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综武,开局神功,蒸汽与丧尸

第3章 伪玄关

  天启六年五月初六,北京城西王恭厂一带突然爆发出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

  程铁衣当时正在锦衣卫衙门当值,忽觉脚下一阵颤动,紧接着便是排山倒海般的气浪从西边席卷而来。他本能地运起家传铁布衫功夫,却仍被掀翻在地。等他挣扎着爬起来时,眼前的景象让他终生难忘——数里外的天空呈现出诡异的赤红色,浓烟翻滚如巨龙腾空,而最令人惊骇的是,空气中竟漂浮着丝丝缕缕肉眼可见的淡金色气息。

  “这...这是天地真气?“程铁衣伸手触碰一缕飘到面前的金色气息,那气息竟如活物般钻入他的掌心。刹那间,一股前所未有的暖流涌向四肢百骸,他停滞多年的内功瓶颈竟隐隐有松动迹象。

  三个月后,北京城的武者们逐渐明白发生了什么。自王恭厂大爆炸后,京城范围内的天地真气浓度竟比以往浓郁了十倍不止。在这里修炼一日,抵得上在外地苦修一月。消息如野火般传遍江湖,各门各派纷纷派遣精英弟子入京。

  程铁衣记得那年冬天的武林大会。武当、少林、峨眉等九大门派掌门齐聚紫禁城太和殿前,在漫天飞雪中切磋武艺。那时他作为锦衣卫千户有幸旁观,只见七十三岁的武当掌门清虚子白发转黑,一招“太极云手“竟引动方圆十丈内的雪花凝成太极图案;少林方丈了空大师施展金刚不坏神功,任由八名高手刀剑相加而毫发无损。

  “武道大兴啊!“当时所有人都这么感叹着。

  然而好景不长。崇祯十七年三月,程铁衣永远记得那个血色黄昏。他奉命护送最后一批皇室成员撤离,却在德胜门外遭遇了清军前锋。为首的将领身披白甲,手持一杆丈八长枪,正是满洲第一战王多铎。

  “汉狗,受死!“多铎一声暴喝,长枪如龙刺来。程铁衣运起十成功力挥刀格挡,却听“铛“的一声脆响,陪伴他二十年的绣春刀竟被一枪震断。更可怕的是,多铎枪尖上缠绕着浓郁到实质化的金色真气,那分明是传说中的“真气外放“境界——整个大明武林能达到此境者不超过二人。

  程铁衣口吐鲜血倒飞出去,眼睁睁看着鳌拜如虎入羊群般杀入锦衣卫阵中。每一枪刺出,必有一人毙命;每一脚踢出,必有一人筋断骨折。短短半刻钟,三百锦衣卫精锐全军覆没。

  那一战后,程铁衣才从逃散的江湖同道口中得知真相。清军入关后,多尔衮、多铎等将领借助BJ浓郁的真气,实力突飞猛进。而汉人武者因失去BJ这一修炼圣地,此消彼长之下,竟无人能挡满洲高手锋芒。

  三年间,武当山被禁宗,少林寺遭封门,峨眉派弟子死伤殆尽。曾经辉煌的中原武林,如今只剩下一些残兵败将隐匿山林。

  ......

  “师父,您又做噩梦了?“

  一个清脆的少年声音将程铁衣从回忆中拉回现实。他睁开眼,发现自己正坐在简陋的茅屋前,手中酒壶已空了大半。面前站着个约莫十五六岁的少年,皮肤黝黑,眼睛却亮如晨星。

  “三水啊...“程铁衣抹了把脸,花白胡须上还沾着酒渍,“为师给你讲的'天启之变',可还记得?“

  名叫陈三水的少年盘腿坐下,熟练地给师父斟满酒:“记得记得。天启六年北京城西大爆炸,天地真气暴涨,武道大兴。后来清军入关,正好赶上真气最浓的时候,满洲高手辈出,咱们汉人武者却...“

  “却一败涂地。“程铁衣仰头灌下一大口酒,火辣辣的感觉让他暂时忘却胸中郁结,“十年十年了...整整十年了...“

  陈三水知道师父又想起了那些惨烈的往事。他悄悄打量着这个抚养自己长大的老人——六旬年纪却已满头白发,左臂衣袖空空荡荡(那是多铎留下的纪念),唯有那双眼睛偶尔会迸发出令人心悸的精光。

  “师父,您说我的铁布衫练到什么火候了?“陈三水突然脱去上衣,露出精瘦却肌肉分明的上身,“能挡住刀剑了吗?“

  程铁衣眯起眼睛,突然出手如电,二指并拢点向少年胸口。陈三水不躲不闪,胸口肌肉瞬间绷紧如铁,“咚“的一声闷响,程铁衣的手指竟被弹开。

  “好小子!“老人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笑意,“你这铁布衫已有为师七成功力,寻常刀剑确实伤不得了。不过...“他话锋一转,“要对付满洲高手,还差得远。“

  陈三水不服气地撇撇嘴:“那些满洲人真的那么厉害?不就是赶上了好时候...“

  “住口!“程铁衣突然暴喝,吓得少年一哆嗦,“你以为为师这条胳膊是怎么没的?你以为武当、少林为何元气大伤?“老人一把扯开自己衣襟,露出胸膛上一道狰狞的伤疤,“这是多尔衮的'血煞掌'留下的,若非当时武当清虚子道长舍命相救,老夫早就...“

  话未说完,程铁衣突然剧烈咳嗽起来,嘴角渗出一丝血迹。陈三水慌忙上前搀扶,却被推开。

  “无妨。“程铁衣擦去血迹,眼神渐渐平静,“三水啊,你可知为师为何隐居这荒山十年,却还要教你武功?“

  少年摇摇头。

  “因为时机快到了。“程铁衣望向北方,目光似乎穿透重重山峦看到了北京城,“据'天地会”传来的消息,BJ的真气浓度开始向外扩散了。“

  “而且,我们现在己经可以确定当年女真那一批开国入玄关境的亲王宗室并非真正的入玄关,而是动用了某种秘术,所以皆是壮年而亡。”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