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摊牌了,我是天下第一豪门

第963章 善

  经过这一场闹剧之后。

  一种来自西域的使臣们,终于学会了闭嘴。

  至于李陀和他的于阗国。

  结局已定,自然也没什么好说的。

  只不过在御书房展开了一场关于李陀生死的会议。

  “陛下,正所谓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李陀此人虽然罪大恶极,但作为使臣,若是我等直接将他斩杀,未免有些损害我华国的声誉。”

  郑章努力的劝说着。

  如今已经知道了他们皇帝陛下的远大志向,自然不能拖后腿。

  但某些亘古以来一直存在的规矩,也不能轻易破坏。

  否则是会被人拿出来诟病的!

  “陛下,郑大人言之有理,不如就将那李陀先放回去吧。”

  庞惑难得对于郑章的话表达了赞同:“无论于阗国是否会提前做好准备,都不会影响到我们对于阗国的战争。”

  不过有人赞同,自然就会有人反对。

  徐福,作为兵部尚书,就是这个反对之人。

  “庞大人这话,本官可无法认同。”

  徐福的表情并不算好看:“您嘴上说说,就把这样一个可能泄露我国接下来军事方向的人放走了。

  到时候战场上真刀真枪,需要与敌人拼命的将士,可能需要付出更多牺牲。

  难道我军将士的性命,就不是命了吗?”

  庞惑:“……”

  他说着的是这个意思吗?

  没想到钱墨也主动站出来:“陛下,臣也觉得庞大人所言甚是不妥。”

  “钱大人,怎么连你也……”

  庞惑诧异。

  这钱老黑,竟然也来声讨他!

  两人之前好歹是一起在东南军驻地生活过的人,相互之间的熟悉程度远超于他人。

  哪怕同朝为官,两人也算是好友。

  别人说钱墨的出身,有故意针对他的苗头时。

  庞惑往往都是站在钱墨这一边,替他说话的人。

  没想到有一天,钱墨竟然会当着所有人的面,反驳他的话!

  “庞大人,本官说这番话,可绝对不是故意针对你,而是就事论事。”

  钱墨感受到庞惑的目光,无奈的解释:“将士们在战场上厮杀会付出多大的代价,死伤多少人?

  咱们没有亲自领兵出征,对这方面可能不够了解。本官觉得,还是兵部的人更加清楚一些。”

  他没有说的,是如果死伤了大量的士兵,到时候需要给的抚恤金也是一笔相当庞大的数字!

  华国一切都好。

  无论是对待百姓的态度,还是对待将士们的待遇。

  如果说前朝的将士们选择参军入伍,是因为被迫。

  就算他们不愿意,朝廷也会强迫他们入伍参军。

  军户出身更是不用说,从一出生起,家中的男丁就注定要当兵。

  而华国在这方面更多的是采取自愿的方式。

  换言之,如果你不想参军,不想当兵入伍,就可以拒绝征兵。

  朝廷如果需要更多的军队和军人,则会采取更好的待遇。

  比如说,每一个人参军入伍,家中可以免除劳役,甚至是给与一定的赏银。

  对于那些将士们而言,这些待遇,自然很优渥。

  导致很多人都愿意主动去参军。

  不过对于户部而言,这些条件就有些让钱墨头疼了。

  不打仗的时候还好。

  只是需要支付一笔不菲的军饷,虽然也不少,但还在朝廷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可一旦打仗。

  怎么可能不死人吗?

  那些死去的人,都是需要支付高昂抚恤金!

  对如今已经开始感受到经济危机的钱墨而言,能不花钱的地方,还是不要花钱的好。

  明明能省下的钱,为什么要花?

  “难道钱大人心中,也是赞同直接斩杀李陀的吗?”

  庞惑冷声问道。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

  这是多少年流传下来的规矩!

  总不能在他们这里,在华国这里被破坏吧?

  后世人会如何说他们华国?

  “本官只是说,这李陀绝对不能放回去。却也没说一定要将其斩杀了不是?”

  钱墨解释。

  只要能够让李陀暂时留在华国,不将他们即将对于阗国用兵的消息扩散出去。

  那么,这李陀是死是活,似乎也没有那么重要。

  “将人扣押?这也不符合规矩啊!”

  庞惑蹙眉。

  总感觉他们现在要做的事,十分的大逆不道。

  “陛下之前不也说了,我华国何须遵守前朝的规矩?我们能自己制定属于自己的规矩!”

  徐福理直气壮的说道。

  其他人则纷纷表现出了沉默的态度。

  并不想参与到这场争吵当中。

  毕竟,吵赢了,对他们而言,也没有任何的好处。

  若是吵输了,则更加的丢人。

  “本官还是觉得,要将人放回去才行。”

  庞惑也表现出了难得的执拗。

  一向情绪稳定的他,难得有这样孩童般的表现。

  “还请陛下定夺。”

  徐福也懒得跟庞惑吵。

  他们吵来吵去,最后能做决定的还不是王林?

  既然争吵也不会有更好的结果。

  那还是直接让陛下来做决定吧!

  “朕倒是觉得,可以将李陀放回去。”

  “陛下?!”

  徐福露出了不敢相信的表情。

  以他对于王林的了解,断然不会做出这么糊涂的决定来。

  “陛下英明!”

  庞惑则是有些得意的挑眉,瞥了徐福一眼。

  看看,陛下果然还是理智的!

  这种事情怎么能给人留下把柄和话头?

  被写进史书,可是要被后世子孙辱骂一辈子的。

  “陛下为何会如此决断?”

  钱墨也不甚理解。

  这可不像是王林的性格呀!

  以往就算是有再多的臣子劝说。

  只要他们提出来的意见不符合王林的心意,最终都会被打回去。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都觉得,如今他们这位皇帝陛下,是一个性格执拗,前纲独断的人。

  难道真的是突然转了性?

  “庞爱卿说的很有道理,朕其实也觉得,两国交战不斩来使这规矩挺好。”

  王林淡定的说道:“老祖宗留传下来的规矩,总不能到朕这儿就破坏了吧?”

  “可是陛下……”

  钱墨有些不甘心。

  与于阗国的这场仗,会死多少人?

  花费多少冤枉钱?

  难道这些,陛下都不考虑了吗?

  王林摆摆手:“而且最重要的是,朕并不觉得于阗国有胆量与华国交手。”

  此话一出,所有人的脸上都有怪异的表情。

  什么意思呢?

  于阗国都被打到家门口了,还能选择投降不成?

  难道他们的国主愿意放弃现有的身份?

  “朕准备再给于阗国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如果是他们能抓得住,倒也能省去一场战乱。”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