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不需要避嫌?
深城国家新能源重点实验室,江教授的办公室飘着凤凰单丛的蜜香。
平日里,江教授自己也只是喝点普洱,这凤凰单枞一般不是贵客到来,是万万舍不得拿出来的。
江教授来得急,挂在门口衣帽架上的白大褂袖口还沾着纳米硅粉,却执意要给黄处长亲自泡茶。
原因很简单,许明远的那个“合作”成不成,就是这位发改委派到深城的考察小组组长--黄处长说了算。
黄处长望着江院士用紫砂壶高冲注水,茶汤在公道杯里旋出琥珀色的涡,忽然想起国安资料里那句:
江怀瑾!磷酸铁锂电池领域泰斗,一个理想主义者,实验室比办公室更像他家。
“黄处长!许明远啊!是我带过最有韧劲的学生了。”江教授递过茶杯:“当年他在我这组里做液态锂枝晶抑制课题,愣是能把实验失败的三百二十七次数据,整理成六篇不同角度的分析报告。”
说一千道一万,江教授只是为许明远这个学生铺铺路了。
尤其是现在自己锂电成为国家和企业主流方向,觉得自己已经要谢幕的江教授,希望推自己这个非常有“才华”的学生一把。
气态锂电池,你别管诞生的过程有多么的曲折离奇。
但它诞生在自己学生许明远手里,江教授也难掩眼底的欣慰与自豪。
黄处长忽然笑了,目光带着官场老油条特有的狡黠。
“江院士!我今天来拜访您,主要是想跟您聊一聊这个气态锂离子电池的可行性!”
江教授一谈起气态锂电池,老花镜后浑浊的眼珠却透着精光:“可行性?这可不是坐在会议室里拍脑袋能定的!”
他忽然起身从书架抽出一份复刻测试。
“前天我们组探索这个气态锂电池的中间转化物的氮化物固态电池,根据那份资料提供的解决界面阻抗的方案,耗了三个小时解决了问题...”
江教授拿着那份气态电池中间转化的氮化物界面阻抗方案验证报告,滔滔不绝的给黄处长分析起了部分技术的验证。
不时,这位大院士手舞足蹈,拍案叫绝,震得茶盏里的凤凰单丛泛起涟漪。
气态锂离子电池技术上的可行性,专家组已经论证了三轮了。
黄处长想问江教授的东西,自然不是这个,不过对方毕竟是国士,打探的方式不能太直接,要循序渐进嘛。
这次到深城考察的专家组里那些关于“技术归属争议”已经尘埃落定,多渠道的消息来源互相印证,已经查清楚技术源头是陈默了。
只是昨天国安又发来线报,查到最近许明远频繁接触境内外资本。
另外,原本因为远途公司现金流不行,他要卖的房子又突然取消了,这像一朵乌云盘踞在他心底。
这个许明远从北美回来的,会不会又是国外扔来的烟雾弹呢?
许明远说好的房子突然不卖了,那么是谁暗中出手,帮他解决了远途的“财务危机”呢?
黄处长做梦都想不到:“罪魁祸首”竟然还是他自己,准确一点来说,这是远途的秘书小张一份寄错的电池资料,所带来的连锁反应。
这黄处长心里也没底,不知道陈默租用远途的电池实验室,会不会造成技术泄露啊!
这么一看,许明远的嫌疑还是很大的。
黄处长端起茶杯轻抿,茶水的温度熨不平眉梢的褶皱。
“虽然明远的团队有些好高骛远,但气态锂电池在能源领域是有颠覆性创新的!”
江教授谈论技术的话音戛然而止,最后不忘为许明远站台。
“远途那边我可以牵线和国企进行技术合作,这要是投产后...”
“等等!江院士你说可以牵线进行技术合作!”黄处长端着茶杯的右手微微晃了一下,茶杯停在了半空中:“这个牵线江院士您提前告诉许明远了?”
江教授闻言,推了推下滑的老花镜,目光中带着几分不解。
“黄处长!我这不过是在电话里提了句近期有专家组过去考察,让他别因为技术合作而担心,绝对没违反原则,这样的技术绝对是划时代的。”
“而且,这孩子熬了多少个通宵才把气态锂电池做出来,我还能看着他被压力压垮不成?”
江教授执拗的脾气上来了,抓起茶壶又往黄处长杯中添茶,滚烫的茶水溅出杯沿。
来了,南方人的茶杯永远不能空。
“再说!现在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不拘一格降人才才是正道,明远在气态锂电池上的突破,比国外回来的那些水货强多了,这样的年轻人,不该被莫名其妙的规矩捆住手脚。”
说罢,他重重将茶壶搁在茶盘上,发出闷响,仿佛要将心中不满一并发泄出来。
黄处长见状,连忙起身扶住江院士颤抖的手。
他可是从国安那里知道,这是对方的老毛病了,真把这位国士气出个好歹来。
别看黄处长是个含权量十足国直属的干部,照样得挨上面处分。
搞工作,你也要得注意方式方法嘛!
黄处长脸上堆起恰到好处的笑意:“江老!您先消消气!您这是爱才心切,我理解!”他掏出丝帕仔细擦拭江院士溅在桌上的茶水。
“正好!这次我们邀请您加入考察小组,正是看重您对电池技术的专业眼光。”
江教授被黄处长这么一笑脸人一捧,顿时气消了不少。
“气态电池的成果需要权威验证,而深城实验室的设备,是国内最顶尖的...”
“邀请我加入审核的专家小组!”江教授愣在原地:“可...可明远是我学生,我参与考察,这不合规矩吧?”
黄处长压低声音,神色郑重:“江老!实不相瞒,我们收到线索,这份气态锂电池技术的原始资料,极有可能出自另一位科研人员--陈默之手”
他从公文包掏出一叠文件,封面上“国安”二字鲜红刺目。
“现在还不能完全确定,但您的专业判断,对揭开真相至关重要。”
黄处长不好直说,就让这位江院士亲自去揭开真相吧!
江教授的老花镜滑到鼻尖,浑浊的眼睛突然瞪大。
“陈默?这名字...好像在哪听过!”
他踉跄着坐回办公桌后的牛皮转椅,打开科研数据库疯狂搜索。
当《锂离子晶界应力扩散模型》的论文界面弹出时,他的手指轻轻点在在屏幕上。
“老林去年那篇界面阻抗的论文,参考文献里就有他,我当时还批注‘思路新颖’,怎么就...没想到明远也变了啊!”
“江老!现在下结论还早。”黄处长按住这位头发花白老人颤抖的肩膀:“明天专家组去远途公司考察,咱们一起去,到时候,真相自然水落石出。”
送走黄处长后,江院士呆坐在办公室里,茶凉了又热,热了又凉。
他盯着自己这两天翻出来,挂在墙上和许明远的合影。
照片里的许明远意气风发地捧着奖杯,背后2002级毕业生的横幅鲜艳夺目。
突然,他抓起电话,想要质问一下许明远为什么要骗自己,但又重重放下。
黄处长的话犹在耳边。
明天我倒是要去看看,明远到底拿不拿的出来气态锂电池技术。
深夜的办公室,孤灯在江教授头顶投下孤单光圈。
他翻出许明远当年的本科毕业论文,平平无奇的论文裁缝,再对比着陈默SCI的论文,惊艳绝伦的天才。
当目光扫到陈默那篇《锂离子晶界应力扩散模型》“纳米孔隙”思路时,他猛地拍桌而起。
“这个思路和那份气态锂电池里的控制修正模型一脉相承啊!”
嗯!系统当初提取废案,然后导入现实科技资料,陈默作为“主研人”,默认优先使用他研究的方向。
所以现在江教授越是研究他当初的那篇本科的SCI,越是能看出气态锂离子电池的一些思路来源。
这...气态锂离子电池,肯定不可能是明远研究出来的了。
江教授抓起手机,手指悬在林鹤鸣的号码上许久,想给他告知这个好消息,但最终只是苦涩一笑,先放弃了。
拿人家学生的成果炫耀了老半天,结果…
唉!他老江丢不起那人。
窗外,深城的霓虹穿透实验室的玻璃,映照着江院士布满皱纹的脸。
他喃喃自语:“老林啊老林!这回我怕是要被你笑掉大牙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