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李先霂(求追读!)
李先恪坐在坊市阵法坊中,手中拿着书籍仔细研读。
这书籍是在余俊峰那边借阅的,卷起来的书籍露出半张封面,几个大字清晰可见,是那《商道玄经》。
随着坊市开放的时间越久,来往修士交易的也便渐渐多了起来。
李家的财源进项如今坊市成了大头,反观那灵米却不值什么钱。
“就是这符箓一道,实在难以入门,如果我李家能有符箓绘制的天赋者,定然可以为家族再添一份进项。”
李先恪心中思索道。
如今又过去了三年,李先恪已经十六岁了,脸上的稚嫩渐渐消失。
少年郎一身白衣,容貌俊秀,手中拿着书籍,好一副书生意气。
李先恪读得津津有味。
这时。
腰间的一道符箓有了变化,赫然是那传音符。
拿出传音符,这传音符是修仙界的基础符箓。
倒是不贵,母符需要一枚下品灵石,而子符一枚下品灵石便可购买五枚。
李家如今家底渐渐丰厚,李承晏便为李先恪等家族核心子弟配置了母符。
近些年渐渐成长起来的外姓子弟给各配了一枚子符。
母符可主动传音,而子符只能接收消息,没办法主动传音。
李先恪腰间的便是一枚母符。
“先恪,速来祖宅。”传音符中传来李承晏的声音。
李先恪眉毛一挑,心中暗道,定然是二叔前些年生的弟弟回到了李宅。
李承朗进入青阳城中斩魔司,距离庆阳镇不算太远,与家中常用信件来往。
三年前便传信家中,说是程玉蓉怀了二胎,给家中报喜。
如今三年过去,那孩童应该快满三岁了,按照李家族规,理应送回家中,去往那嗣岵山,岵灵洞。
“小珍,我回族中一趟,你替我在这看着店铺。”李先恪转身与阵法坊中坐着的薄小珍说道。
如今薄小珍也渐渐长开,少女模样,一身绿衣,宛若精灵。
随着他们这批外姓子弟,渐渐长大,均被派往到庆阳镇各处地方进行历练,薄小珍被李先恪要了过来,在这阵法坊打着下手。
李先恪来到薄小珍面前,牵起她的手,柔声说道:
“再过几日,我与爹爹说下,迎娶你进我李家。”
薄小珍闻言,面色噗的一下,一片嫣红,挣开李先恪的手,口中低声道:“才不要嫁给你呢...”
就是这声音实在宛若虫蚊,低不可闻。
李先恪哈哈大笑,转身离去,去往李宅。
李宅,如今已经在门口挂上了牌匾,牌匾上两个硕大金字:李府。
门口两座大石狮子,威风凛凛,好生霸气。
李先恪还未踏入,就听见院中不时传来的大笑声。
李先恪摇了摇头,面上也露出笑意,许久未听见老爹这般开心了。
怕是也只有为李家添丁生娃,才能听见这种笑声。
院中,李承晏正逗着一娃娃,如今三年过去,李承晏鬓角已经全白。
这些年李家壮大发展,李氏家族子弟只有李先恪能帮忙打理一些事务,李先翊三年时间音讯全无。
李先澍如今九岁,还有些稚嫩,家族之事参与不进来。
所以整个家族几乎所有事情都是由李承晏管理。
至于那些培养的外姓子弟,倒是到了可以帮忙处理事务的年纪。但是李承晏对他们防备很深,绝不让他们参与李家的核心利益的事情中。
坊市与灵稻,牢牢抓在了李家手中,而一些无关紧要的事务,便交给了他们。
李承晏如今不过刚刚三十有三,却已经白发渐生,整个人苍老许多。
“先霂,来叫大伯,这蜜饯给你吃。”
李先霂看着大伯手上的蜜饯,嘴角口水直流,伸出手要去取:
“大伯,大伯,要...”
三岁孩童,天真可爱,实在是招人稀罕。
李承朗为他二儿子取名,李先霂,“霂“指细雨,取自“霡霂其濛“,喻润物无声的品格。
李承晏见李先恪回来,将手中蜜饯给了李先霂,让其自己抱着吃。
“先恪,回去准备下,一会进山。”
不多时。
父子二人,抱着李先霂,来到嗣岵山脚下。
李承晏取出一块玉简,双手掐诀,一道流光打出,撞击在虚空中,虚空泛起一阵花纹。
李执正在盘膝修炼,就在李承晏取出玉简发出流光之时,心有所感应,《紫霞炼气诀》修炼而出的灵感蓦然而发,向着山脚下延伸而去。
随着李执修为越来越高,灵感感应物体也渐渐清晰起来,朦胧中感应到山脚下,有着两大一小的身影。
李执略一思索,眼中泛起喜色。
“先霂回到李家了?”
算着时间,确实该到了上山的年纪了。
不多时,山脚下的三人已经来到了岵灵洞前。
“李氏二代家主,李承晏恭请老祖出关。”李承晏与李先恪躬身行礼。
这是李承晏定下来的规矩,以后家族子弟送往山上时,将由家主带其上山。
旁边的李先霂看着大伯大哥行礼,也像模像样的跟着学。
李执眼带笑意走出洞府,看着李先霂的模样,口中笑着对李承晏问道:
“承朗何时归家?”
“承朗信中未说,但千里传音符,我倒是给他送了过去,若有急事可通过千里传音符与家中联系。”
千里传音符,是普通传音符的进阶版,普通传音符不过百里传音范围,而那千里传音符传音范围足足有千里。
但价格相对而言,也要贵上许多,一对子母千里传音符的价格足足要十枚下品灵石。
这还是一张母符一张子符的价格,若是一张母符搭配多张子符,价格更是要继续往上涨。
而李家买的是一张母符,五张子符,足足花了十五块下品灵石。
但这坊市进账颇多,三年下来不止将余俊峰的那一百块灵石还上了,还结余不少。
于是李承晏一咬牙也便买了,以后家族子弟外出,有着此符,也会方便许多。
想到此处,李承晏不禁想到李先翊,这三年,李先翊除了初始还给家中保平安外,第二年便没了消息。
这让李承晏心中十分担忧。
“承珩还未来信?”李执问道。
李承晏摇了摇头,家中如今在外的两名子弟,均是音讯全部。
李承珩距离上次来信已经是五年前。
李执眼中闪过担忧,心中盘算着:待修为突破筑基便去往楚国,去寻李承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