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破绽推演,没灵根的我能无限变强

第25章 苏文胜的考校

  李青云虽心中忐忑,但面色仍保持镇定,跟着苏文胜穿过演武堂,来到一处更为幽静、古色古香的静室。

  与厉无错那充满兵戈铁锈气息的“书房”截然不同,这里窗明几净,两侧高大的书架直抵房梁,上面密密麻麻摆满了泛黄的古籍、卷轴与玉简,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旧纸墨香,令人心绪不由自主地安静下来。

  苏文胜在主位上的太师椅中坐定,并未示意李青云入座,只用锐利如鹰隼的目光上下打量,仿佛要将他彻底看透。

  半晌,他才拿出一张纸条,看着上面的记录缓缓开口,声音古井无波,听不出喜怒:

  “外门弟子李青云夏季考核成绩:”

  “丹景通灵:满分五十分,你灵根未开,得分为零。

  “修为境界:满分一百分,你是锻体境二层。得分:二十。”

  “经传论衡:满分五十分。你得分四十七。

  “实战考核:满分一百分,你评定为丙等中。得分:三十。

  “总得分:九十七。列外门弟子中第一百六十七名,全院二百三十一名。”

  李青云垂手静听,夏考之时,他刚刚穿越过来,修为低微,身体孱弱,更没有觉醒“料敌机先”这种特殊能力。

  除了代表修行理论考核的“经传论衡”成绩突出之外,其余科目全都一塌糊涂,在同届三百余名弟子中,只能勉强排在中下游。

  只听苏文胜好奇地问道:

  “你入武院两年多,一直平平无奇,可最近三个月却突飞猛进,尤其厉无错那莽夫,更是对你赞不绝口,说你基础刀法臻至圆满,修为更是突破至锻体四层,把握战机的能力更远胜常人。

  “此等进境,委实异乎寻常。

  “老夫在武院执教四十余载,如此脱胎换骨般的蜕变,除了那些大器晚成,在十七八岁还能开启灵根的极个别弟子,几乎闻所未闻。”

  “今日,老夫需亲自考校一番,看你这根基,究竟是真是假,厉无错……又有无夸大其词!”

  李青云心头一凛,知道真正的考验来了,当即躬身道:

  “弟子愚钝,不敢当厉总教习谬赞,愿闻苏总教习指教。”

  苏文胜捋了捋花白的胡须,眼中闪过一丝精芒,也不多言,直接开始出题:

  “听好了。老夫若以鹤形刁手,指蕴三分锐金之气,不攻上路,剑走偏锋,倏然点向你左脚踝‘悬钟穴’,你当如何以基础刀法应对?”

  他口中说着,右手并指如鹤嘴,随意向前轻点。

  虽无气劲发出,那股刁钻诡异的意境却已显露无疑。

  这一招角度、目标皆出人意料,寻常武者若在实战中遇到,多半会手忙脚乱。

  李青云目光清亮,几乎在苏文胜话音刚落、指尖刚收回的瞬间,便已不假思索地朗声答道:

  “回禀总教习!

  “‘悬钟穴’乃足少阳胆经大穴,被点中则半身麻痹,气血不畅,确是险招。

  “然敌自上击下,攻我下盘,身形必有前倾,中宫门户自会出现破绽。

  “故弟子无需后撤,当不退反进,前踏半步欺身!

  “弟子将以基础刀法‘垂拦式’应对——刀身下沉,刀背横格,不必硬接其迅猛指力,只需在其劲力将吐未吐之际,轻轻一带,扰其气劲即可!

  “同时,左脚顺势微抬让过穴位,右手钢刀则可借前冲欺身之势,直取其暴露的胸腹要害!

  “此谓‘攻敌之必救’!”

  他这一番应对,答得迅捷无比,条理清晰。

  苏文胜眼中赞许之色一闪而逝,对李青云不退反进、攻敌必救的思路颇为认可,但他面上依旧古板,继续考校:

  “反应不错,有几分急智。那老夫再考你一招:若我双手各持判官笔,左虚右实,左笔佯攻你眉心‘印堂’,右笔却暗蓄七成力道,直取你右肋‘期门’!

  “双笔交错间劲力吞吐不定,更藏有七种后续变招,你当如何仅凭一式基础刀法,尽封我攻势,令后续变化无从施展?”

  说罢,他竟随手抓起桌上两支狼毫毛笔,手腕轻抖,瞬间在空中划出七道虚影,虽无丝毫气劲,但那繁复多变的意境却清晰无比。

  这一问,无疑更考校眼力、判断以及对基础武学“一招破万法”的理解深度。

  李青云略一沉吟,眼中精芒闪动,随即清晰答道:

  “总教习这一招看似双管齐下,变幻莫测,实则虚实分明,力量必有偏重。

  “左笔为虚,其势虽快却无杀伤,徒扰心神;右笔为实,才是真正的杀招所在,然双笔齐出,其力必散,此为其一。

  “七种变化虽繁,但变招之际必是旧力已尽、新力未生,转换之间势必凝滞,此为其二!

  “故弟子只需稳守心神,不为左笔虚招所动,紧盯右笔实招!

  “待其攻至身前三寸,劲力将发未发、变招未生之际,正是其力量最散、意念最乱的瞬间!

  “此时,弟子便以基础刀法中最为厚重沉稳的‘铁锁横江’应对!”

  “哦?如何应对?”

  苏文胜追问道,眼中闪过一丝兴趣。

  “弟子当沉腰立马,稳守中宫,意念集中右肋,完全无视左笔虚招!”

  “待其右笔即将及体未及体,劲力将发未发之际,弟子不主动格挡,而是钢刀横于胸前,以刀身中段,暗合‘震’字诀之理,猛然向外上方爆发寸劲,格挡、震击同时完成!

  “此式‘铁锁横江’,看似守势,仅防一点,实则力自脚下而起,劲贯全身,刀势如横江铁锁,稳固无比。

  “其‘震’字诀爆发,非但能将来袭实招之力大半卸去,其震荡之力更会沿着对方兵刃反传,足以干扰其左手虚招与后续七种变化的气机运转!”

  “彼时,无论其后续变化多精妙,都必受此震荡影响而迟滞半分。

  “这半分迟滞,便足以让弟子看清其后续变化,从容选择抢攻或是飘然后退,掌握主动!”

  李青云这番回答,依旧立足于最基础的刀式,却将时机把握、劲力运用、攻防转换、乃至扰乱敌方后续气机变化都算计在内,真正是举重若轻,化繁为简,深得“一招破万法”的武学真意!

  接下来,苏文胜又一连考校了五种或诡谲、或刚猛、或虚实难辨的奇招,李青云皆对答如流。

  而且往往苏文胜话音刚落,他便已寻出破绽,道出以基础刀法应对的精妙之法,且言必有据,丝丝入扣。

  问到最后,苏文胜捻着胡须,不再出题,只是目光复杂地看着李青云,罕见地连连点头,那古板严肃的眼底深处,终于泄露出了一丝难以掩饰的赞赏与……

  惊奇。

  半晌,他才低声自语:

  “哼,厉无错那厮性子虽然古怪……可看人的眼光倒是不差。”

  他再次抬眼望向李青云,神色虽依旧严肃,目光却已有所不同,少了之前的审视与挑剔,多了几分对璞玉的欣赏之情:

  “基础牢固,悟性惊人,对武学道理的理解远超同辈……确实是块璞玉。”

  他评价道,“能在未开灵根的情况下,将基础刀法钻研运用至此境地,殊为不易。”

  他话锋一转:

  “不过,正如厉无错所言,你如今最大短板在于修为境界。

  “锻体境四层之后,若再继续修炼基础内功,进境会大大减缓,难以支撑你未来的修行与实战需求。”

  李青云立刻顺势接话:

  “弟子明白,正为此事苦恼,想请总教习指点迷津。”

  ……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