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026章:撼龙宗师,地阙玄玑录!【求追读+境界划分】
“地师堂的祖师,居然是青囊子的师弟?!”
听高半仙讲完,纪长瑄只觉自个儿脑袋嗡嗡作响!
如此说来,地师堂的历史确实源远流长。
望到纪长瑄那不可思议的神情,高半仙直视了他一眼,道:
“你可知赫岐山做梦都想得到的《舆山指迷赋》,就是当年地师堂一位撼龙宗师所留?”
“诸如此等地书葬经,我地师堂少说还有十多部!”
“十多部?”
纪长瑄闻言,不禁瞠目结舌。
光一部《舆山指迷赋》,就让赫岐山这样的高手念念不忘,以至于不惜师兄弟反目成仇。
结果,高半仙说地师堂还有十多部!
这太让人吃惊了!
足见,地师堂底蕴惊人!
顿了顿,高半仙突然咳嗽了声,讪笑道:
“咳咳,当然这么多年过去了,地师堂也发生了几次危机,迄今为止,能流传下来的只有五部……”
纪长瑄:“……”
高半仙回归主题道:
“说了这么多,老朽还是认为小友若以我地师堂为依托,扯起大旗来,旁人纵然真有几分猜测,也不会怀疑什么。”
纪长瑄脸色渐渐肃穆起来。
高半仙如此极力劝说自己与他合作,不知有什么图谋?
但他先前那番话,也有几分道理。
内心衡虑了一会儿,纪长瑄正色道:
“那你需要我做什么?”
高半仙一脸真诚,坦露道:
“很简单,帮老朽瞒过这次崇昭司来庐远县调查的人,另外老朽在今后的几年以至十几年来,需要你背后之人出手协助!”
“不行!”
一听到这老登打他召劾鬼神的主意,纪长瑄想也没想,就拒绝了!
箓生召劾鬼神,是有非常严格的律章。
道门强调“承负”,召请鬼神干预世事需慎之又慎,若因私欲妄动因果,必受其责!
这高半仙让自己今后帮他,谁知道这老登暗地里又在筹划什么?
万一到时又把自己给坑了,那简直欲哭无泪!
见纪长瑄语气坚决。
似没有丝毫转圜的余地,高半仙心下一动,旋即保证道:
“小友放心,老朽绝不会让你干伤天害理之事,且真要答应了,老朽还会……”
说到此处,高半仙语气迟疑,似有什么话不便开口。
“你待怎样?”
高半仙不假思索道:
“小友若在修行上遇到困难,老朽一定知无不言。”
“嗯?”
纪长瑄心中一震。
这个条件很诱人。
说实在话,他来到这个世界,满打满算不到一个月。
对于这方世界的修行之法,完全没什么了解。
其实,纪长瑄一直想弄懂前世他在华夏道门那些修行之法,和此世的修行法门有无共通之处?
但受限于种种原因,他始终不能如愿。
这次被赫岐山针对,可笑的是,他连对方是何修为也不清楚。
他目前急需一位高人,为自己讲解此世修行之秘!
思来想去,这高半仙倒是极为符合。
但今后要他召劾鬼神相帮,纪长瑄还是有些顾虑。
“小友还有何担心,不妨直说了吧?”
高半仙望纪长瑄似乎意动了,忙道。
“你当真不会做伤天害理,灭绝人性之事?”
“老朽敢以我地师堂祖师起誓,今后请小友相助,绝不为孽!”
闻言,高半仙斩钉截铁道。
说罢。
他当真逼出一丝心头血来,以血为引,发起毒誓来。
“既如此,我就信你一回。”
见状,纪长瑄这才点了点头。
不一会儿,他问出了第一个问题:
“对了,你那师弟赫岐山是何修为?”
“应是半步阴神。”
“阴神?”
纪长瑄面露惑然,有些不解。
高半仙解释道:
“所谓阴神,即神魂可在夜间出窍,身如银练,如伴明月!”
“原来如此。”
纪长瑄恍然道。
“那阴神之后又是何境界,此世是否有仙人存在,还有你口中那地师堂的撼龙宗师是怎么一回事?”
高半仙知道眼前这个面目俊逸的少年,早已不是当初他收的那个孤儿弟子。
为此,他耐下心来,从头到尾为纪长瑄讲解道:
“小友,修行之始,以玉露为先。即吸收天地灵气,纳为己用,于体内凝结玉露凝华,淬炼凡胎。之后便是灵枢境,玉露存于丹田之中,圆满之后,打开大窍,如星辰运转。”
“灵枢一突破乃为脉轮,灵气进一步运转,如天河一样,循环不息,此刻阴阳二脉共济,可在丹田之中形成脉轮。”
“脉轮圆满,阴神之后,便是霞举、真人境。”
“所谓霞举,即可飞天遁地。到了真人,已和神仙无异,可随意变化样貌,有着种种不可思议的神通之能。”
“而撼龙宗师,则是修行风水一道到了极高造诣而独有的称呼,其地位堪比真人!”
“至于真人之后是何境界,老朽就不得而知了。”
一番说完。
纪长瑄内心颇有触动。
想不到,此方世界修行之道同样不凡。
霞举一境,可飞天遁地,朝游北海暮苍梧!
真人一境竟和神仙无异,懂得变化之术。
如此说来,此方世界的战力还不小。
也不知道他今后品级高了,请来四位天师到了此世,会不会碰到敌手?
回过神来,纪长瑄又道:
“那眼下我是何境界?”
“嗯……”高半仙捋须沉思,似在纠结。
少许,他也不怎么确定道:
“小友自身修为应该没到玉露境,但随身带的符箓,却隐约有灵枢之威。”
听到此话。
纪长瑄这才对他的实力有了一定的了解。
也不知道他将《阴符经》修炼到“守一”一境,会不会突破到玉露境?
但转念一想。
自身的法力,与此世流传的修行之法并不相通。
哪怕修炼到了“守一”一境,也不知道该如何于体内凝聚玉露,淬炼凡胎?
这般想着,纪长瑄眼珠一转,突然望向了高半仙,心生一计的他,面露笑容道:
“高前辈既要和在下交好,不知可愿传我一门功法?”
对此,高半仙并不觉得纪长瑄唐突,反倒是乐呵一笑:
“哪怕小友不说,老朽也会传。”
说着,就从怀里拿出一道卷轴来。
那卷轴十分特殊,似帛非帛,摸起来比丝绣还要细腻,通体透露玉质之感。
卷轴密封处,赫然写有六个古篆——地阙玄玑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