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百世修仙:我肝成万法道君

第18章 入门弟子

  相较于发散的光芒,楚桓这般将金光术以接近实体的形态显现更为困难,

  这意味着修士对于真气的控制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也就是化虚为实。

  楚桓本不打算人前显圣的,但那位唤作风岚的女修道破了他的虚实,他不得不做到这个地步。

  许是穿越的缘故,楚桓自身的神识要比同辈修士要强的多。

  神识强悍最为明显的好处就是提升修士对道术道法的施用把控,

  他若是随便敷衍,只展现些许金光,反倒是画蛇添足漏了马脚。

  索性稍稍展示些许控法水平,免得引起对面几位筑基修士怀疑。

  居中的那位光烨道人再没说什么,他点点头算是认可了楚桓,给了楚桓一个控法上佳的评价,便是让楚桓自去身后歇息。

  楚桓行礼自去,独自寻了一处安静去处坐下,静静观看剩下的弟子演法。

  随着时间点滴流逝,当第三次演法讲述完毕之后,又有七八位弟子踏上二楼。

  看得出来,这些人施用法术都很勉强,许是先前学习过程中消耗过多的真气,此刻体内过于虚弱,导致表现不佳。

  不过那三位筑基长者都很包容,许他们自行打坐歇息,稍稍回复再做演法。

  莫晓秋是堪堪赶在最后时刻登上二楼,

  此刻的他大汗淋漓,气喘吁吁,面目狰狞,从脸颊红到了脖颈,俨然已经到了气力用尽的关头,想来是筋脉已经岔气了。

  他这般狼狈的模样,引得好些弟子偷偷发笑,

  所有人只见他跌跌撞撞的行到台中,正要行礼,却是脱力摔了过去。

  那光烨道人见他这幅模样,直接省去了演法的流程,让他径直入列了。

  莫晓秋赶忙行礼谢过,勉力重新站起,好不容易行到楚桓身旁,又是瘫倒在地上。

  就这么一来二去,一炷香的功夫烧尽之后,场中仍只坐了三十七位弟子。

  也就是说约莫只有十一之数的修士能从山脚行到此处,金光宗的弟子选拔称得上严苛。

  那三位筑基修士扫视了众人一眼,不复言语,便是御风而去。

  又过了不久,一位外门执事领着七八位外门弟子行到众人面前。

  他们先是拱手行礼,说了些祝贺言语。

  随即表示宗门已经在门庭处备好接风洗尘的酒水吃食,众弟子今夜在此处暂住一日,待到明日天明金光宗正式的敕封法旨下达,往后便可以以同门相称。

  欢呼声瞬息响起,声浪阵阵沿着宝塔径直传递,

  好些弟子手舞足蹈,那高野根更是歇斯底里的怒吼,只在那兴奋的击掌,将双手抽的通红还不停歇。

  然而在楚桓边上,莫晓秋却是嚎啕大哭,哭的撕心裂肺。

  “楚哥,楚哥儿。许秀,卢,卢平生,上山之前是他们两个拉着我走了好长一段路的。怎么,怎么都没能走到这里?我,我还以为,大家能一起同入宗门,一起,一起称兄道弟,怎么会这样.......”

  他的话语断断续续,夹杂着抽泣和哽咽,不成句子。

  楚桓看在眼中,只是轻轻的摇了摇头。

  同样的事情前世今生他已经见过许多次了,有些事情还是早些面对为好。

  修行是一条不归路,走的越远,能够同行的人就愈发的稀少。

  当天晚上莫晓秋没来参加晚宴,他独自去送宽窄乡的同乡修士归去之后,只一个人坐在屋内发愣。

  次日清晨,天光未亮的时候,众弟子被集聚到了宝塔门口。

  那光霁道人已经领着几位外门弟子等候多时了。

  那老道神情和蔼,只让诸弟子将神行符发放了下去,便领着众人一路往东北方向行去。

  只一个上午,众人就行了八十里的山路,饶是有神行符的加持,也是累的够呛。

  一直行到一处唤作太南谷的幽邃山谷之中,光霁道人方才停下,他只让众人整理仪容,排好整齐队列,方才入内。

  不同于谷外的寂静深邃,太南谷内可谓别有洞天。

  谷内人声鼎沸,规模不亚于一座中小型的城镇。

  谷内共设三坊七院,一楼一殿的建筑格局,

  众弟子行到谷中,便有人来接应,俱数领到位于山谷中枢处的贤德殿中。

  贤德殿很大,占地足有十多顷,听光霁老道介绍,彼处殿中挂满了历代金光宗先贤画像,日后弟子若是能够得道结丹,也可将自家画像列入门墙之中。

  楚桓他们赶到的时候,正殿外围的空旷广场上,约莫已经稀稀疏疏站了两百多号人。

  金光宗下辖六郡,只从这些人的衣着外貌来看,这些应当是其他郡县选拔出来的弟子,和楚桓这些人差不多身份。

  此时那位光霁道人已然换了一副严肃神情,他让众人整齐站好,不许随意动弹。

  “午时三刻,会有结丹真人携法旨从天枢峰山巅而来。待到长者赐符之后,尔等方才算正式成为我宗的入门弟子,都打起精神,别堕了老夫的颜面。”

  众人闻听,更是连大气都不敢喘,只拿捏着神情姿态,生怕展现丑态。

  午时三刻很快到了,只听到一声清脆的剑鸣破空而来,太南谷天穹的法阵露出道道涟漪。

  下一息,一位面容俊俏的剑修横剑于空,立于贤德殿正上。

  贤德殿外广场上的弟子们齐齐躬身行礼,只在几位师长的带领下勉力齐声言语。

  “恭迎真人赐符。”

  声音略显嘈杂,显得有些拖沓,但是那位真人不以为意。

  他只随意扫视一圈,便从怀中抽出一道卷轴,扯开宣读。

  卷轴展开,清越嗓音如金玉相击:

  “癸亥之秋,八月既望,天枢垂象,道衍玄光。”

  “曜灵峰光浩真人,奉宗门法旨,开山门纳新,承四时之序,应五行之机。”

  “尔等既过三试,当知修行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入我门者,须持正心以敬天地,秉坚志以斩尘缘。”

  “持戒者,当效青竹虚心有节;”

  “问道者,须似寒梅砺雪而生;”

  “斩魔者,必若金乌涤荡阴翳;”

  “济世者,莫忘春溪润物无声。”

  “此间赐尔等‘玄灵玉符’一枚,符中自有宗门戒律,地图堪舆,尔等持符入殿拜行宗门先贤,便是我金光宗薪火相传之人。”

  话音稍落,其人剑指轻划,数百道流光自袖中飞出,化作莹白玉符悬于诸弟子弟子们面前。

  诸弟子兴奋不已,纷纷伸手接过,向空中拜谢。

  那位光浩真人却是熟视无睹,下一息便是化作流光冲天而去。

  楚桓轻轻将玉符捧在手中,正要细细端倪,

  眼角余光却是发现边上的那位光霁真人仍在仰头望天,望着光浩真人离去的方位。

  他老迈的面庞正在喃喃念着什么,好像是感慨,又像是唏嘘。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