知道不是什么正经书。”

  噗!

  李卫东一口窝窝头卡在嗓子眼上,差点嗝屁,怒道:“《红楼梦》哪儿不正经了?”

  “没说《红楼梦》不正经啊,说的是《石头记》,你啥耳朵呀,这都能听错了!”

  “《红楼梦》就是《石头记》!”

  “快别逗了,《红楼梦》啥时候变成《石头记》了?”

  “好吧,你赢了!”

  李卫东无奈的摇摇头,追问:“那本书在哪呢?你还记得具体位置不?”

  “咋了?你想要?”

  李卫东飞快地点点头,周建看到后,笑道:“行了,交给我了,我回头再路过宝钞胡同的时候,顺便把书给你带回来。”

  “不行,现在就去,走!”

  有了具体位置,生怕夜长梦多,李卫东抬屁股起身,拉着周建就要去收书。

  毕竟,手抄本的重要性,不在于书的新旧,而在于其本身的价值。

  要是能发现什么孤本残卷,那可不得了,未来的小康生活,说不定就指着这一本书了。

  到时候,想吃油条吃油条,想喝豆腐脑喝豆腐脑。

  急忙跑出家门,催着周建快点快点再快点,一路火急火燎,就跟后面有狼撵一样。

  终于在一刻钟后,二人来到了宝钞胡同,周建本来还打算直接上门,可李卫东却拦住了他。

  事情不能这么办。

  毕竟,真要直接杀上门去,货主就算是个不懂行的棒槌,也会被他们反常的举动惊醒了。

  到时候,再想要捡漏,那可就难了。

  抬手指了指157号院油漆斑驳的大门,李卫东问道:“是这家不?”

  “嗯,没错,就是这!”

  “行了,你把草帽子、衣服给我,撤吧!”

  李卫东扒下周建身上的工作服褂子,又把他的草帽扣在自己头上,然后对周建挥挥手,示意他靠边。

  周建看得一愣一愣的,最后苦笑着摇了摇头,找了个犄角旮旯猫起来。

  李卫东骑着三轮车,慢悠悠的在胡同里咣当,嗓门洪亮的吆喝着:

  “收破烂喽!有破烂的卖!

  有洋瓶子、烂罐子我买~!”

  “……”

  “喂,收破烂的,你等等!”

  刚吆喝了没几声,正主就来了,这是一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妇女,她手扶着门框,冲着李卫东直招手。

  “大姐,您有破烂卖啊?”

  “废话,不卖破烂叫你干嘛?”妇女剜了眼李卫东,话里话外优越感十足的样子。

  “对对对,您说的没错!”

  李卫东点了点头,笑道:“大姐,您要卖点什么?”

  “旧书旧报纸多少钱一斤?”

  “5分钱一斤,不二价!”

  李卫东笑眯眯的调转车头,双腿一使劲儿,三轮车就窜到了157号院门口。

  “才5分啊~”

  妇女大姐有些失望,可想到这是回收站定的价格,又不吱声了。

  她犹豫了一下,说:“我现在去给你拿东西,你就在这儿等着~等着啊!”

  “好嘞,大姐,我等您!”

  李卫东扬着嗓子应了一句,转头看向不远处的周建,低声问:“是她不?”

  “嗯嗯嗯,没错!”

  周建飞快地点点头,示意没有错。

  见对上号了,李卫东抬手一挥,示意周建躲起来,省得被发现了麻烦。

  二人这边小动作刚做完,就听157号院传来“呱唧呱唧”跑步声。

  接着,就见妇女大姐手里提着一个破篮子,快步绕过影壁墙,急匆匆朝大门口走来,仿佛怕李卫东跑了似的。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