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从介草山到蓬莱道主

第27章 哑父庙

  人分三六九等,似李七旦这等,自是不可能被哑父庙收治的。

  在管事说出李七旦下落时,他便暗中通过传讯令吩咐心腹,将李七旦从杂院捞出,送往哑父庙。

  哑父庙本是为即将迷失的族人设立的救治场所,目的是拖延其丧失本智的时间,以求取一线生机。

  如今哑父庙中的位置多被修士家眷挤占。想入庙首先便要供奉一件灵物。

  今天,哑父庙来了位‘稀客’。

  李七旦被人从麻袋里掏出来,他目光呆滞,肌肉紧绷,下意识想要吼叫却被一道灵力封住了口。

  两名弟子左张右望,神色慌张的将他抬进了庙里。

  庙中站立一尊雕像。正是哑父神像。哑父中年模样,头戴斗笠,身形健硕,五柳长髯垂至胸前。他左手持鼎,右手抚髯,一只脚向前迈步,似是要走下神台。

  众弟子在神像前正襟端坐。李七旦也被塞入其中。他一身杂役服饰,与场上众人格格不入。

  所有的目光都停留在他身上。因为,此时的李七旦正四肢着地,匍匐着向门外爬去。

  然而他身下像是生了根,怎么用力也不能挪动分毫。

  他笨拙的姿态顿时引起一阵喧闹。嘲笑者有之,怜悯者有之,淡然者有之,迷茫又惶恐者又有之。

  神像目下,众生百态。

  道院风亭。望着脸色阴沉的玄明,玄岳城主还不忘揶揄道:“李杂役能被哑父庙收容,道院真是宅心仁厚。”

  玄明闻言呵呵冷笑。

  “比不得城主大人恪尽职守,知我远客来访,还亲自上门查问。”

  见二人间还欲继续冷言风语,周不移赶忙出声打断道:“既知人在哑父庙处。正好,在下素问哑父贤名,仰慕已久。此番虽未能亲见,然若能与庙前一拜,也算了却一桩心愿。

  二位以为如何?”

  听到周不移要拜哑父庙,二人立时收敛神情,庄重回应到。

  “正欲引道友前去。”

  “此乃地主之谊,请随我来。”

  四目对视无言,二人分走两边前往哑父庙,周不移随步跟上。

  哑父庙中,周不移一眼便看到了鸡立鹤群的李七旦。

  不过他没有轻举妄动,而是抬头看了看太阳。

  来时路上,玄明曾与他说明,每天正午时分,神像就会唱诵经文两个时辰,可暂时缓解众人神智之厄难。如今正好赶上。

  午时将至,殿内落针可闻。所有人都静心等待。李七旦此刻也不禁安静下来。

  片刻后,神像渐渐散发出微弱的白光。

  有道音自周不移心底浮起。

  “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道音洗礼下,众人不再端着姿态。每个人都不自觉得摆出了自己最舒服的姿势。

  或支臂侧躺,或抱膝而眠,或双手枕于脑后,仰躺跷脚,似在心底吹着口哨。

  场中倒有一个例外。

  李七旦始终保持着最开始蹲坐的姿势,道音想起的瞬间,他就陷入了沉睡。

  他做了一个很长的梦,梦中是他的人生碎片,无数记忆被重新拼接在了一起。

  两个时辰过后。道音停止,众人纷纷睁眼,唯有李七旦还在沉睡。

  弟子们在向玄岳玄明见礼后纷纷离去。

  没有人去叫醒还在沉睡的李七旦。因为那才是聆听道音后的正常状态。神像之下只有李七旦是真正的‘病人’。

  两个时辰周不移只听得一篇《清静经》和半篇《黄庭经》便戛然而止。神像此刻已是暗淡无光。

  见李七旦仍在沉睡,玄岳便趁机提议让周不移在哑父庙住下。这正中周不移下怀,当即便同意下来。玄明见状也知强求不得,只道以后常来走动便是。

  是夜,李七旦在周不移隔壁醒来。他先是四处张望,对于身处陌生环境略显紧张。接着他便看到床头下有一封信。

  “娘?”熟悉的字迹让他热泪盈眶。

  一封信读完已是泣不成声。

  待心情平静下来后,他握紧手中的信,心想下次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醒来。或许再次睡去,自己就彻底成为一个野人了吧。

  似是下定了某种决心,李七旦起身向屋外走去。

  这时门外突然传来一个声音:“想回家见你娘最后一面?”

  “谁?”李七旦吃了一惊,但没有感到害怕。门外的声音格外温和,让他对自己当下的遭遇有了一定的猜测。

  他主动开门,将周不移迎入屋内。

  周不移将来龙去脉告诉李七旦,也不待对方说些感谢的话,张口便问道:“你入道院时想必已经知晓,人之‘上黄庭’一但打开,便再也无法合上。凝炁入道九死一生没有退路。

  当初下定的决心,今日可曾后悔?”

  回答出乎周不移预料。

  只听李七旦神色平静地道:

  “不悔!”

  转而又看看手中的信道:

  “只是不甘!”

  “何谈不悔?你为求道抛家舍业,如今濒临绝境,倒想起老娘来了?”周不移目光灼灼,似是要考验他的道心。

  “我不为‘道’而求道,又何谈后悔?”

  “嗯?求道不为道,为何?”

  “为了我父亲不被放逐荒野,为了我的家人能够住在城里,不用担心哪天被妖兽吃掉。只要我能成为修士,这些都可以办到。

  我承载了全家人的希望,只是我失败了,我不甘心。

  现在我唯一的心愿就是想回家再见我娘一面。”说完,他略带希冀的看向周不移。

  回答他的是一声叹息。

  “你现在回去就是一痴两命。执法队不会允许你一个野人待在家中。你被带走,你娘恐怕不会独活。”

  这话却是刺痛了少年的内心。从他认识到自己失败的那天起,就已经猜到了会有这样的结果。周不移只是将这血淋淋的未来揭给他看。

  他看着门外,此刻再也挪不动脚步。

  “若是你还有一搏的机会呢?”周不移淡淡的开口。

  迎着少年激动的眼神,周不移手中浮现一枚‘慧叶’。

  《清静经》全称《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道门不二的修心秘典。

  他今日得到此经后,在心亭中修到了目前心境能够触碰的极限。

  若说哑父心经修行有五层楼高,他只能勉强够到第三层。

  ‘慧叶’中是周不移自己修行《清静经》的过程。旁人炼化,虽能立即掌握心经的诸多神妙。但也会带来强大的‘知见障’,日后在此经上再难有进益。

  李七旦吞服消化后,时时唱诵此经,等于有一尊哑父神像时刻陪着他修行。

  “《清净经》应该能再给你十年时间。能不能凝炁入道就看你造化了。

  修士凝炁如同钻木取火,心神意志就是引火绒。常诵心经,方能收敛火绒。

  你当日日勤勉,不要让今天的不甘再来一次了。”

  随着周不移的话语,李七旦眼中重燃斗志。求道不如求己,此刻他已坚定自己的道路。

  “道长赐我十年生机,若能改命,七旦必当结草衔环报答道长之恩。”李七旦感激道。

  周不移随心意做事,自不是为了图谋回报。求道不为道,少年能直视自己内心,已是殊为难得。

  世间真正求道者有几何?不过是对‘道’有所求罢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