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5章 女子科决定
科举结束后的三个月。
新科举教材,终于在翰林院以及京城书院们的不断努力下,顺利的面试。
其实这教材书需要这些人编撰的内容不多,只是将一些必考的书籍内容编写进去,并且由所有人一起为那些书中的内容制定统一的解释而已。
在这个过程中,王林也将标点符号再次规范了一些。
大乾时期其实已经有了标点符号的雏形,但相对而言比较单调,就是点。
能断句,但语意还是需要联系上下文自己琢磨。
有了完整的标点符号后,很多文字内容只要能读懂,就能明白意思,学习起来自然也简单了许多。
另外,科举教材中也编录了律法和术数的内容。
甚至还加入了一部分天文、地理的知识,不过这一部分的内容相对比较少,未来可能会继续完善。
最近朝廷因为一件事在争论不休。
这件事,就是已经试行了三年多的女官,在户部如今已经彻底的站稳了脚跟,王林也准备正式开女子科举的道路。
创办女子书院也好,让人编写科举教材也罢。
其实都是在为这件事铺路!
女子想要为官,本就让很多人反对。
若是女子不需要通过科举,可以直接为官,必然会遭到许多人的反对。
那么,如果女子也需要和男子一样,参加科举呢?
也需要经过同样的选拔,才能为官呢?
只要能通过科举,至少可以证明她们是具备才能,且不输于男子的!
这种情况下,其他人就算是想要反对。
实力不如人,也说不出什么反对的话语来。
不过当王林提出创建女子科,让各地可以组建女子参加科举的环境后,果不其然再次遭到了朝廷的反对。
这一次他们挑毛病的角度也变得清奇起来。
一些人说,古往今来的科举考试一直都是只有男子参加。
而男子参加科举的时候都需要验明正身,也就是在进入考场之前,脱光光接受士兵的检查。
若是女子也可以参加科举的话,是不是也应该接受这样的检查?
一旦接受了检查,这些女子的声誉和名节就必然会受到影响,难道朝廷要让一些名声有损的女子为官吗?
会不会因此影响到朝廷的名誉?
面对这个问题,王林的回答也很简单:“朝廷如今已经组建了女子军,既然男子接受男子的检查,女子自然要接受女子的检查。既然检查女子的都是女子,自然也不存在什么影响名节和名誉的问题。”
朝臣们哑口无言。
同时也在怀疑,陛下是不是早就考虑到了这一层,所以才会提前组建了女子军?
过去还真有人以为,陛下组建女子军是为了保护皇后娘娘呢!
其他人反对的角度就比较平淡了,都是老生常谈的问题。
不过王林已经等了三年,怎么可能给他们再一次反对的机会?
当然是将他们的反对意见一一驳回。
加上曾经站在反对主力军的郑章等人,如今都已经退出了朝廷的舞台,剩下的散兵游勇也不足以对于王林的提议造成什么影响。
女子科的事情,就这么被定了下来。
不过在各地组建女子科考试存在劳民伤财的问题,王林也的确考虑过了。
京城有女子军,可以检查那些在京城考试的女子。
但各地并没有相应的布置安排,所以目前能够参加女子科的,基本上只有京城的女子。
且参加京城女子科的女子,大多都是女子书院出来的女学子。
毕竟其他地方没有女子书院这样专供女子读书的场所,也不是所有的家庭都有那么开明,愿意送自家的女儿去读书。
指望着女儿将来也能通过科举,帮自家改换门楣。
这还需要慢慢努力才行。
所以目前能参加女子科举的地点只有京城,为此,王林特地取消了女子科需要返回老家参加科举的规定。
在女子书院中读书的女子们,对于陛下开女子科的决定,自然是感恩无比。
如果说过去她们被自己的家人送到女子书院来读书,多少其实是报了一点并且实际的幻想。
所有人对于自己能否学到真本事,能否凭借学习到的东西,改换门楣等,都没有报多大的希望。
只觉得在书院读书,总好过在家中做女红,什么都不知道强吧!
没想到现在真的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女子书院内。
已经读了小半年的书,连带着整个人的气质都发生了些许变化的织兰,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嘴角也不自觉的上扬起好看的弧度。
“娘娘,您可真美。”
庞秋看着这样的织兰,忍不住笑着说道。
织兰瞥了她一眼,眉眼弯弯:“你这丫头,就知道嘴甜,会说好听话抖本宫。”
“娘娘,臣说的可不是什么好听话啊!”
庞秋不服气的说道。
一旁的冯瑶看着如此跳脱的庞秋,下意识问道:“庞秋,你准备参加这一次的女子科吗?我猜,陛下应该不会像是男子科举那般,每三年开设一次女子科,错过了这一次,还不知道下一次要等到何时呢!”
“听你的意思,肯定是要参加女子科喽!那到时候咱们两个可就是对手了,我也很期待,到时候你的成绩与我比,如何。”
庞秋对着冯瑶眨眨眼。
冯瑶如今已经嫁做人妇,丈夫正式周升。
两人本就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长大后感情也一直很稳定,如果不是因为王林准备推行女官,而冯瑶也有这个想法,可能他们成婚的时间会更早一些。
“你家夫君会同意你参加女子科吗?”
织兰好奇的问道。
这两位都是女子书院的夫子,她平日也会跟着两人学习,时间久了,三人之间自然成为了关系很好的人。
“当然!这是当初我们成婚之前就已经谈好的条件。要是他敢不答应,我就与他和离!”
冯瑶很笃定的说道。
庞秋笑眯眯的眨眨眼:“瑶姐姐,我好像记得,你与那位周大人的约定,也有你需在三年内诞下一子吧?”
冯瑶脸色微红。
目光则下意识的望向织兰已经鼓起来的肚子。
“到时候,臣可能还有问题请教娘娘,希望娘娘能不吝赐教。”
“当然,要是问生孩子的事儿,本宫还算是有些经验的。”
织兰满脸慈爱的抚摸着自己的肚子。
她如今也算是得偿所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