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渡魂山之路
“渡魂山,既是归魂之地,也是逃亡之所。”
藏灯人低声告诫,眼神中藏着一抹警告:“你们若要上山,务必小心。山中的‘归魂灯’不仅是守魂的力量,还是束缚命运的枷锁。每一个踏入山中的人,都会被重新审视、重新约束。”
林澄和宋执站在废庙前,注视着前方那片迷雾般的山脉。远处的渡魂山,像一座沉默的巨兽,蜿蜒于赤水河的源头,隐匿在无尽的雾霭和山云之中。无数魂灯挂在山脉的尖峰上,远远望去,如同死者之眼,冷冷地注视着世间的每一丝波动。
宋执转身看向林澄,声音沉定:“我们一起。”
她深吸一口气,轻轻点头:“我知道。”
他们携手,向渡魂山进发。
——
山道崎岖,古老的石阶被岁月磨平,隐约还能辨出旧时行者的魂迹。但四周寂静无声,仿佛连风都未曾踏足此地。林澄不止一次感觉,自己的脚步声在空旷中被无限放大,回荡在空山之中,如同前人遗音。
随着高度的上升,山路愈发陡峭,周围的植被逐渐稀少,取而代之的是嶙峋岩壁与嵌入其间的残破灯座。那些灯座多已熄灭,唯有偶尔一两盏,仍残存着淡淡的青蓝火光,像是某种存在未竟的记忆。
“这些魂灯……是谁的?”林澄低声问。
宋执停下脚步,目光复杂地望着一盏灯芯微动的残灯:“也许是死者,也许是还未被唤回的人。”
他们继续前行,气温骤然下降,雾气愈浓。途中,他们穿过一条狭长石桥,桥下是深不见底的裂谷。裂谷中隐隐传来低语,像是有人在梦中呢喃,又像是灯魂在窃窃私语。
“你听见了吗?”林澄顿住脚步。
宋执点头:“这山里……在试探我们。”
他们来到一个山腰平台,平台中央立着三根古老的魂灯柱,每根柱子上燃着一盏青色魂灯,发出幽蓝的光芒。这三盏灯火,显然不属于现世。
“这里是‘归魂前站’。”宋执轻声道,“传说中,凡魂回归之前,必停此一站。若心不清,灯不燃;若心有执,灯便乱。”
林澄望向那三盏灯,忽觉心中一紧。
“这些灯,是要引导我们回归,还是——迷失?”
话音未落,一阵寒风袭来,三盏灯中的一盏骤然熄灭,台上的光芒瞬间黯淡。
与此同时,山巅传来一声低沉如铁锤撞钟的问喝:“谁敢擅闯归魂境!”
两人回身,只见一位身披破旧铠甲的老兵缓步走来,他的步伐沉重而缓慢,却不显迟滞。铠甲上满是血迹与裂纹,仿佛他曾在百场厮杀中苟活至今。老兵双手各持一盏红灯,灯中燃着几乎无法看清的血色火焰。
“你们不该来这里。”老兵的声音低沉,带着不容忽视的威慑,“每一个踏入归魂山的人,魂灯都将为其指路——或燃,或灭。”
宋执挡在林澄身前,冷声道:“我们不是扰乱者,只求山中真相。”
老兵眯起眼,打量了两人许久,缓缓开口:“若你真要走过这山,须经考验——归魂试路。”
他转身走向灯柱,指着仅剩的两盏青灯:
“每人一灯,照见自身魂影之火。若能点燃,不论过去如何,皆可再前行。”
林澄迟疑片刻,走向左侧的魂灯柱,宋执则选择了右侧。
—
林澄的指尖触及灯柱,冷意霎时蔓延全身。一团淡蓝火焰升起,却又在空中挣扎翻滚,像是无法稳定的梦。
忽然,周遭的世界消失,她仿佛坠入了一片漆黑。
黑暗中,一个婴儿在哭泣,一个女人背对她跪在夜色中,浑身鲜血。
“澄儿……对不起。”女人低语,声音熟悉而遥远。
林澄睁大眼,想喊,却无声。
画面一转,她看见年少时的自己在灯局受训,孤身一人站在结界之外,看着其他同伴在魂火中欢笑——
她始终是一个“被拒绝的人”。
“你是谁?”一个声音在她脑中问,“你愿意接受过去吗?”
“我……”
她闭上眼,深吸一口气。
“我,是林清风的女儿,是魂图的承载者。但我,更是林澄。”
魂火随之升腾,一道明亮光芒冲破黑暗,那盏灯柱重新点燃。
—
另一边,宋执也陷入了自己的考验。
他看见少年时的自己,手中抱着一具尸体,是他曾在“封魂战”中失去的战友。他跪在火堆前,无声痛哭,魂印被撕裂,几欲毁灭。
“若你当初没有拒绝归魂,你现在不会孤身一人。”梦中,有人冷冷质问他。
他却抬起头,缓缓道:“我宁愿孤身,也不愿违背心灯。”
火光骤然炸开,那盏灯随之重燃。
—
老兵望着两盏灯火重燃的魂灯柱,眼神深处泛起一丝讶然与欣慰。
“你们通过了第一道考验。”
“前方,是真正的归魂关。”
他转身,指向远方山脊的裂缝。
“穿过那里,是‘碎魂之门’。那是林清风曾经留下的灯阵之一,只有拥有魂图者,才可通过。”
林澄微微一震:“她来过这里?”
老兵轻轻点头:“她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来这里。”
他顿了顿,望向林澄,眼神格外沉重:“林清风曾对我说,她愿为归魂埋下最后一道封印,只为让你能活下去。如今,你来了……这山上的命数,也许就要重启了。”
林澄握紧了手中魂灯,心跳在这一刻变得格外清晰。
她望向山巅,雾色如帷幔,遮住前路,也遮住归途。
“宋执。”她低声唤他。
他回望她,语气坚定:“我们走到底。”
雾中,一道灰白灯光逐渐升起,像是在为他们引路。
而他们的脚步,正走向命运最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