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异常状况
然而就在今天,他们心中一直以来的困惑终于得到了解答。
在战场上枯燥重复的那般生活,所图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他们找到了答案。
那就是天下。
皇帝都说了,大汉天下不是皇帝自己的天下,是他们的天下,是所有人的天下!
他们是为了天下人在搏杀。
“臣会誓死护在陛下身边!”张辽一脸郑重地道。
“好!”刘辩哈哈一笑,“有忠良如左校尉这般,何愁这天汉天下会被小小贼子所乱?”
“众将士,随朕杀!”
“活捉逆贼!”
“杀!”
……
“杨先生,这是不是不太对啊?”
官道上,快速行军的部队尾部,徐琨一边催促着部队快速行军,一边趁着没人注意的时候,朝身边的杨修快速问道。
杨修之所以会站在他的身边,那自然是因为让徐琨回到原部队的计策是他所提。
明摆着这样一个立功的机会,又是他率先提出来的,他不参与谁参与?
何况杨修之所以提出这样的计策,就是为了主动给自己争取一个立功的机会。
否则在大家出身几乎相同的五官中郎里面,想要靠资历一步一步往上爬,那得混到什么时候?
再加上他的家世又没有那么好,不像其他人家里,尤其是那个荀彧,家里人早早就投到了皇帝一边,能够给他提供相当大的助力。
自己家里那个老父亲,之前还傻呵呵的跟皇帝打对台呢。
不仅皇帝没斗倒,反倒是被皇帝给将了一军。
该有的权利没握到,反倒是之前家里面的那点关系,都被老父亲给抖搂出来,然后被皇帝一锅端。
整个杨家现在,可谓是除了名头以外啥也不剩。
哦,不对,还剩了一点东西。
叫污点。
背负着这样的污点,杨修如何能在这么多人当中往上爬,给自己寻找晋升的机会?
那必然是要主动争取了。
如果能得到皇帝对自己的改观,固然是最好,要是得不到,也好早早熄了这份心思,改换其他的门庭。
所以对眼下的事情,杨修和徐琨是同样都很看重的。
因此对徐琨冒冒失失的作风,杨修相当不满意。
他给徐琨递去了一个眼神。
——这可不是关系着你一个人的生死荣辱,你再把我给耽误了,到时候有你好看!
徐琨看出来了杨修对他的鄙夷,不由地缩了缩脖子。
不过心也随之安了下来。
杨修能提出这样的计策,那就证明人家的脑瓜子是好使的。
现在人家都能安稳不动泰山,那就证明一切都还在朝着可以遇到的方向发展。
自己没那个脑瓜子想这些事情,那就干脆不想,把决定权交给聪明的人来做。
而自己,只需要紧紧抱住聪明人的大腿就可以了。
就跟以前抱住孙坚的大腿一样。
徐琨别的事情做不来,但做这种事情相当熟练。
毕竟就是跟以前一样的事情,无非是换个对象而已。
这个蠢蛋……
看着莫名其妙又自己安稳下来的徐琨,杨修只感觉脑子一阵头大。
他现在都在怀疑,自己当初提的那个计策,到底是不是合适的。
孙家人能搞出这么大的动静,按理来说麾下的应该都是聪明人才对。
怎么自己见到的这几个人一个比一个蠢?
一帮蠢蛋是怎么敢阴谋颠覆朝廷的?
杨修可谓是百思不得其解。
尤其是对眼下的情况。
之前一切都还朝着他预料的方向发展,程普在听到徐琨的汇报之后,便让他留在队伍,最后来保全他的安稳。
不过按理来说,这个时候他就应该再派出一队,能够信赖的心腹人马,领着精锐快速奔赴前线。
去支援河流南岸的营地。
其他人继续稳扎稳打,先保证大军的营盘稳固。
这才是最优的选择。
然而令他大跌眼界的是,程普并没有如他所料的一般去做,而是直接让大军加速前进。
甚至连一队值得信赖的心腹人马,都没有派出去。
完全就是打着要么能成功支援,要么一起死的疯狂决策。
不是……你们打了这么多年的仗,都是这么打过来的吗?
还是说你们现在手头,连一队能派出去的心腹人马,都找不出来?
杨修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喂,孙文台在你们这边的地位如何?”
徐琨微微一愣,这么多年,已经许久没有人用喂这个字来称呼他了。
不过他别的优点没有,就是适应能力快。
当下也不急不恼,很自觉地接过这个称呼道:“孙都尉在军中,自然是分量极高的。底下的士卒,就没有不佩服孙都尉的……”
杨修皱了皱眉头,直接打断了他的话,道:“我问的不是这些,我的意思是,如果孙文台突然间不在了。这支队伍当中,谁最能接管孙文台的位置?”
孙坚真死了?
徐琨心中不由得一惊。
毕竟是跟在孙坚手下混了这么多年的,对孙坚的勇武,徐琨是有相当真实的印象的。
这么多年下来,没听说过谁能让孙坚陷入绝境之地的。
虽然之前在南岸的时候就已经感觉有些不妙,但眼下听到这个消息,徐琨还是忍不住心中一惊。
不过也就惊了那么一下。
因为他马上就摆正了自己的位置。
自己现在是王师,孙坚是乱贼。
孙坚该死!
死了才最好!
否则孙坚要是不死,自己以后还真不知道该如何面对他,更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孙家。
但要是孙坚死了,那一切都无碍了。
徐琨放松下来,仔细拧着眉头想了想,道:“或许孙贲可以,但孙贲现在在叶县,还没赶过来。”
“除了他以外呢?”杨修严肃着脸色继续问道。
“孙静?不过孙静现在在鲁阳,可能已经……死了?”徐琨低声说着这番话的时候,同时也在小心翼翼地打量着杨修的脸色。
杨修当然知道这家伙在顾虑什么,无非是顾虑着孙家还有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毕竟他是背叛了孙家的人,要是孙家有机会东山再起,他是第一个遭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