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赵士哲(求追读,求推荐票)
“咚!”
“咚!”
“咚!”
掖县武定门下,一众乞活兵用重型冲车在肆无忌惮的冲击城门。
冲车上插满箭羽,裹挟着大片的血迹,十余名乞活兵此刻正在摇橹。
三尺粗的巨木,朝后一摆,在惯性的作用下朝沉重的木门狠狠冲撞而去。
城内不时有大量的砖皮碎屑从城门洞上掉落,城内乃是一众兵士民众抵着各种巨木支撑这两丈高的巨型木门。
一百户嘶喊道:“给我顶住,决不能让贼军冲进来!”
言语一顿又喊:“若贼军冲进来,掖县咱们上上下下便要被屠戮的鸡犬不留。”
这百户右手顺手扒住一兵卒的盔甲嘶吼道:
“你持我令旗速速去禀报知县大人,这武定门快扛不住了,让他请示知府大人即刻发兵救援。”
小兵闻言脸色沉毅,竟是一个劲的点头道:“是~是是,俺这就去!”
言罢这小兵匆忙接过令旗,双脚并用开始一路狂奔。
但见他高举令旗嘶喊道:“军情紧急,闲杂人等一律回避!”
闻言城内看热闹的百姓开始纷纷回避开来。
城西月河坊有一户五进五出的大院子,名曰:“赵宅!”。
赵家家主乃叫赵禧昌,膝下育有三子,赵士哲排名老大。
三子曰:“士哲,士言,士论。”
赵氏老宅内,但见一名老者手拄拐棍坐在黄花梨椅子上,其两边乃是七八名中年男子依靠老者围坐。
门外还有赵家二代们二三十人簇拥在一起,各个神情紧张脸上写满惊恐之色。
城头上轰然爆裂的炮火声响个不停,震耳欲聋,随处可见数丈高的巨焰升腾而起。
赵耀双掌按压拐棍猛戳地面数下,咳嗽一番吼道:
“怎么聋了?现在贼寇攻城,火弹都打到家里来了。”言语之间不停的咳嗽。
在场众人闻言皆是沉寂,如今这番景象只能说什么!
赵禧昌闻言上前轻拍赵耀的后背款款说道:
“爹,你也大把年纪了,要注意身体啊!”
言语一顿又说:“儿听闻这郭贼在潍县那边闹得正欢,前日又在沙河边大溃官军。”
赵胤昌闻言也是规劝道:“是啊爹,此战不利,而并非我等之过,你何必如此动怒那?”
闻言这赵耀竟是怒气更胜,将拐棍怵在一边,接过儿媳递来的一杯茶水,拂击茶汤一番说道:
“真的是气煞我也,若是老夫再不上心,赵家这点基业早晚让你们给折腾光!”言语之间将茶杯碰的一声放在桌上,一阵吹胡子瞪眼。
语气一顿又道:“我听闻这郭贼,最是记恨那些家姿充盈之户,凡有抵抗者杀无赦!食人肉嚼人骨撅人祖坟。”
闻言在场的赵氏家二代三代们闻言皆是害怕不已,不由得瑟瑟发抖,以乞求官军早日将这郭贼赶走,还莱州以清净。
赵禧昌闻言眉宇一簇,淡然道:“这郭贼应该不会那么容易破城吧,毕竟城内尚且聚集近万官军......”
只是还没等众人说完,便听见一翠亮男声传入耳畔,众人随即让开一条道,赵士宽(字汝良)一身素衣冲进来。
他大叫道:“不好了......”
赵胤昌闻言吼道:“汝良,何事如此慌张?”
“爹,舅父,祖父不好了啊!伯凝(赵士哲)去城里举檄文拉人抗贼去啦!”
但见这赵士宽躬身双手按压在膝盖上,一阵的大喘气。上气不接下气的说道。
“什么.......”赵耀三人闻言差点眼珠子给瞪出来。
“汝良你怎么不拦一下你舍弟。”赵禧昌捂着胸口身躯一阵倒伏说道。
“我拉了,伯凝这头犟驴怎么劝都拉不回来。”
赵胤昌闻言也是颇为焦急的说:“这不是糊涂吗?若是这郭贼一但破城,那岂不是......”
赵耀闻言也是颇为焦急,倒不是说疼爱这个侄孙,而是这种事情非常容易牵扯到赵家身上,莱州百年赵家极有可能就此覆灭!
官军能赢还好说,官军若是守不住那?那岂不是说......
赵禧昌眼色狠辣道:“仲明(赵士言),季书(赵士论)你等还不速速将你大哥拉回来!”
闻言赵士言,赵士论方才齐齐点头,手提裙摆跟着赵士宽前去拉人。
而在城西一角,乃是一身儒生装扮的赵士哲。
但见他方脸阔耳面若冠玉,身着素衣头戴网巾,一手持一卷文书呐喊道:
乡友乡朋们,今郭贼暴虐无道,残害万民,与徐诵之流无二。
我等虽身无长物,然热血未冷!昔徐贼祸乱郓兖,生灵涂炭,田庐尽毁;
今郭贼肆虐,强征暴敛,草菅人命,闾阎哀鸿遍野。
此仇不报,何以立身?
且郭贼纵兵劫掠,奸淫掳掠。所过之处,沸反盈天,鸡犬不宁,百姓皆苦不堪言。
吾辈当效先贤,揭竿而起,讨此逆贼!
但凡血性男儿,皆应执戈同仇,复我家园,保我妇孺,还天下以清平!
以期上报朝廷,下安黎庶!
......
台下一众观者闻之尽皆称善,纷纷称呼道:
“赵先生说的是,打倒郭贼!”一男子挥臂嘶吼道。
一众响应者齐齐呼喊道:
“打到郭贼!”声音之大三里外都能听见,一众人等闻之皆是心潮澎湃,扛贼之心骤起。
轰的一发流弹飞来,碰的一声将一间民房点燃开来。
一众助威者见之皆是四下奔逃,慌张无比。
刚才的谆谆教诲在此刻已然抛之脑后,只顾着四下逃命去了。
见燃烧起熊熊大火的民房,赵士哲恍然起身,指着流弹飞来的方向便骂。
“郭贼,我赵士哲发誓此生与你势不两立!”他脸色狰狞,举起手臂伸出一指朝天便骂。
省略一万字,骂的多脏可以自己猜。
几乎将原宏的父母从头到脚,全数咒骂个遍,要不是原宏父母双亡,或许就真让他的奸计得逞啦!
赵士哲算是骂爽啦,那叫一个酣畅淋漓,独领风骚。
赵士宽,赵士言,赵士论此刻已然赶到,三人见这赵士哲这憨批站在大火边止不住的骂街。
“大兄(舍弟),冷静一下。”
顿时吓了一跳,三人急忙上去拉着赵士哲就往家里走,谁料这赵士哲被拉着还在隔空问候原宏双亲。
猛地挣脱束缚,竟是重新冲到原地继续骂街。
城外原宏骑在马上打了一个喷嚏。
“吖嗪!”
但见他一抹鼻涕说道:“真是怪了,谁骂我,可别让我逮住了!”
(PS:赵士哲(1593—1655),字伯浚,号东山,莱州府掖县人,明末学者,抗清义士。“山左大社”组织者,著有《黄纲录》,《莱史》,《辽宫词》等。)
(明亡之后率子在海岛上坚持抗清,拒绝剃发降清。于1655年被清军抓获羁押至北京,次年秋问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