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时间就是金钱(求月票!)
量产版的魅魔手机严丝合缝,比实验室产品高出好几个档次,跟国际品牌的手机一模一样。
进一步提升了魅魔手机的档次。
拿在手里,已经不太像价值一千块以下的手机了,估计卖个一千二三没什么问题。
但,小作坊哪有这样的实力?
罗诚满脑子困惑,婆娑着手里的量产版魅魔手机忍不住扭头看向陈祥林:“哥,你上那找的代工厂?这质量杠杠的,模具也精巧,比我们之前做的模具强多了。”
“是深城国资委的同志介绍的,说是那个做电池的比亚蒂正在进军代工产业,规模整得还挺大。我们只占了刚建成的第一条流水线,每个礼拜能够量产十万台……”
迪子不是明年才开启的代工模式吗?
难道现在已经开始建厂了?
罗诚听得满头雾水,心里诞生了个疯狂的想法:有了迪子的产能和品控管理,是不是可以考虑考虑扩大产能?
多卖手机赚钱是一方面,他更多考虑的是此时联发科芯片的产能。
这是个好机会!
刚刚涉足手机芯片设计的联发科产能其实并不夸张,每年也就千万级的手机芯片模组产能,如果魅族科技把这些产能都吃进肚子里呢?
那岂不是说,联发科就是魅族科技事实上的研发中心?
路子有点野失败的可能性很高。
他仔细借着欣赏量产版魅魔手机的机会思索片刻,又向五个暂时充当办公文员的姑娘介绍了陈祥林这个真正的老板认识。
等办公室内没有外人的时候他才谨慎开口:“哥,你能仔细说说比亚蒂代工厂那边的情况吗?产能有多大,如果需要迅速扩张产能的话,需要多长时间?”
“兄弟,你什么意思?”
陈祥林嗅到了发财的味道,两只小眼睛冒着贼光上下打量着自己的军师——好像又找到发财的机会了?
年轻人的新脑子就是好使。
“我是这样想的。”罗诚斟酌着说出自己的想法:“如果我们把联发科的绝大部分芯片产能都买下来,那么,即便是华强北其他想做手机的大佬是不是也没入局的机会了?”
不就是产能吗?
华强北除了最核心的芯片无法供应之外,其他有关手机的电子元件管够!
如果迪子代工厂的产能管够,联发科还需要找第二个合作伙伴吗?
虽然没有签署独家代理协议。
这么操作下来,其实跟独家代理没什么区别了。
当然,只是暂时的。
联发科的芯片产能短时间内无法提升到很夸张的水平,两三年后大概才会爆发出恐怖的产能,供应出庞大的山寨手机产业链。
两年时间是关键。
这是宝贵的发展期呀!
现在的问题是,他对联发科起步阶段的芯片产能一无所知。
不敢赌吃进全部芯片产能,只能赌吃进绝大部分芯片产能,尽量减少山寨手机领域的竞争对手。
给魅族科技争取两年的发育机会。
时间就是金钱。
两年时间,他有信心让魅族科技蜕变成一个谁都不敢忽视的庞然大物,甚至有冲出国门,进军国际市场的底气。
背靠华强北,在爆产能这块他不虚任何人。
再叠加重生者先知先觉的优势,两年后的魅族科技,有可能会跟诺基亚这样的手机霸主掰掰手腕。
即便是不敌诺基亚,反手干掉三星之类的次级国际手机品牌不是什么难事。
“吃独食的机会!”
陈祥林的两颗眼珠子泛起红光:“兄弟,你这个想法很靠谱,我……我先联系联发科那边,把所有钱都砸出去预定他们的芯片产能。”
“哥,别着急上火,咱越积极联发科那边越是会拿捏你。先不着急联系他们,咱们先调整调整之前的销售战略。”
“怎么折腾?兄弟你出主意,我来干。”
“哥,咱不折腾那么大,先保证快速的回款能力,前期销售的时候尽量压缩销售渠道就行。”
“咋个压缩?”
“一个省一个省的建设销售渠道。比如头一批十万部魅魔手机直接瞄准广东的各个市县,铺满一个省就行。距离近,发货快,回款也迅速,能够保证我们拥有充足的现金流。”
“那其他省份呢?”
“关键看比亚蒂那边的产能扩充速度能提升到什么地步了,他们提升速度越快,我们的产能越高。当然还得看联发科的芯片产能。”
“行,我订生产,兄弟你负责建设销售渠道。”
“啊?”
“兄弟,其他人我信不过,只能信你,这么关键的生意怎么可能交给其他人去谈?”
“哥我才十八岁。”
“拉倒吧,你比五十岁的老狐狸还可怕。”
“过两天我要请假,去趟杭市,那边有个大买卖,我想插一手。”
“咱们的手机生意还不够大?”
“互联网企业,躺着挣钱的买卖,不做白不做。”
“……”
对罗诚而言老陈是个好人。
上辈子,他屡次创业屡次失败蜷缩在老陈的小破公司里默默疗伤时,这家伙乐观的形式风格默默鼓舞着他重振信心。
这辈子,还是这么无条件地信任着他这个“陌生人”,并没有像华强北其他小老板那样拼命压榨他的利用价值,还给了他极大的权利和信任。
跟这样的人做生意,心里非常踏实。
索性,他也不瞒着了。
直接告诉老陈:等你拿下联发科大部分的芯片产能,我就会把这条信息卖了换钱搞互联网创业。
“兄弟你太会了!”陈祥林坏笑着点头。
旋即,两人打电话联系王芳,晚上聚餐顺便商量接下来的工作分派问题。
手机产业要搞大,赛格大厦的柜台不能留了。
让老板娘蹲办公室,把罗诚空出来建设销售渠道,而陈祥林本人留在深城盯着产能和供货质量,差不多能维持住魅族科技的基本运转。
同时,每个省份建设分公司的事也要提上日程。
罗诚给出的办法很简单——招各省本地人。
此时的中专生还都很抢手,想招高水平的管理人员其实是个很难的事,不如直接招聘几个眼色伶俐的普通人管理分公司。
主要是负责催账和执行总公司的各种策略。
议定。
次日清晨,罗诚和小马哥一起踏上飞往杭市的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