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青木御灵阵》(求追读!)
余俊峰这几日跑遍了庆阳镇。
身为余家当代嫡系子弟,他自幼通读《商道玄经》《了凡生意经》等修仙界商道著作。
此次与李家合作,是他第一次将书籍化为实践,很是重视。
李先恪足足跟着他跑了五日,见余俊峰仍无定夺之意,终于忍不住问道:
“余兄,这坊市选址,可有了眉目?”
余俊峰低头看着手中书籍,不时还抬头看看周围环境,缓缓道:
“李兄有所不知,这坊市选址讲究风水灵脉走向,灵脉暂且不提,你们李家所在实乃是灵气枯竭之地,只能在风水上找补。”
他抬手指向远处连绵的青阳山,道:
“而这风水,一看山势,二看水脉,这青阳山如龙般盘踞在庆阳镇一侧,气势已成,而这水就不好找了,这庆阳镇一共有四条河流经过,一为玄云河,二为...”
余俊峰头头是道,满腹经纶般与李先恪讲解道。
李先恪看其滔滔不绝的样子,顿时觉得自己孤陋寡闻,赔礼道歉:
“先恪学识浅薄,让余兄见笑了。”
“这是你李家第一处坊市,也是我在外历练的起始,理应重视一些。”
正说着,余俊峰目光忽地一亮,指向一处村庄:“诶?此处甚妙!”
李先恪顺着他所指方向看去——竟是那永丰村。
前些时日,永丰村遭受马匪与毒蟒之祸,村民早已经被李家安置到了其他的村落,如今村中倒是冷冷清清,断壁残垣,透露着几分凄凉。
“此处背靠青阳山,前临玄水河,依山傍水,藏风聚气,正是开设坊市的绝佳之地!”余俊峰眼睛发亮。“就定在此处了!”
李先恪打眼看去,属实没看出什么玄机,心中倒是不怀疑余俊峰,只是有些自卑,觉得李家底蕴实在有些不足。
“还应该与父亲说一说,我李家应该搜罗一些典籍作为家族底蕴才是。”
余俊峰,对这坊市实在是上心。定下选址后,越发勤勉,接连几日奔波各处,亲自规划丹药阁与阵法坊的布局。
李家安排佃户如茶似火的跟在他后面赶工,第一处坊市就这般开了起来。
有着余家作为背书,果然不同,这坊市刚刚开张,便真有修士前来摆摊交易。
虽然不算热闹,但也显得生机勃勃...
李承晏站在坊市里面一栋三层木楼上,看着下方人来人往的修士,目光复杂。
心中盘算着什么时候空闲下来,进山与父亲说说此事,让他老人家也开心开心。
...
时光荏苒,距离这永丰坊市开张已经过去了一个月时间。
这一日,坊市入口处走来一对风尘仆仆的爷孙。
老者身形佝偻,牵着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两人神色警惕地打量着四周。
“爷爷,这地方当真靠谱?听说那李家最高修为也不过练气中期。”小女孩牵着爷爷一角,压低声音问道。
老者捋了捋花白的胡须,低声道:
“小雀儿,你有所不知,这坊市虽是李家牵头,但背后有余家坐镇。李家根基尚浅,但余家却是实打实的修仙世家,底蕴深厚。”
“余家?”羊角辫女孩眨了眨眼睛,满脸疑惑。
“不错。”老者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敬畏:
“这余家老祖,已经整整存活了三百年。听说已经窥探筑基之境,随时有可能合道筑基。一旦成功,余家便能跻身豪强之列,地位更上一层楼。”
“可是练气修士寿元最多不过两百载,这余家老祖怎么会活了三百年?”小女孩歪着头,一脸不解。
“那余家怎么说也是传承了将近五百年的修仙世家,族中秘宝无数,延寿之物自然不缺。这等世家,岂是寻常我们散修可比的。”老者轻笑一声,解释道。
正说着,远处传来脚步声,老者连忙止住话头,拉着孙女快步朝坊市深处走去。
二人神秘兮兮,不多时在一处三层楼下面停了下来。
“阵法坊!”
几个大字挂在牌匾上。
阁楼一层,一位白衣少年正翻阅账册,眉目如画,气质沉稳。
老者上前一步,试探性地问道:“这位公子,贵坊可收阵法?”
少年闻言抬头,正是李先恪。
他放下手中书卷,温声道:“自然收。不知阁下有何阵法要出手?”
但如今坊市刚开业不久,阵法收录还一件未有,这些时日他一直在此处蹲守,寻思看看有没有李家可以用得到的阵法。
老者仔细打量了下李先恪,觉得其气质不凡,应该不是诓骗他。
老者左右张望一番,压低声音道:“此处不便细说,可否借一步说话?”
李先恪眉头一皱,有些不愿,这老者一身修为他看不穿,他修行资质不好,如今不过练气一层,若单独相处,恐有风险。
他略一沉吟,道:“阁下若有顾虑,在此直言无妨。此处并无外人,还请宽心。”
老者看着白衣少年对他警惕眼神,心中倒是放心了不少,左右瞧了瞧,确认此时阁楼中四周无人。
小心翼翼从怀中拿出一道玉简。
“这是老夫偶然所得的《青木御灵阵》,全力激发之下可抵挡练气巅峰半个时辰。”
“当真?”李先恪惊讶,此阵若真如老者所言,对李家而言无疑是雪中送炭。
“老夫岂会诓骗于你?”老者有些不耐:
“若非急需灵石,此阵少说也要一百二十块。如今一百块便出手,你们收是不收?”
李先恪心中一震,一百块灵石!
就算这些时日,李家将灵稻售卖,又有坊市收入,如今家中不过堪堪五块灵石的积蓄。
没想到这一道阵法就要一百块。
...买不起。
李先恪有些犯愁,这阵法是他李家急需之物,但是这100块灵石,实在拿不出。
“该是回去与父亲商量下,怎么才能凑够这一百块灵石。”
他强自镇定,拱手道:“此阵价值不菲,在下需请示家主。还请二位稍作休息,容我去去便回。”
老者虽不情愿,但也只得点头答应。
李先恪将爷孙二人引入雅室奉茶,随后匆匆赶往李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