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心魔禁制
沈星南踏入藏经阁的瞬间,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沉淀了千年岁月的木香。
他银瞳中魔纹流转,仰望着这座堪称浩瀚的典籍殿堂。
穹顶高逾百丈,无数悬浮的玉简在灵光中缓缓旋转,宛如星河倒悬。
四壁书架皆由万年铁木雕成,层叠交错直达穹顶,每一层都泛着蒙蒙的灵光。
他轻点莲台,沿着书架长廊飘然而行。
指尖抚过的玉简名称令人讶异万分。
虽然《天罗真功》的标签下只剩空荡荡的凹槽,绝对不影响这门功法在乱星海中威名赫赫。
原著中三百年后的万天明就是修炼的此功法。
而《千星引灵诀》更不必多说绝大部分星宫长老都是修行的此种功法,其中神通秘术更是不少。
之前与沈星南交手的星宫二长老便是修行的此功法。
至于那个空荡荡的托盘上刻着的《三元炼宝术》也是不可多得的古宝祭炼手法。
只是这些在乱星海掀起过腥风血雨的顶级功法,此刻只余下铭牌在灵光中寂寞闪烁。
“倒是便宜了前人。”
沈星南那稚嫩的声音在空荡阁内激起回响,突然他悬停在某座书架前。
六色莲台的光晕照亮顶层,一册灰扑扑的玉简引起了他的注意,此物与周遭灵光四溢的玉简格格不入。
下方金色名牌却显示这是一门罕见的顶级功法,灰色玉简下方托盘上刻着它的名字《九转丹诀》。
仔细看还有此功法的简介,此法为上古秘法。
在那个修士刚刚崛起的年代,人族并没有一个明确的修行道路。
无数惊才绝艳之辈在毫无基础的情况下推演修行之法,诞生了不少与如今主流修行方式不同的奇特功诀。
这九转丹诀就是其中之一,此功不以碎丹成婴为目的,而是如同妖兽孕养内丹一般,不断培育一颗金丹。
每一转法力和神识便会翻一倍,依照此法功成九转后法力和神识便会是正常金丹修士的五百一十二倍。
当然此法也不是真的如此之好,首先它的修行难度每一转也是之前的一倍。
要真正修行九转,哪怕是一年便可从金丹初期修至金丹后期的绝世妖孽,也得耗费整整一千零二十三年。
当然若是仅仅如此,还不至于让其无人问津。
就好像《青元剑诀》一般虽然有些副作用,但还是会有修士将其当成过渡功法来修炼。
但是此法并不增加修行者的寿元,最重要的是修行此法一旦开始就无法停下,在未修至圆满之前无法碎丹成婴。
仅这一条便让整个乱星海给其判了死刑,导致虽然其身为顶阶功法却无人问津的尴尬境地。
只是因为沈星南凝聚了无上法体寿元是寻常修士百倍,且拥有掌天瓶与MC这双重外挂在手的沈星南看来。
这功法简直太香了,刚好在《六欲魔章》推演完成之前作为过渡手段使用,防止未来百年自身实力原地踏步。
当白玉般的小手握住灰色玉简的刹那,这藏经阁突然迸发九色霞光将沈星南包裹,眼前景象如琉璃般片片碎裂。
沈星南踏出传送阵的瞬间,眼前豁然展开一片云海翻腾的仙境。
他足下六色莲台微微一顿,银瞳中魔纹流转,将这座号称能引动修士心魔的“极妙幻境”尽收眼底。
呈现在眼前的是一条蜿蜒向前的白玉长廊,廊柱上盘踞着栩栩如生的螭龙浮雕。
龙睛处镶嵌的夜明珠正泛着迷离的彩光,廊外云涛如怒海翻涌。
时而凝聚成仙女起舞之姿,时而散作琼楼玉宇之形。
若有若无的仙乐在云隙间流淌,仔细辨听却像是万千修士的诵经声交织而成。
“倒是好手段。”
沈星南见到如此景象惊讶道。
他眉心竖纹悄然开合,六色霞光在瞳孔深处流转,顿时看破这华美表象下的真相。
那些看似祥云的白雾里,无数比发丝更细的禁制纹理正随着祥云翻滚的节奏轻轻颤动。
每根丝线都是由无数肉眼不可见的透明符文组成,正是上古时期的心魔禁制。
随着步伐深入,廊柱上的螭龙浮雕开始缓缓游动。
龙鳞摩擦白玉的沙沙声里,沈星南敏锐地察觉到有某种力量正试图渗透识海。
这种入侵并非蛮力破防,而是如同春雨润物般悄无声息。寻常修士往往在欣赏云中幻象时,已被种下心魔。
“原来如此!”
沈星南突然驻足,小手抚过身旁廊柱。
在他视界中,整条长廊就像活物般吞吐着灵气。
那些被幻境迷惑的修士,其情绪波动竟成了滋养禁制的养料。
这个发现让他嘴角微扬,六妙无相天魔剑虽能强行入侵他人识海。
但比起这等润物细无声的手段,确实少了三分精妙。
他索性盘坐莲台,银瞳直视廊外云海。
六色魔光自天灵升起,在周身结成光茧。
每当有禁制丝线靠近,光茧便分出细若游丝的霞光与之纠缠。
沈星南正在以自身为炉鼎,亲身解析这套上古禁制的运转机理。
三日光阴弹指而过。
当沈星南再度睁眼时,银瞳中已倒映出完整的禁制脉络。
他信手拈来一缕云雾,六色魔光流转间,竟在掌心浮现出缩小版的极妙幻境。
云气中游动的透明符文,与廊外禁制一般无二。
“该去看看下一关了了。”
收起掌心幻境,沈星南踏着莲台飘向长廊尽头。
那里的传送阵镶嵌着七颗灵石,此刻正随着他的靠近而渐次亮起。
……
通过传送阵,沈星南来到了虚天殿的最后一道考验“虚天塔”。
沈星南抬头一看,那通天巨塔巍然矗立于天地之间,犹如一柄青色利剑直插云霄。
塔身通体由数万块巨大的青石砌成,每块巨石表面都铭刻着古老的符文,在阳光下泛着幽幽青光。
整座塔身呈现出完美的流线型,自下而上逐渐收束,五层塔檐如同五重天阙般层层叠嶂。
最底层的塔基足有千丈方圆,青石垒砌的塔门高逾六十丈。
门楣上悬挂着一块匾额,上书“虚天塔”三个遒劲有力的古篆。
门柱两侧盘踞着两尊栩栩如生的石雕狻猊,每根鬃毛都纤毫毕现。
塔身外围笼罩着一层半透明的玄光,光幕上不时有银白色的符纹如游鱼般流转,将整座巨塔衬托得愈发神圣庄严。
塔前广场上,数名修士如蝼蚁般渺小。
他们身着各色法袍,或按照宗门、或聚成小团体,盘膝而坐。
至于散修们则孤家孤家寡人聚在白玉栏杆旁,时而仰望着高耸入云的塔尖发出惊叹。
广场中央的传送阵由灵玉构筑而成,阵纹中流淌着乳白色的灵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