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季汉教父,我教刘备谋万里江山

第4章 众等

  沛国与彭城交界处,泗水江畔。

  刘备再一次站在了这里。

  和上一次不同的是,刘备再也不是孤军奋战了。

  在他的身后,密密麻麻站满的都是来自徐州各地的士族豪强及其麾下善战部曲。

  沿着泗水铺开,不见首尾。

  哪怕对面的曹军阵容也同样铺遍江边,可那又如何呢?

  今时不同往日了,刘备浑然无惧,曹可往,我亦可往!

  “大哥,这次俺可以放手一战了。”

  张飞嗓门一向很大,他紧了紧手中的丈八蛇矛,爆喝之下勒住战马使其人立而起。

  希律律!

  战马吃疼嘶鸣,随后前蹄重重落地,溅起灰尘。

  此前,刘关张三人从青州平原国南下,支援陶谦,只因为公孙瓒和陶谦是联盟状态,刘备从师兄公孙瓒手中借到了赵云和数百骑兵。

  可南下徐州之后,刘备由于兵微将寡,和曹军的交战打得极为被动和憋屈。

  当时徐州的世家豪强没有全力支持陶谦,导致徐州军连战连败。

  属于全体徐州人的噩梦来了,曹军所到之处,接连屠城、疯狂掠夺物资,本地大族豪强损失惨重。

  “如今他们终于愿意戮力同心,对抗强敌了。”

  一旁的简雍也唏嘘不已。

  “我看他们不见得是戮力同心吧?盖因曹军东征大势,不想再重蹈覆辙罢了。”

  北海郡人士孙乾皱眉一声。

  对于徐州的世家和豪强,孙乾本身是有所怨恨的,他加入陶谦麾下之后,致力于为陶谦奔走。

  陶谦和徐州本地世家因政见冲突走到了对立面,缺少了支撑,以至于败亡,临死前将徐州让给了刘备,也把孙乾举荐给刘备。

  此后的徐州,吏治、人事、政务等方方面面,依旧把控在徐州本地世家豪强的手中,刘备和陶谦一样,受制于本地人。

  这是孙乾极度不爽的原因之一。

  “公祐,慎言。”

  刘备回头,安抚了孙乾。

  在刘备看来,徐州人这一次能够聚在一起,共抗曹军,是由于琅琊王氏出面了。

  他不管徐州本地人是什么想法,只要能够挡住曹军、击退曹军就行。

  作为徐州牧的刘备,不希望徐州再次陷入动荡之中,他不忍心看到生灵涂炭、十室九空的场景在徐州再度上演。

  曹操会在意徐州人的死活吗?

  完全不会。

  刘备认为曹操是一个极重目的之人,曹军东征徐州表面上是替父报仇,实则是掠夺。

  掠夺徐州的资源,供给曹军,养活兵马。

  平心而论,刘备做不到像曹操那样为达目的不顾手段,视人命如草芥。

  徐州牧有责任、也有义务守护徐州的一方平安和一切利益。

  不管这个利益是属于世家豪强,还是乡野百姓。

  这是刘备的人生信条,在其位则谋其政。

  此时刘备面对曹军,没有上次那么忐忑了。

  果然,一切的恐惧和彷徨,都来源于兵力不足。

  “宪和,你去问问伯显先生什么时候到达前线?”

  刘备不见人群中有王融的身影,心里七上八下。

  “唯。”

  简雍领命而去。

  泗水对面的阵营里。

  相比于徐州兵马的紧张和局促,曹军截然相反。

  军中充斥着一股轻松且张狂的情绪。

  士兵们都在盘算着这一次攻破城池后,先去抢夺府库还是商铺,亦或者虏掠女人?

  军官们则想着此次东征之后,屁股下的位置也该往上挪一挪了吧?

  大家都太想进步了。

  曹军将士都把徐州当成了一块肥肉,一块可以满足他们日渐膨胀的私欲的肥肉。

  狠狠地咬上一口,满嘴流油。

  说到底,徐州还是富裕啊,比兖州富裕太多了。

  “主公什么时候下令进攻徐州各地?”

  将士们都迫不及待。

  中军大帐里。

  一道身影身长七尺,细眼长髯,面带狡黠之色,似狐似鹰,眸光深不可测,正是曹军主帅曹操。

  此时曹操在大帐内来回踱步,分析局势。

  他对徐州人有了新的看法。

  “到底是谁在背后将徐州人组织起来了?”

  上次选择东征徐州,曹操有自己的见解。

  他打听到了陶谦攻取兖州泰山、任城两地的背后原因。

  陶恭祖似乎失去了徐州本地人的支持,为了维持军费开张和吏治费用,不得不到兖州来掠食。

  因此曹操趁着陶谦与本地人不和的这个难得机会,迅疾发兵。

  事实证明,曹操的判断是正确的,徐州有内部矛盾,导致军队貌合神离,连战连败。

  曹军也从上一次的东征徐州计划中,获取了大量的资源,钱财、米粮、布匹、军械等等。

  尝到甜头之后,曹操打算故伎重施。

  可局势已经不再像上次那样了,徐州人也不再好拿捏。

  曹操有这样的担忧,曹军众将则完全没有过多的忧虑。

  营寨内外,诸曹夏侯的军官们都在等待着进攻的军令。

  夏侯惇认为泗水对面的徐州兵马都是乌合之众,土鸡瓦狗,不堪一击。

  有了上一次的证明,诸将不把徐州兵马放在眼里。

  “等我们过江了,他们就会转身逃遁。”

  曹洪如是说道,一盘散沙,再多又有什么用呢?一吹即散。

  大家都对徐州军嗤之以鼻,并不放在心上。

  隔江对岸,徐州军营寨里。

  一众门阀代表都在等,等王融的到来。

  “他说要去办些事情,办完就来。”

  “可他不来,谁敢轻举妄动?”

  徐州内部的世家豪族之间,不像表面上那么和气。

  他们各自之间都有一定程度的利益冲突,事业线、仕途线相互交织、冲撞。

  只是因为王融带头,把这些利益链编织在一起,用还算客观的利益分配计划,暂时掩盖了各家的矛盾。

  “外面报刘备遣幕僚简雍过来,询问伯显先生何时抵达现场?”

  徐州世家之人,私下里直呼刘备名讳,不称表字。

  他们不觉得一个外来的州牧值得他们过于敬重。

  但在公开场面上,他们还会顾及一下世家子弟的身份,不会太过放肆。

  “让他等着。”

  众人都在等王融,谁不急?就他刘备一人焦虑是不?

  于是有小兵出去回应简雍。

  “伯显先生什么时候来,自有他的安排,你回去告诉刘使君,耐心候着便是。”

  世家门阀敢于嚣张跋扈是因为背后有家族支撑,家族会罩着每一个子弟,小兵可不敢,他对谁都客客气气。

  简雍只得回去寻见刘备,具说前事。

  刘关张三人面面相觑。

  他王融久久不来,不会是怯战跑路了吧?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