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戊土神珠,石道人从容应大劫
“啊?”
“这!”
柳墨瑶有些惊讶,美目不可置信。
“一位仙人参悟了几百年才创造出来的功法,这位笔记主人,半天就学会了?”
“这悟性,太逆天了吧!”
“放到现代,岂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超越爱因斯坦。”
任雪不由得看了一眼周轻云,这个八九岁的小女孩,在听到后并没有什么明显的表情变化。
似乎早已经预料。
这让她对周轻云的来历更为好奇。
不过任雪并没有进行询问,而是继续向笔记看去。
【我在将这石道人的《石门真经》领悟之后,石道人看向我的眼神极为炙热,就像是当初我看到一见钟情的姑娘一般。】
【我知道,他对我的悟性极为震惊。】
【只是他的眼神在炙热之后,就是无尽的失落。我能猜出来,这是因为他大劫将至的缘故。】
【石道人随后告诉我,他的石门真经修的是戊土真元,采集高山或者高原上的戊土精华修炼。】
【土分阴阳,戊土为阳,高厚力大,如沙尘巨石。己土为阴,卑湿力小,如泥沼冻土。两者之间差距明显,因此罕有修炼己土的修士,大部分都是修的戊土。】
【如今身处二龙山,戊土精华随处可见,却要耗费功夫采集。】
【若是我日后心生疲懒,可寻找一些弟子替我来采集这些戊土精华。】
【又或者说,寻找一些戊土精华凝聚修成的天地精灵。若是能够将其收服,取走对方的灵珠,吸收其中的戊土精元,可省去数个甲子的苦修。】
【然后按照《石门真经》上的方法炼精化气,成为修士。】
【告知我这一切后,石道人,不,现在应该算是我的师父眼神有些愧疚。】
【我询问他怎么了,师父便说,这本《石门真经》因为是他自创的功法,隶属旁门,所以无法证道飞升。】
【若是我日后碰到其他的玄门正宗,大可以重新拜师。】
【我能够看出我这师父眼神中的愧疚,他原以为我只是有仙根而已,才会将我寻来当他的徒弟,没想到我的悟性会这么逆天。】
【于是我开口宽慰,说是日后若是有机会,一定会将石门真经后面的境界补全,让修炼这门功法的人也可以飞升!】
【听到我的理想后,我师父眼神发亮,犹豫了很久,最终从自己的储物袋中拿出一颗土黄色宝珠交给了我。】
【随后,师父告知了我这乃是一土猿异类修出的戊土神珠,可以吸收其中的戊土精华,也可用其修炼第二元神。】
【虽然在现代听说过《蜀山》中对于第二元神的介绍,可我并没有深入研究,甚至剧情都只是一知半解,因此并不清楚这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见我疑惑不解,师父就深入浅出的为我介绍起了第二元神。】
【经过他不厌其烦的讲解后,我也得知了第二元神的来历和具体作用。】
【总结来说,第二元神相当于是一个分身,在与他人对战时对敌人进行夹攻。又或者是做事情时与第二元神同时去做。】
【但寄托第二元神的宝珠很是少见,大都是天地精气千万年凝结,又或者是妖魔异类千年苦修所得。】
【因此第二元神和法宝类似,修成后对自身修为帮助并不大,可用来度过诸多人劫。】
【原先我师父预感劫难将至,获得这戊土神珠后并未立刻修炼,想着未来兵解转世后,将前世重宝一一收拢重修。】
【如今看到我悟性如此强大,便生出了培养我,然后由我为他转世后护道的想法。】
【这戊土神珠,也可以让我的境界尽快提升,达到散仙一流指日可待。】
【同时我也得知了这世界的境界划分。】
【首先是最低等的武林中人,然后就是修炼有成的炼气士,有些法力,可使用飞剑法宝,境界再高一些就可以凭借飞剑法宝低空飞行。】
【再就是自身可以感知、聚拢魂魄,能够元神出窍的散仙级高手。】
【这种级别的高手法力极高,出入青冥,翱翔于九天之上也只是等闲。】
【更高的,就是陆地神仙级别的人物,可称地仙。】
【这种境界,我师父并未达到,因此了解不多,只知道这些强大存在元神百炼,早已经是摆脱了肉身寿限,长生不死。】
【只是地仙也需要度过劫难,每度过一次劫难,元神强度、自身法力和对天地间的感悟就会更高一层。】
【度过三次后,便可飞升灵空仙界,不死不灭!】
读到这里,任雪白腻后颈泛起细密麻意,一时心潮翻涌不定。
深埋于心底的欢喜与雀跃,在此刻全部奔涌而出,让她拿着笔记的玉指都微微颤抖。
这就是曾经存在于世间的仙人境界吗?
若是地仙可以长生不死,那岂不是代表着,现代也会有这样的人物存在!
前面笔记中提到的那些举人,对于仙人存在也是嗤之以鼻,并不相信。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就算是在古代,仙人的存在也更多的出现于传说当中。
到了现代这种信息化社会,为了隐蔽自己,这些仙人肯定隐藏的更深,寻常人无从知道。
看到任雪不读了,一旁的柳墨瑶开口。
“雪雪,这笔记上的记载不知真假,还是不要太相信了吧。”
任雪缓缓摇头。
“不。”
“我能感觉到这上面的信息是真非假,绝不是胡编乱造出来的东西。”
说到这,任雪看向了周轻云。
想要问一下她是否知道有神仙的存在。
周轻云不知何时坐在了一个宽大的太师椅上,双手抱膝,静静聆听着任雪的讲述,精致小巧的脸儿上满是哀愁。
见任雪望向了她,周轻云俏脸浅笑。
“大姐姐。”
“怎么不继续读了?”
任雪嗫嚅一下,没有询问。
“嗯,我继续读。”
【我询问师父,既然他已经知道自己未来有一个劫难,为什么不去主动躲避,反而要上去应对?】
【师父叹了一口气,随后告诉了我这世间最根本的真相。】
【这个世界因果业力交织,夙缘、前孽、出身、心性皆由天定。】
【昨日今日,前世今生,皆是业力缘起、因缘和合。】
【修士所能做的,只有努力研究术数,因为一些小的方向可以通过术数改变。】
【未来注定发生的大势,任你如何研究术数,哪怕是知道了历史进程。最后该是什么结果,还是什么结果,最多是过程会产生改变。】
【天道无亲,恒与顺人。】
【顺天由命,从大势中捞取好处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听到师父的话后,我心里顿时涌现出一种不服输的劲头。】
【在我看来,这世道实在不该如此,否则人生还有什么乐趣可言?我既然悟性如此强大,倒要研究一下如何逃脱这种法则,将这定数给扭转过来!】
【只是我还不知道,人生一念,天道便知,为维持因果轨迹,未来竟生出了那些无穷变化……】
【有趣,实在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