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引起关注,讨论下一步
张峰的话,让原本兴奋的众人冷静了下来,纷纷低头反思。
即使他们没有点名批评,但每个人心里都清楚自己是否存在这些问题。
“这些问题,我们要在接下来的训练中,重点解决!”张峰总结道,
“胜利不能让我们冲昏头脑!只有不断反思,不断进步,我们才能打更多的胜仗,才能更好地活下去,把小鬼子彻底赶出去!”
说完这之后,李张峰话锋一转。
对于李勇、赵强、李念乡、林宝桂这几位主要指挥员,张峰给予了口头表扬,并承诺在后续条件允许时,
对于在战斗中表现特别突出的士兵,则给予了更实在的奖励。
“小王、二狗!”张峰点名。
“到!”两人激动地出列。
“你们炮打得准,为战斗胜利立下大功!每人奖励一支缴获的九四式手枪,子弹二十发!希望你们再接再厉,把炮打得更准!”
两人眼睛瞪得溜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手枪!那可是军官才有的待遇!他们激动地敬礼,“谢谢连长!保证完成任务!”
“那个谁,”张峰看向之前拽起杨立东的那个络腮胡老兵,“你叫什么名字?”
“报告连长!俺叫王大山!”老兵瓮声瓮气地回答。
“王大山,你作战勇猛,还懂得在战场上帮带新同志,很好!任命你为一排三班副班长!另外,奖励你一支九成新的三八大盖!”
王大山咧嘴笑了,露出一口黄牙,响亮地应道,“是!谢谢连长!”
接下来,张峰又点名表扬了几个枪法精准的老兵、冲锋陷阵的勇士,以及像杨立东一样克服恐惧、取得进步的新兵代表,分别给予了奖励,
有的是几盒子弹,有的是缴获的日军牛肉罐头,有的是优先挑选武器的权力。
虽然奖励不算丰厚,但在当时的环境下,已经是极大的荣誉和激励。
整个队伍的士气被彻底点燃了!打了胜仗,缴获了物资,还得到了表扬和奖励,每个人都觉得跟着张峰干有奔头!
特别是那些新兵,对张峰更是充满了崇拜和信服。
嘉奖结束后,张峰解散了队伍,让大家去休息、保养武器、分配战利品。
他自己则独自一人走到山谷一处僻静的地方,闭上眼睛,默默运转起“心眼洞察”。
胜利的喜悦并未让他放松警惕。
他能清晰地感觉到,随着小王庄战斗的结束。
东面,代表日军的那种阴冷、暴虐的能量场,明显变得更加躁动和集中,其强度和范围,比之前陈家沟战斗后要大得多。
张峰判断,日军方面肯定已经注意到了他们这支突然冒出来、战斗力强悍的小队伍,很可能会调集更多兵力,进行更具针对性的搜剿。
小王庄的胜利,为他们赢得了宝贵的物资,但也把他们推到了更危险的风口浪尖。
而另一个方向,来自西北方向,那股代表着八路军的、相对温和但充满韧性的能量场,也明显增强了对他们这个区域的“感知”。
其中蕴含的善意和好奇更加浓厚,仿佛一只无形的手,正试探着伸过来,想要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张峰现在都能想得到,“总指”那边,对他们的评价肯定更高了,拉拢或者说“收编”的意图也更加明显。
“果然,名气大了,麻烦也跟着来了。”张峰嘴角勾起一丝苦笑,
“不过,这也是机会。”
日军的重视,意味着更大的压力,但也可能在调动中露出更多的破绽。
八路军的橄榄枝,则意味着潜在的援助和更广阔的平台,但也可能带来约束和身不由己。
“当务之急,还是提升实力,同时要更加谨慎。”张峰心中迅速定下了下一步的策略,
“训练必须抓得更紧,尤其是协同作战和战场纪律!”
“侦察力量也要加强,派出更精干的小组,渗透到更远的区域,必须时刻掌握敌人的动向,争取把主动权握在自己手里!”
他睁开眼,胜利只是一个新的开始。未来的路,注定不会平坦。
他必须带领这支队伍,在日军的围剿和各方势力的注视下,小心翼翼地周旋,不断壮大,最终找到属于他们的生存和胜利之道。
山谷里,战士们正在兴奋地清点、分配着战利品。
弹药被优先补充到每个战斗班组,特别是机枪和冲锋枪手。
粮食入库,暂时缓解了断炊之忧。
陈医生则小心翼翼地整理着缴获的药品和纱布,第一时间为伤员进行了更好的处理。
武器库也得到了补充,一些损坏的枪支得到了替换。
傍晚时分,张峰再次召集骨干,初步讨论了下一步的行动方向。
是利用缴获的物资,继续埋头训练一段时间,消化吸收这次战斗的经验教训?
还是趁热打铁,寻找下一个合适的目标,继续以战养战,扩大战果和影响力?
讨论没有立刻得出结论,但一个新的共识已经形成,他们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被动地躲藏和逃跑了。
主动出击,掌握战场的主动权,将是他们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的主要策略。
而这支在悄然崛起的队伍,也因为小王庄的这场胜利,彻底引起了日军和八路军双方高层的高度关注。
……
小王庄胜利的喜悦。
战士们仍在兴奋地讨论着战斗的细节,擦拭着缴获的武器,想着用新得的物资又可以改善生活和训练了。
林宝桂带着他的炮组,宝贝似的反复检查那两门掷弹筒和刚到手的九四式手枪;
新晋副班长王大山正唾沫横飞地给班里的新兵传授拼刺刀的要领;
杨立东则捧着一本破旧的书,却发现怎么也看不进去,脑海里反复回放着战场上的画面和连长的嘉奖。
然而,此时的张峰却敏锐地感觉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气息。
这几天,他的“心眼洞察”感知到的外界能量场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之前那种来自日军方向的、虽然增强了但仍显分散的敌意,正在迅速地凝聚、整合形成一股更加庞大、更加具有侵略性的力量,
正缓缓地向他们所在的区域收拢。
这种感觉,远比之前面对山本一木的追兵,或是陈家沟遭遇的那支日军小队时,要强烈得多,也危险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