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我不是刘琦

第33章 乌浒蛮族

三国:我不是刘琦 三尺月明 2458 2025-06-14 21:29

  乌浒使者肩阔如垣,昂着头踏入院门,肌肤古铜而泛油光,胫间肌肉盘结若老树之根,远远望去竟似鳄鱼鳞甲。

  “歌圩部使者犀比,见过荔浦县长!”

  犀比声若洪钟,仅略拱其手,嘴角衔轻蔑之笑,仿佛上族看待下族。

  刘琦跪坐在软垫上,闻言抬眼觑了他一眼,语气平淡:“足下远涉千里而至,所为何事?”

  漫不经心的态度,让犀比眉头骤皱,他强压怒意,森然道:“我家符都都老听闻县长新上任,特命某来献礼,聊表寸心。”

  刘琦微颔首,淡笑道:“汉与乌浒素为一家,符都都老有心了。”

  犀比猛击掌,身后两名属下负朱漆木箱,轰然掷于阶前,箱盖启处,尘埃纷起。

  他们足底结着厚茧,形如龟甲,显然是常年赤足奔走山林所致。

  黄忠好奇地探身望去,只见箱中满满当当堆着深绿色的叶片,边缘呈锯齿状,叶脉清晰如网。

  ——分明是山中常见的冬青叶。

  马玄摸着下巴,纳闷反思:“莫非以树叶为礼,是乌浒族的古俗?”

  刘琦目若朗星,问道:“敢问使者,此为何物?”

  犀比纵声大笑,故作豪态:“某早闻汝等汉人好摘树叶泡水,美其名曰‘茶’。此箱冬青叶,乃都老遣人自十万大山深处采得,足见诚意!”

  黄忠按捺不住,朗声道:“冬青叶,如何能当茶?”

  犀比斜睨之,嘴角扯出讥讽之色:“山野之物,汉人自不识得。我乌浒人入山狩猎所采冬青叶,胜汝等劳什子茶百倍,猿猱皆好此!”

  黄忠怒发冲冠,几欲动手。

  刘琦镇定自若,轻笑:“使者可知,汉人制茶,需采嫩芽杀青、揉捻、烘干,方得真香。”

  “哦?”犀比挑眉,“莫非里面,真有学问?”

  刘琦取叶置空盏,注滚水。少顷,茶汤溢清苦之气,间有草木清香隐约可闻。他推盏示意:“请尝。”

  犀比猛然挥臂,陶瓷茶盏应声碎裂,滚水溅在青砖上腾起白雾。他踏前半步,居高睨刘琦,鼻息掀鬓发乱颤:“猴子才吃树叶,都老说什么先礼后兵,老子早受够了!跟你们汉人玩虚的作甚?”

  黄忠按刀而前,刀鞘撞甲胄作响,喝道:“匹夫安敢放肆!究竟所为何来?”

  犀比桀桀怪笑,腰间兽骨刀柄泛着冷光:“我歌圩部有逃奴躲进荔浦,都老命某带他们回去!”

  话音未落,两名乌浒勇士已将一名汉人男子掼在阶前。

  “刘琦公子救我!”男子满脸血污,膝行着抱住几案,“小人名叫李鸡儿,是荔浦良民,从未去过乌浒地界啊!”

  刘琦俯身按其颤肩,目如利剑扫向乌浒使者,问:“足下言其为逃奴,可有凭证?”

  犀比抖起皮鞭,鞭梢卷冬青叶,骂道:“鳖奴!还敢嘴硬!”

  鞭如毒蛇抽向李鸡儿后背,顿时皮开肉绽,血珠飞溅满堂。

  黄忠怒喝一声,钢刀出鞘三寸,寒光映得室内骤然一亮,两侧侍卫亦齐刷刷按上剑柄。

  “且慢。”刘琦抬手制止,“你且从头说来,为何被指为逃奴?”

  李鸡儿剧烈喘息着,额头在青石板上磕出血痕:“半月前商队过此,小人帮着搬了两袋粟米,除此从未接触外人。刘琦公子,小人委实冤枉啊!”

  “放屁!”犀比暴喝,扯住男子左臂撕袖,一枚字迹模糊的铭文烙印隐现臂上。

  “这是我部奴隶印记,烧成灰都认得!”他抬脚踩住男子后心,皮鞭再次高高扬起,“再敢胡言,便宰了你!”

  李鸡儿发出濒死般的哀嚎,身体蜷缩成虾米状:“公子明鉴!公子明鉴!”

  刘琦负手而立:“此事荔浦官府自会彻查,三日内必给使者一个公道。在此之前,任何人不得轻举妄动,坏了大汉规矩!”

  犀比挥鞭作响,狠声道:“某把丑话撂在前头!我部逃奴不下百人,某必带部属逐户细搜,一个也休想漏掉!”

  “汉升。”刘琦淡淡挥手,“送使者去驿站歇息。”

  老将踏前半步,目如刀锋剜过犀比面门,沉声道:“使者请。”

  犀比被目光刺得浑身发紧,忽然想起都老帐中那只被铁链锁住的斑斓猛虎。此刻汉人老将眼中的凶光,竟与猛兽如出一辙。

  “三日内若无结果……”犀比强作镇定地扯了扯兽皮腰带,“荔浦县衙的门槛,怕是要被我部勇士踏碎。”

  刘琦望着他远去的背影,直到其消失在暮霭中,才转身看向仍在发抖的李鸡儿:

  “抬起头来,你若想活,最好字字属实。胆敢有一句欺瞒,不用乌浒人出手。”

  李鸡儿喉咙滚动,额头重重磕在青砖上:

  “公子容禀……我等本是荔浦良民,去年官府苛吏横征暴敛,逼得家家户户卖儿鬻女。小人无奈之下,只得投奔乌浒山越躲避赋税,却不想……”

  他忽然哽咽,指甲深深抠进掌心,“乌浒豪强强占汉女,小人之妻……夜夜被欺凌折磨……”

  “不久前听闻公子到任,说您废除苛捐、屯田养民……”李鸡儿抹了把血泪,“小人约了同乡二十三人,趁夜砍断麻绳,一路逃回荔浦。”

  刘琦肃声道:“伯常,即刻传令,将荔浦境内歌圩部流民暗中集结。”

  李鸡儿的额头,磕得青石板咚咚作响:“公子饶命!我等愿生生世世为奴为婢,只求不入虎口!乌浒人视汉奴如牲畜,稍有懈怠便剜眼割舌……”

  马玄于心不忍:“公子——”

  刘琦镇定自若:“不是要送他们回去,是要了解情况。歌圩部借‘逃奴’之名窥伺荔浦,我若不摸清他们的底细,如何护得住岭南百姓?”

  李鸡儿猛然抬头,眼中闪过难以置信的光:“公子……您信我?”

  马玄愕然道:“公子,真要和乌浒人开战?”

  刘琦袖袍鼓荡,按剑道:“战与和,岂由他人左右?”

  “谢公子活命之恩!”李鸡儿额头磕出血痕,踉跄着爬起。

  刘琦知道,人口是第一生产力。欲抢人口,必有战火相随。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