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沈昭直
季咸正下筷子,忽然听见朱婆婆问出这话。
他转头看了过来。
朱婆婆约莫五旬上下。
银丝绾髻,斜插木簪,眉目疏朗似山,嗓音清越而温润。
季咸搁下碗盏,阿姐侧头过来。
一时之间,房间内寂静了。
姐弟不是没想过那种可能。
只是...刚才失望了一次。
季咸凝神打量这老妇人。
宽大儒袍,难掩瘦削身形。
肩平腰直的架势,有种端方气度。
那身儒袍虽无纹绣,细看却是上等冰蚕丝织就。
单是襟口那枚玉扣,便抵得寻常百姓半年嚼谷。
“以后婆婆若是饿了,尽管来此便好,添副碗筷而已。”
季咸嘴上打趣,心下暗惊。
“我家小姐执掌钧天书院这些年,最烦那些个繁文缛节。”
朱婆婆不紧不慢啜了口酒,“圣人都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这拜师的礼数...”
拜师?
听到拜师二字。
季咸有些懵。
反而是阿姐最先反应过来,询问道。
“院长的名讳是?”声音有些发抖。
“老婆子昨晚才见过老王头,他没讲?”
朱婆婆蹙眉,继续道:“我家小姐名唤沈、昭、直。沈腰潘鬓的‘沈’,天理昭昭的‘昭’,直上青云的‘直’。”
朱婆婆掏出那枚刻着“昭直”二字的羊脂玉。
手指摩挲着玉上刻痕。
作为沈府老仆,她提及主子名讳,脊背不自觉地挺直几分。
季咸盯着玉上龙飞凤舞的刻字。
沈昭直?
他偏头瞥见朱婆婆脸上,那抹与有荣焉的神色。
报个名讳像祭出尚方宝剑,就等人倒头便拜似的。
“妙笔仙子——沈昭直?”
季咸喃喃道。
蒙眼的阿姐声音陡然提高:“妙笔仙子——沈昭直?!”
朱婆婆将羊脂玉按进季灵掌心:“神策定乾坤,锦绣织经纬,天机算阴阳,妙笔镇山河。小姐要收你作亲传弟子,愿入师门便接下这玉。”
季咸怔住了。
“沈仙子要收阿姐为徒?”
他难掩惊愕。
虽不是没想过这种可能,但消息来得太突然,让少年有些不知所措。
“昨夜你在钧天书院参悟字画,可有所得?”
朱婆婆夹起牛腱,细细咀嚼,“竟然格物境圆满了。”
“还算有所收获。”阿姐轻声应道。
“小姐说你眼盲心明,天资不输她当年。”
朱婆婆抿了口酒,“这些年,数不清的世家子弟来拜师,能参透的,你是头一个。”
季咸暗想:“果然是亲姐弟,外挂都不一样的。”
朱婆婆斜眼打量少年:“第二个悟出来的居然是你。”
她心里犯嘀咕。
这小子怎么看都不像骨骼清奇之辈。
习武天才通常身具武骨,可季咸这身子只能算是勉勉强强。
连半块武骨都没有,那晚见他金肌小成,着实吓了自己一跳。
“全仗仙子妙笔通玄。”
季咸满脸诚恳,“寥寥数笔却气韵万千,令人见之顿悟。”
朱婆婆抚掌大笑:“哈哈哈!老王头总夸你少年老成,我还当是个木头疙瘩。
没想到是块滑不溜手的活玉,这性子正合我的胃口!”
季咸嘴角微抽。
说好的世外高人呢?
怎么比集市大娘还爱听奉承话?
最后那句“正合我的胃口”,更让他心头一动。
现在改修文道,还来得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