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祭灶传说
蒋瓛把“蓝水”的制作方法转述给朱允熥和常升,朱允熥拿起蒋瓛准备的书。
“蒋卿,这书就不用了,对咱们来说,多这一道转换的工序,意义不大。”
皇帝做事不讲人赃俱获,他怀疑你的时候,你的罪名就成立了,所以在朱允熥眼里,数字也好,文字也罢,都是一样的。
常升看向蒋瓛有些疑惑的目光,他听出来了朱允熥的意思,只要朱元璋发现米汤写的密信,无论什么内容,蒋瓛和朱允熥的瓜落就吃定了。
甚至一堆意义不明的算筹数字,在皇帝朱元璋的心里,危险程度要比在密信里如实写情报还要高。
“王爷说得对,蒋兄弟就不用多此一举了,到时候直接把要告诉王爷的内容写下来就好,只是不要写明是给王爷的,也不要问王爷安。”
“这样就算暴露,也只是窥视朝廷动向,不会扯到内外勾结意图不轨上。”
说到这蒋瓛就明白了,就开始想怎么样藏匿密信,好让人察觉不到问题。
“王爷,开国公,职下明白了,既如此,王爷,咱们到时候这样...然后这样......”
三个人围着,听蒋瓛说完怎么样藏匿密信,朱允熥眼神都明亮了些许。
常升心里感慨,好一个瞒天过海的好法子,等到蒋瓛到了南京,对朱允熥的大事业必有奇效......
......
“噼里啪啦!”
三人商议完,就听见远远的,传来有爆竹声响。
他们三人都是去过军中的爆竹和枪炮都声音区别很大,所以他们一下听出来是百姓在放爆竹,只是这爆竹声稀稀拉拉的,不很密集。
朱允熥看向爆竹声传了的方向笑着问二人,他还不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
“今天是什么日子,怎么百姓开始放爆竹了?”
常升蒋瓛站在朱允熥左边身后,视线跟着朱允熥,常升首先说话。
“王爷,今天是腊月二十三了,小年夜,迁移到云南的百姓,过小年了,这是在祭灶神呢。”
看自家王爷轻松下来的样子,蒋瓛上前说道:“王爷,这祭灶神,还有很多民间传说流传呢。”
“其中有一版,还跟咱们大明反元杀鞑子有关呢。”
朱允熥倒是没听过这说法,好奇的转身看向蒋瓛,常升静静的看着,面带微笑,他也是知道这个传说的。
蒋瓛摸摸下巴,向朱允熥娓娓道来。
“元庭规定南人不得执兵器,不允许私下养马。甚至禁农家用铁禾叉,以防造反。连菜刀都由鞑子保管,用后就要上交。”
“哪家有大闺女出嫁、小媳妇进门,都要出高价钱向他贿赂,实在出不起的,妻女只得任其糟蹋。”
蒋瓛给朱允熥讲了元庭残虐非人,当时的汉人反抗的方法就是,婚后头胎摔死不要,直到天下群起反元,鞑子被诛十之八九。
说着跟朱允熥讲了中秋节利用月饼传信,约定八月十五杀鞑子。
“蒋卿,那这和小年祭灶神有什么关系?八月十五离腊月二十三有点远吧?”
“王爷,接下来让臣跟您说吧。”
常升接过话头,接着对朱允熥说。
“这传说八月十五杀鞑子以后啊,百姓就各自生活在自家土地上,直到这腊月二十三,元庭察觉不对,派兵前来查看,对于鞑子消失但是百姓说不出来合理原因的,一律杀掉。”
蒋瓛常升一唱一和,说出来这些民间传说,当然这不是真相,只是反元大业中间,百姓流传中产生的各事件的关联说法。
“正巧百姓在这一天祭灶,就有人应付元庭官兵说,自己村户上的鞑子功德圆满,上天做了神仙了,他们这就是在自发祭祀自己村上的鞑子呢,借此躲避元庭追杀。”
“元庭的官兵一看,全村确实是都在祭祀,大为满意,然后放过了此地百姓,后来为了保命,这祭鞑子的说法流传开来,这腊月二十三祭灶神,就被某些百姓叫做祭鞑子了。”
“原来如此,两位倒是帮孤长了见识,此等民间传说,倒也挺有意思。”
朱允熥饶有兴致,百姓为了保护自己,广为流传这种说法,乍一听还挺有道理。
“王爷听个乐呵就好,这都是百姓在乱世一点点求平安的心愿,说到底是为了一家团圆。”
看向说话的蒋瓛,朱允熥对他这个说法很赞同,同时想起来团圆这事,朱允熥一拍手。
自己在刚来云南时救下的逃民,阿布纳吉等人,如今云南安定,各宣慰司也都归服了,也该让他们回家团圆过个团圆年了。
正好借此机会让他们在过年这段时候宣扬一下自己身为吴王的仁德,让年后大明官吏在宣慰司的工作轻松些。
“蒋卿,在各屯田卫安置的那些个宣慰司的逃民,如今怎么样了?”
蒋瓛先是愣了一下,没想到朱允熥思维跳这么快,冷不丁问到了那些逃民。
很快反应过来,蒋瓛现在还身为云南都指挥使,卫所包括逃民的情况他还是清楚的。
“王爷,屯田卫的弟兄对他们多有照顾,那些百姓在屯田卫生活了四个多月,一个个身子骨都好了不少。”
朱允熥点点头,蒋瓛看自家王爷很满意,就接着说。
“王爷,臣觉得,眼下已经到了放这些逃民回家团圆的时候了,从云南到宣慰司,他们五至七日就到了,正好过个团圆年。”
顺着往下说,蒋瓛看朱允熥越来越满意的神色,知道自己猜对了朱允熥的想法,刚说到团圆,王爷就问这些逃民,这不难猜。
所说五七日,怀着家人团聚的念头紧赶慢赶最多六日,最远的阿布纳吉也能到家。
朱允熥思量着这些人回家要不要赏些米粮,宣慰司的情况他知道,百姓吃不饱是常态。
给粮食能最大程度的提高自己这个吴王在他们心里的形象。
“既然如此,就传信屯田卫让他们归家吧,一人赏散碎糙米五斤以做路上口粮,普通米十斤,当孤祝贺他们的新年贺礼。”
朱允熥一挥手,送出去千石米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