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刘辩:从把袁家满门抄斩开始

第41章 多好的一位皇帝啊(3/3)

  “臣大司农、典军校尉曹操,参见陛下……”

  “大司农在外为国操劳,无需多礼,快快请起入座。”

  刘辩轻一招手。

  等曹操起身走到旁边的席垫上坐下之后,刘辩又道:“曹爱卿可是刚从前线赶回?”

  “回陛下。”曹操朝着刘辩微微低头,道:“臣是昨日傍晚,才自汝南回京。”

  “那不知前线战事如何?”刘辩追问道。

  然而这一问,却让曹操的身子都跟着晃了一下。

  堂堂皇帝。

  竟然连前线战事如何都不知道。

  这该死的尚书台!

  曹操顿时又联想到了自己上奏之言,被尚书台给蛮横驳回的事情。

  有这帮蛀虫在高位,窃夺权柄。

  这天下如何才能治理的好?

  “回陛下……”

  曹操稳住心神,还是将前线的战事大致地详谈了一番。

  听到董卓一路势如破竹,前锋已经逼近平舆城下。

  克复汝南指日可待。

  刘辩都不由得有些惊喜。

  袁家在历史上可是掀起了不少的风浪。

  这过去了不过才4个多月。

  竟然就能有如此大的战果。

  刘辩稍稍思索了下,又道:“不知豫州百姓,可有受兵灾牵连?”

  这番话宛如一记重锤。

  直接将曹操的脑子都锤蒙了。

  正常人听到董卓一路高歌猛进的军报,要么是惊喜,要么是担忧。

  而那些担忧的人,心中所忧之事,也不过是董卓这个凉州蛮子会借此事而做大。

  这一路走来,如同刘辩这般,听完前线军报消息之后,所问的第一件事,竟然是豫州百姓可有受兵灾牵连的话,还是头一次听见。

  如此圣君。

  竟然被杨彪崔烈和丁宫三人联手蒙在鼓里,封锁了下面传上来的消息。

  大逆不道!

  简直是该死的很呐!

  刘辩本来只是想在曹操面前,树立一下自己爱民如子的形象。

  却没想到自己这一番话说出来,直接把曹操给干沉默了。

  甚至在短暂的沉默之后,还听到了隐约的抽泣之声。

  “曹爱卿因何事而悲?”

  “回陛下……”曹操提了一口气,道:“臣……臣殿前失仪,请陛下恕罪。”

  “男儿行事当不拘小节,何罪之有?”刘辩满不在意地挥手,又追问道:“可是豫州百姓生活困苦?”

  “陛下圣明。”

  就多余一问。

  刘辩被曹操4个字给干沉默了。

  董卓打仗的水平确实不错。

  但是他打仗的水平有多高,治军的纪律就有多差。

  尤其是在豫州征战。

  这里又不是他老家基本盘的凉州。

  董卓才懒得管当地的民心呢。

  虽然没问之前,早就心中有所预计,但总归还抱有着一线期望。

  万一呢?

  万一董卓看待自己已经是外戚之家的身份,多注意注意自己的形象了呢?

  看来自己还是高估了董卓。

  外人靠不住啊。

  “那曹爱卿觉得,后续当派谁人督抚豫州为好?”

  刘辩说完顿住,自嘲般地摆了摆手,“罢了,这些事,自有朝中杨公崔公决断,朕就不多问了。”

  这些话听在耳朵里,曹操只觉得心如刀绞。

  多好的一个皇帝啊。

  被这帮奸臣限着权柄,反而让那些奸贼尸位素餐。

  何等的罪过。

  曹操愤而起身,大声道:“陛下,臣今日前来,就是要弹劾尚书台视生民悲怆于不顾,懈怠国政玩忽职守!”

  呃?

  反应这么大吗?

  刘辩微微愕然。

  虽然自己确实是在曹操面前卖惨,但曹操是何等人也。

  这样一个大心脏的选手,不应该会被自己三言两语,就搞得情绪起伏如此之大吧?

  莫不成……他和尚书台结了怨?

  刘辩微微思索道:“杨公和崔公都为国辅政,品行是得到了朝中百官所共认的。”

  “曹爱卿何出此言呐?”

  曹操走出来,在殿内中央拜倒,一脸悲戚道:“回陛下,臣在汝南前线察觉有所异样,贼人袁绍极有可能已经逃出汝南前往他地。”

  “臣遂上书请奏,于关中地区,实行屯田之策,以充实国库,备未来不时之需。”

  “却不料竟被尚书台所驳斥。”

  “还说今关中旱蝗相继,父子相食,是陛下德薄所致!”

  “臣实不理解,陛下如今乃是圣君临朝,何以被朝中这等奸佞小人说是德薄。”

  “此乃欺君之罪呐!”

  “臣宁死不能苟同!”

  啊……?

  还有这说法?

  刘辩微微一愣。

  要说心中有没有气,那自然是有的。

  毕竟自己什么都没干,莫名被人扣上了一个德薄的帽子。

  就为了把自己摘干净,当初对袁家动手的时候,都是让董卓在前面当前锋。

  朕已经很爱惜自己的羽毛了,好吧?

  就这还要被人说成德薄?

  不可饶恕!

  但话又说回来。

  这件事有没有可以做做文章的地方?

  “屯田之策乃是利国利民之举,尚书台因何驳斥?”刘辩冷静思索道。

  曹操心中感觉更痛了。

  多好的一位皇帝啊。

  连被人说成自己德薄,都不生气的。

  反倒是问的第一件事,是自己所请奏的屯田之策。

  亲政!

  必须亲政!

  绝不能让尚书台的那几个蛀虫,继续把持朝政!

  曹操在心中下定决心,咬牙切齿道:“回陛下,尚书台给臣的驳斥当中所写,今春耕在即,若强募丁壮为屯卒,必使田畴荒废,妇孺泣野。此非足食,实乃绝民之望、断国之脉。”

  “还说关中士族,累世忠良。其广拥田亩,乃承祖宗之业,养宗族之众,非私占也。”

  “若以屯田为名划其私产,是逼忠良为寇仇!”

  “这是臣之所奏和尚书台的批复,恳请陛下御览!”

  说罢,曹操便从自己的袖中,掏出了早就准备好的奏章。

  双手将其高高举起。

  刘辩自然是好奇上面都写了些什么,给福禄递了个眼神。

  着他上前取来之后,打开翻阅。

  不多时,曹操就听到阶上传来一声暴喝。

  只见刘辩拍案而起,一脸愤怒。

  “一派胡言!”

  “曹爱卿奏章上写的清清楚楚。屯田之策,自当招募流民,或着当地所驻兵卒就地屯田,何来强募丁壮一说。”

  “他们怎敢如此胡言乱语!?”

  “来人,去传太尉、御史中丞和尚书令来见朕!”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