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从剧透诸葛亮开始三兴炎汉

第26章 生死簿前老将请缨

  田信看着眼前这两位蜀汉的顶梁柱。

  一位智计绝伦,算无遗策。

  一位勇冠三军,老而弥坚。

  他心中涌起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

  历史的车轮,真的能轻易被自己这只小小的蝴蝶撼动吗?

  他的目光,首先落在了法正身上。

  这位以奇谋和狠辣著称的顶级谋主,此刻脸上那惯有的锐气和自信消失不见。

  取而代之的是面对未知天命时的震惊与茫然,甚至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苍白。

  田信语气带着前所未有的诚恳。

  “孝直先生。”

  “您今年不过四十四岁,正是辅佐主公大展宏图的黄金之年。”

  “按照我所知的轨迹,您离世,应在明年,也就是建安二十五年。”

  他稍作停顿,“史书记载不详,但似乎与您积劳成疾,旧伤复发有关。”

  “这并非绝症天罚!”

  田信加重了语气,试图点燃一丝希望。

  “只要您从此刻起,留在成都,遍寻良医,精心调养,未必不能避过此劫!”

  “切记,万万不可再如以往那般殚精竭虑,透支心力!”

  法正瞳孔微缩。

  积劳成疾?旧伤复发?

  他脑中飞速盘算自己最近的身体状态,似乎并无明显不适。

  难道……真有隐患潜藏,自己却懵然未觉?

  田信的目光转向了那位须发皆白,却依旧挺立如松的老将军。

  他知道,劝说这位刚刚在定军山斩将夺旗、豪情万丈的老将军放下刀弓、安享晚年,恐怕比登天还难。

  他刚开口:“黄老将军……”

  黄忠却猛地一摆手,打断了他。

  老将军的脸上,带着一种洞悉世事后的洒脱,和一丝不甘于寂寞的火焰。

  “田先生,老夫戎马一生,有些事,或许与先生所想不同。”

  “你还年轻,体会不到老夫蹉跎半生,眼看白发丛生,却报国无门的苦涩!”

  “幸得主公不弃,知遇之恩,重于泰山!”

  “能让老夫这把老骨头,在暮年还能驰骋沙场,斩将立功!”

  黄忠的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力量。

  “如今听闻天命所归,老夫反倒坦然了!这一生,值了!”

  他猛地转身,再次向刘备单膝跪地,动作干净利落,带着军人特有的刚硬。

  头颅深深低下,花白的头发在灯火下格外刺眼。

  “主公!”

  黄忠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恳求,甚至有一丝急迫。

  “此去上庸,若能稳住阵脚,助云长将军化解危局,为大汉兴复扫清障碍。”

  “便让老臣这条命,立刻交代在疆场之上,又有何妨!”

  “求主公成全!给老臣这个与天争命,为大汉尽忠的机会!”

  刘备看着跪在地上,脊梁挺得笔直的老将。

  看着他那双燃烧着最后光焰的眼睛,心中酸涩难当,充满了无尽的不忍。

  他太了解黄忠了,这位老将军的倔强和忠勇,早已刻入骨髓。

  他也清楚,放眼帐下,目前能镇住桀骜不驯的刘封、心怀叵测的孟达,并且愿意立刻启程的宿将,除了黄忠,几乎再无二人。

  赵云必须立刻去南郡稳定后方。

  关羽坐镇荆州前线。

  张飞远在阆中,位置也是非常关键。

  马超……刘备心中微叹,此人可用,但需慎用,绝非托付此等生死攸关重任的首选。

  魏延资历尚浅,威望不足以服众。

  似乎,命运真的将这副沉重的担子,压在了这位年迈的老将肩上。

  刘备长长地叹息一声。

  他亲自上前,双手用力扶起黄忠。

  “汉升……”

  刘备的声音沙哑,充满了疼惜与无奈。

  “你……你这又是何苦……”

  他顿了顿,看着黄忠眼中的决绝,最终化为一声沉重的决定。

  “也罢!既然你心意已决。”

  “备,允了!”

  他紧紧握住黄忠那布满老茧和伤痕的手,仿佛想传递一些力量过去。

  “但你必须答应备一件事!”

  刘备的眼神变得无比严肃。

  “此去上庸,军务之外,必须以自身康健为重!”

  “备会立刻调派两名最好的医师随你同去!”

  “万事,需听医嘱,不可逞强!”

  黄忠感受着主公手上传来的温度和关切,虎目之中,瞬间盈满了泪水。

  他用力点头,声音哽咽。

  “老臣……遵命!多谢主公厚爱!”

  他知道,这或许是主公对他这位老臣,最后的,也是最深的关怀了。

  密室内的气氛,因死亡的预言,因黄忠的慷慨请缨,变得愈发凝重而悲壮。

  刘备强压下心中的波澜,看向诸葛亮,眼中带着深深的疑惑,以及一丝对未知的探寻。

  “孔明。”他声音低沉,

  “方才田信所言,皆是未来之事。可你……你又是如何对孝直与汉升将军的寿数,也知之甚详?这等精确,简直……”

  他没有说下去,但那眼神中的追问,已说明了一切。

  诸葛亮闻言,一直紧绷的脸上,罕见地露出了一丝复杂难明的苦笑。

  他知道,是时候了。

  是时候让主公和这几位心腹重臣,更直观地,更彻底地,接触到田信所带来的,那足以颠覆认知的天机了。

  他缓步走到角落,在那个奇特的金属箱子旁蹲下。

  熟练地点了两下鼠标,唤醒进入休眠的屏幕。

  光束再次亮起,投射在对面的墙壁上。

  然后移动鼠标,打开了笔记本电脑上的三国志11,打开武将事典页面。

  这一次,出现的不再是未来世界的奇景,而是一张密密麻麻的列表!

  无数的人名,排成一列。

  每个人名点开后,都跟着一串冰冷的数字和简洁的文字,清晰地标注着“生歿”、“统率”、“武力”、“智力”、“政治”、“魅力”等条目,甚至还有一行行简短精悍的列传,概述其一生成败关键。

  那信息量之庞大,条理之清晰,令人瞠目结舌!

  刘备、法正、赵云、黄忠,所有人的呼吸,在这一刻几乎同时停滞!

  他们死死盯着墙壁,仿佛被那光影摄去了魂魄。

  赵云甚至下意识地在密密麻麻的名字中,搜寻着自己和主公的名字。

  “主公,此物,田信称之为武将事典。”

  诸葛亮伸出手指,指向墙壁上那清晰的投影,光标精准地停留在法正的名字后面,那刺眼的“生殁:176~220”字样上。

  同时,简要向在座众人解释了这种来自后世的数字符号所代表的含义。

  刘备等人皆是当世人杰,虽初闻此奇异计数之法,但凝神倾听片刻,对照屏幕上的实例,已大致领会其意。

  只是当目光触及那代表终结的数字时,心头的沉重又加深了几分。

  “其中,记录了这乱世之中,诸多英雄豪杰、文臣武将的生平轨迹。”

  他的手指,缓缓移动,又点中了黄忠的名字,同样跟着一个令人心悸的生歿数字:“148~220”。

  刘备的目光,紧紧锁定了墙壁上法正名字后“智力:94”和黄忠名字后同样醒目的“武力:93”。

  巨大的悲伤与震撼仍萦绕心头,但他强迫自己抓住一丝能让他思考的东西。

  他深吸了一口气,将胸中的郁结与恐惧一同吐出。

  这位一生识人无数的枭雄,在巨大的冲击过后,试图从这冰冷的数字中寻找某种慰藉。

  他缓缓转过头,看向田信,又扫了一眼诸葛亮,声音依旧沙哑,却带着一种强作镇定的探究:

  “先生,军师。孝直与汉升,皆国之柱石,其能如此,备深知。”

  “此事典所列数值……九十有四之智,九十有三之勇,已是惊世骇俗。”

  “备只是想知,此数,最高几何?”

  “莫非这智谋与勇武的极致,便是九十九不成?”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