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重生50年:隐居深山从流浪开始

第45章 种植蔬菜

  黄虎六犬自然很是开心。

  它们跟主人互动玩耍,是最喜欢的事情了。

  至于俩只小雕,就懵懵懂懂,迷迷糊糊,完全不知道东南西北。

  对杨旭的指令,完全是南辕北辙。

  但他一点都不着急,也不责怪。

  因为它们太小了,应该才刚满月没多久。

  懂个啥。

  现在杨旭也只是训练它们的认主性,和服从性。

  值得提一下的是,这两只变异雕,太强了,杨旭养了短短的几天时间,体重就直接涨了一倍。

  从不到一斤,变成1.5斤。

  要知道,这可是才满月没多久的幼雕啊。

  这要是成年了,会是什么状况。

  于是,杨旭直接给他们这个品种,取了个名称叫:龙雕。

  名字的话,就叫:小金,小银。

  没错,都是公的,一个绒毛呈现雪白色,一个绒毛呈现淡金色。

  名字由此而来。

  杨旭很是可惜,要是一公一母,说不定可以繁衍出一个变异族群来。

  近亲繁殖虽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总比灭绝了好,终归是有希望的。

  但也不用担心,有金手指在,以后再慢慢寻找。

  肯定能找到其他的变异品种,到时候配成两对,繁衍出的品种,才会更稳妥。

  训练完六犬,杨旭又把野鸡大军给拉出来训练。

  现在,经过几天的捕猎,它们已经扩张到了24只。

  其中有2只是公鸡。

  而且,都是精挑细选,起码是活了三年以上的老妖精。

  想想看,能在野外生存三年以上的野鸡,会是什么存在。

  它们的经验超级丰富,战斗力,和敏锐性,绝对是顶级的。

  被杨旭选中后,就给它们分出来两组。

  1只公鸡,带领11只母鸡。

  形成两个战斗小队,轮流进行训练,生活,工作,下蛋,等等。

  今天,公鸡的驯兽,总算是告一段落。

  它们的野性可真不小,比起之前训母鸡,要麻烦的多。

  好在杨旭有宗师级的驯兽术,否则,这么短时间内,绝对搞不定的。

  如今,野鸡群每天都能给他提供最少10颗鸡蛋。

  比起之前预想的,要多了一半。

  因为野鸡在野外,夏季一般都是三天一个蛋。

  谁知道,因为杨旭的培养,再加上驯兽秘药的加持,和安全的环境,让它们的产蛋率直接飙升了百分之50,达到了两天一颗的程度。

  这可一点都不少。

  当然,淘汰依旧不会放缓。

  这隔一段时间,就有一只野鸡跟不上进度,被杨旭炖了汤。

  没办法,不行就是不行,仁慈不得。

  产蛋率不行,攻击欲望不行,就连视觉和敏捷,都差了不少。

  这种落后分子,不吃干什么,留着浪费位置。

  杨旭打算,最多把野鸡大军,扩张到36只的规模。

  差不多就够了,不能再多。

  也没必要,虽然不需要自己去养,但也挺费功夫的。

  以后到了大兴安岭,可能还要淘汰一批。

  那里的野鸡品种,口感更好,能力更强。

  ...........

  下午三点。

  杨旭休息的差不多了,驯兽也告一段落。

  效果就不用说了,他能很清晰的感觉到,不管是黄虎六犬,还是野鸡大军,都更加得心应手,对他的指令,也越来越如臂使指。

  接下来,就是开始工作。

  先干什么呢?

  他想了半天。

  其实有很多事可以做,但哪个更重要,就值得斟酌了。

  继续布置隐蔽大型戏法,或者,炼制精盐,出去砍树,等等。

  想了良久,杨旭都没有拿定主意。

  突然,他看到了一旁的野菜。

  是他刚才出去的时候,路边采集的。

  这是自己每天必须要吃的东西。

  杨旭的蔬菜来源,基本上都靠这些野菜。

  对啊,现在最重要的,难道不应该是种植蔬菜吗?

  早种植,早收获啊。

  总不能吃一年的野菜吧。

  瞬间,杨旭知道自己最应该干什么了。

  那就是打造大量的种植箱。

  先把蔬菜给种下。

  这玩意太重要了。

  还是那句话,民以食为天,只要是吃的,那就必须重视起来。

  尤其蔬菜这种必须自给自足的东西。

  不像肉类,和粮食,可以想办法从外界获取。

  当下,杨旭也不再犹豫。

  开始干起来。

  三棵大树摆在那,现成的材料。

  种植箱的规格,杨旭统一规划成1.5米长,1米宽,半米深,分上下两层,隔离开。

  最下层,只有不到10公分,主要是存放营养液,和水资源的。

  这样就不用经常浇水,隔离层也会把土和根系保护好,不怕水淹。

  当然,这样的种植箱,只能种一些蔬菜。

  如果是果树一类的,那就不行了,需要更大,更深的种植空间。

  显然,杨旭没有那个打算。

  也就在这里住一年而已,没必要搞的那么复杂。

  一年时间,种树的话,连个苗都长不上来。

  这一干,就是六个小时。

  看看表,到了晚上九点。

  杨旭多少有点累。

  走出工作室,把做好的10个种植箱拿出。

  寻找个地方摆放好。

  就在洞口附近,每天能照到七八个小时的阳光。

  现在没有灯光,只能靠这点光线来维持。

  来到储藏室,寻找到种子。

  杨旭怀念的拿起来,想起了杨家庄。

  这里的每一个种子,都是爷爷亲自收集的。

  每一次有人来卖种子,都会留下点,种不活也不要紧,他也愿意被忽悠。

  实际上,这里大部分种子,根本就种不了。

  别误会,并不是假的,而是地方不合适。

  真假种子,爷爷还是能认出来的,好歹是几百年的地主了。

  但问题是,北方能种芒果吗?

  能种荔枝吗?

  能种山竹吗?

  完全不行啊,气候,环境,温度,土质,等等,都是天差地别。

  所以,这些种子,基本就是用来收藏的。

  但你确实得承认,这些被人千里迢迢带来北方的种子,基本上都是精品,极品。

  否则,他们也不敢要高价。

  杨旭摇摇头,遗憾的把水果种子,和粮食种子放到一边。

  独留下72种蔬菜种子。

  这些,都是北方地区能种的。

  起码经过自己的调理,是可以种植的。

  经过深思熟虑,又挑选出12种来。

  其他就不种了,自己不怎么爱吃,而且产量不高,也费劲。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