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1980从少林寺武指开始

第43章 各奔东西

1980从少林寺武指开始 黑水渊 5078 2025-05-19 09:28

  十三太保风云会的票房正式突破五百万港币,三大影业的董事长俞先生,再一次发了大红包。

  少林寺剧组的港城之行,也在富士公司的四台三十五毫米摄影机抵港之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富士公司还是会做人的,发去国内的另算,单是港城剧组这边就先后给了六台西德阿莱三十五毫米胶片摄影机,以及足够拍摄两三部电影的胶片。

  少林寺剧组的六台现货三十五毫米摄影机,经港办协调,三大影业公司一家分了一台。

  剩余三台摄影机,则是跟胶片、剩余道具一起打包装箱发回国内的少林寺剧组驻地。

  跟摄影机一起打包装箱的,还有近三百副铜制明光铠,这跟崔常有说的一百多副正经差了好几倍的数量。

  陆扬问过马显达之后才得知,崔常有的修械所,先后向港城发了六百多副近七百副明光铠。

  港办仅是在发卖明光铠一项上就赚了三亿多港币,这还不包括港办送出去的几十副。

  算上扎甲、武器之类,港办仅在发卖道具一项的纯收益就接近四亿港币。

  因为港办的盲目自信,也导致明光铠在铠甲收藏圈,刚刚露面就烂了大街。

  臭行市这事儿,马显达算是亲历者之一。

  锦绣大唐展会上,先来的是港澳的富家豪门,后又是日方的公司财团,末尾还来了世界各国。

  尤其是泛亚太各国,他们对来自大唐的明光铠,多少都有点相互矛盾的畏惧、觊觎之心。

  日方虽说钱多,但人不傻,没有给港办下订单,而是直接购买现货。

  如果日方引领订货,那港办这次起码还能再赚一倍。

  但买着买着,买家们就发现了不对,那些先买过回家研究过的,更是如此。

  展会上的明光铠越卖越多,买家们沟通消息后,才知道明光铠对港办来说是可以快速量产的玩意儿。

  研究过跟拆过的,自然也能发现机加工的痕迹。

  不管啥玩意儿,只要能够成批量机加工,所谓收藏价值,就只能是炒出来的。

  知道了明光铠底细的众买家,也有那些个不服输的找到港办,说是如果铠甲被低价甩卖,他们就退货。

  为此人家还专门给港办上了一节‘物以稀为贵’的免费课。

  臭了行市的明光铠不能再卖,也就成了随少林寺剧组返回中牟的道具。

  展会没有开足一个月,也跟明光铠泛滥有一定的关系。

  环海走廊的锦绣大唐展会虽说马上就临近尾声了,但下一场展会,港办也找好了新的地点。

  来回耗时近一月时间,少林寺剧组的拍摄时间也马上要到了,新设备跟胶片已经到位,剧组也就没了滞留港城的理由。

  明光铠大卖之后,港办也很大方,给剧组特批了五百万港币的拍摄资金。

  再有就是日方公司财团参加展会时,也给了少林寺剧组礼金,这些礼金加在一起跟新联影业的一版投入差不多,大概有两百多万港币。

  长城影业耗时一个礼拜拍摄的动作电影十三太保风云会大卖,也让资金捉襟见肘的三大影业暂缓了一口气,给少林寺剧组追加资金,凑足了一千万港币。

  这一千万港币,说是给少林寺剧组的拍摄资金,但却是两部电影的拍摄所需。

  跟摄影机、胶片一样,里面还有太极张三丰的一份儿。

  用一个礼拜拍摄十三太保风云会,除了跟某些人较劲儿之外。

  陆扬未尝没有让三大影业、港办还有廖公看剧组能力的考虑。

  离开在即,剧组成员也获得了难得的集体出游机会。

  长城影业给每个运动员的红包都是一万港币,教练员跟陆扬这个武术指导两万港币。

  这笔钱是花了还是带回去,港办那边没做要求。

  但俞先生后补给陆扬的三十万港币,港办那边却有要求,需要他带回国内。

  离别在即,忙于书画艺术沙龙的炒股小能手、女赌神、老丫头唐雯,也抽空带陆扬继续未完成的涨见识之旅。

  各自忙活完、采买完,剧组众人在长城片场跟后来者,以及三大影业的同仁开了一场送别茶话会。

  少林寺剧组便跟来的时候一样,走特别通道离开港城。

  到了通关的时候,还是上次那位工作人员,陆扬递出公务护照,却迟迟没有等到下文。

  “同志,护照有问题?”

  以为陆扬又整幺蛾子的马显达,知道一而再再而三的胡搞,会影响这小兔崽子在国内的工作。

  匆匆忙忙上前,结果得到的却是令他咋舌的回复。

  “陆扬同志,接上级通知,云中鹤道长的通关程序要经的起推敲,需要你拿出道士证跟度牒。”

  看了看面容姣好的通关人员,再看了看一脸促狭笑意的陆扬。

  马显达也不知道这位通关人员,有没有机会看到那些港城的三流小报。

  不过看她的表情,显然还没有看过,但凡看过一点,她也不能对陆扬这么客气。

  如果她看过,按照国内惯例,怎么也得先赏陆扬俩大逼兜,再喊上几句‘臭流氓’,不解气还要再踹上几脚。

  “回来了,就特么安分点,那度牒、道士证,以后别拿出来用了,万一那些报道传回国内,弄不好就给你毙了……”

  知道老马的提醒不是瞎扯,陆扬将手中度牒跟道士证递上去说道:

  “马先生,要不销户吧?别特么再因为这个吃官司,守擂的时候,我出过力也受过伤,就差流血了……”

  听到守擂,马显达又是一阵气闷,人打擂的要么一身龙虎武师装扮,要么就赤着上身。

  陆扬倒好,鞋里衬铜、身上带甲,还特么顶着黄金莲花冠上的金箭妨人家。

  如果他本事差还好说,马显达估计他二十七八三十左右的时候,都没有陆扬功高。

  功高还耍阴招,陆扬那胸甲马显达也试过,包着炮弹壳的武僧棍,都砸不碎胸甲罩着的鸡蛋。

  陆扬那副胸甲的编织方式,跟明光铠完全不同,软编起拱可以卸力,而且卸力的目标也不是拳头,而是棍、锏、锤这类重击钝器。

  做过测试的老马跟于塰估计,钢片做成的胸甲,即便挡不住手枪子弹。

  但在一定的距离外,用手枪也不定能打死陆扬这小兔崽子。

  港城武林或是环亚太武林,遇上这么个功高且腹黑的穷凶极恶云中鹤。

  能占去一点便宜,都算是他们祖师显灵。

  好在这次日方的选手听劝,没有上去找死。

  不然还不知道能不能得到富士的胶片,跟西德的阿莱摄影机呢?

  “你那坑人的玩意儿,等回去之后,给我和老于都做一套,这东西能不能用来上擂?”

  想到武术界的未来,马显达也不管是不是在通关了,直接就跟陆扬聊起了他提及的甲斗。

  “能是能,但不管是钢甲、铜甲还是铝甲,除了重之外,还有厚的问题。”

  “单凭甲片缓冲,甲胄的重量还要增加,用散打队的那种护具海绵,又怕甲胄挡不住利器刺杀……”

  说及甲斗护具,陆扬眉头紧皱。

  如他所说,重量跟厚度,影响的是运动员的灵活度。

  没了灵活度,甲斗也就没了看头。

  在灵活度与防御力之间,防御力无疑又是必选之一。

  材料才是困住现在跟以后甲斗不能真正推广的主要原因。

  时间拉的越长,甲斗就越没有生存空间,后世的甲斗,中式战甲也被西式甲斗所抵制。

  原因很简单,中式战甲就是既防刺又防砸,而西式的罐头瓶只能防刺。

  换了重斧、重锤,铁罐子里的选手,真的容易被挤出屎。

  “先造出来试试不行吗?”

  “马先生,试试我倒是没啥问题,但真要是防具有漏洞死了人,这营生可就推行不下去喽……”

  说了自己的担忧之后,陆扬琢磨了一下才说道:

  “我的想法是用防刺布料配不锈钢甲片,或者甲胄里加一层细薄轻的环锁铠,但这样的环锁铠,需要手工编织,极费工时,也不知道有没有现成的材料?”

  听到陆扬意有所指,马显达也没跟他拧着来,而是顺着他说道:

  “这你得找老崔呀!他那有的肯定没问题,他那没有的,那咱们也不能想。”

  现在的马显达,也很佩服上边的眼光。

  没有崔常有的修械所,就没有港办额外赚的四亿多。

  展会其他厂商的订单大小、总交易金额,虽说也能算他一部分成绩,但港办卖明光铠的四亿多收入,他马显达居功至伟。

  没有他的不追查、不审问,直接收下陆扬,就没有港办的这四亿多额外收入。

  离开港城之前,港办也给他透露过让他去体委主管武术的意思,这一步踏出,他老马也算是成了。

  “马先生,我的意思是费用能不能划在港办那边,这次他们占了咱们的大便宜,一点不表示是不是不好?我还想要个地方,继续陈列设计铠甲、武器呢!”

  这就是陆扬跟现在人不同的地方,有些事儿没本事计较,他也不去计较。

  但该讨价还价的时候,他可不管什么觉悟。

  从房子到场地,他也不止一次的向马显达、胡副团提过,当然还有京队的许诺。

  想到这一点,陆扬一点也不客气的问道:

  “马先生,这次京队打算给我一座三进院还是五进院,要是说话不算数,我特么就辞了京队的武术指导!”

  陆扬的心黑难缠,守擂的时候就可见一斑,他这些话,马显达可是一点没漏都转达了上去,而且还多有美言。

  崔常有来的时候,马显达还和他一块提过这些事儿。

  老崔那边也是力挺陆扬,只是港办跟京队都没个正经答复。

  按照国内的说法,陆扬就是沾点觉悟不高,而且愿意斤斤计较,但谁让人家有本事呢?

  因此港办那边也只有捏着鼻子听的份儿,没办法以态度、觉悟等问题,惩处陆扬。

  廖公还在等着少林寺跟太极张三丰那两部电影呢!

  所以港办跟马显达、崔常有一样,现在只能供着陆扬。

  在长城片场,马显达收陆扬为外门不记名教他马门真传,未尝不是情谊上的一种束缚。

  “你呀!就是心黑,老崔那边做这事儿应该没问题,但咱们也不能太过分,少来少去的没啥事儿,你别跟老崔那个没眼力界的一样,一整就是几百副甲!”

  说及从长城片场又拉回国内的小三百副明光铠,马显达也不禁吐槽了崔常有的心黑。

  港办那边搞臭明光铠的行市,崔常有那货得记他的首功。

  不是他老崔‘唰唰唰’,不到半月功夫造了近千副铜制明光铠,港办那边也不会敞开卖。

  “马先生,那咱们就说定了,不然回去申请资金筹备护甲,吃了甲胄甜头的老崔,能给咱讹死!”

  说及老崔的短视跟贪心,陆扬也给老马打了预防针。

  老崔的理解力不错,执行力更是超卓。

  但他的眼界也真是不行,逮着一件事儿往死里薅,不撞南墙不回头,没个人给他谋划,修械所自谋生路这事儿可悬。

  “就跟你不害他似的?老崔可是给我发过电报,说是你让他造的兵刃,港办一点没要,都给压厂里了,虽说老崔发的是电报,但我看着火气不小。”

  从甲胄谈到老崔,马显达也点了陆扬一下,老崔不在港城不知道展会形势。

  但马显达却是门清,老崔第一次来,算是踩着了日方客商的尾巴,加上后续来的东南亚客商,他头一次来港城送来的那批明光铠卖的是不错。

  但第二批明光铠卖了一半,就开始滞销。

  剩下小三百副要运回去的铜制明光铠,就是第三次运来的原封未动。

  陆扬给的兵刃图纸,差不多就是个圈套,等老崔那边产出来,这边的明光铠也就滞销了,甲胄都卖不出去,兵刃,港办自然也不能再要。

  “行市这玩意儿,谁又能真正说的清楚?不行就让剧组消化呗?”

  陆扬说的轻巧,马显达也只是撇了撇嘴,按这小兔崽子的说法,现在打造的兵刃都是练功器械。

  电影实拍,都得换成铝材的刀剑,剧组的道具还是没开锋的,而老崔后续做的却是要拿到展会卖的工艺品刀剑,即便不开锋,锋刃也会比现在的道具锋利。

  反正从南到北,从东到西,老话说的好,买的没有卖的精,老崔那个傻做的,还能有陆扬这个设计师精明?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