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先找弟妹

第49章 袁术的结善

  刘琦得受驸马都尉一职,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躬身行礼,语气谦逊而恭敬:“陛下恩情,父亲厚爱,孩儿愧不敢当。”

  刘表微微颔首,目光中透出一丝赞许:“你能如此谦逊,为父甚是欣慰。然而,功过赏罚,乃朝廷之制,不可轻废。”

  “你年少有为,正是为国效力之时,都尉之职,非你莫属。”

  刘琦抬起头,目光坚定:“父亲教诲,孩儿铭记于心,既蒙朝廷恩典,孩儿定当竭尽全力,不负父亲与朝廷之期望。”

  刘表满意地点了点头,将手中的奏表递给身旁的侍从,缓缓起身,走到刘琦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

  “琦儿,驸马都尉一职,虽非显赫,却责任重大。”

  “朝廷、为父,对你甚有期许,不可骄傲。”

  说什么朝廷,其实还是刘表他自己。

  刘琦听得出来,经此一役,刘表确实对自己期望不少。

  想想也是,这刘表都五十岁了!

  就算这年岁现在是还行,但过十来年,马上就到了差不多的年纪了。

  抛开战乱影响,这年头一般人的寿命也就到这。

  当即刘琦郑重点头:“父亲放心,孩儿定当谨记教诲,恪尽职守,绝不辜负父亲与朝廷的信任。”

  刘表欣慰点头,又把黄忠,甘宁,邢道荣等将,一一封赏。

  黄忠为典军中郎将,甘宁为奉车中郎将,邢道荣为扶军中郎将。

  不过说是中郎将,但与虎贲中郎将、羽林中郎将,还是有区别的。

  天下大乱,群雄割据之后,中郎将的名号被各割据势力广泛加于武官,不再限于禁卫统领等职,成为了一个大致介于将军和校尉之间的阶层。

  其职位、品秩、权力差异很大,统兵将领亦多用此名,其上再加称号,如使匈奴中郎将、北中郎将等。

  后面三国时,各中郎将中比较著名的有建威中郎将周瑜、军师中郎将诸葛亮等。

  建安中,曹操魏王嗣子曹丕就领五官中郎将,为丞相的副职。

  此后出现的东南西北等中郎将,其地位甚至一般被认为高于杂号将军。

  总之不大不小,算是刘表按着功绩,给好生封赏了的。

  三人拜谢,忠心度不由提高了几分。

  尤其是甘宁。

  说实话,本来跟着刘琦,纯粹是因为在江夏黄祖手下实在没什么出路了,这才跟随刘琦左右征战。

  却不料这刘大公子当真能耐,江东一战,打的甘宁甚是满意。

  如今虽然是个杂牌中郎将,但显然不再受人压制,觉着刘表其实也不错。

  至少…

  赏罚分明,没什么毛病。

  再说看刘表年纪这么大了,说白了跟着刘表就是跟着他继承人嘛!

  只要刘琦还是那个继承人,甘宁现在的心思就不打算变了。

  至于邢道荣那厮…

  这会张大个嘴,搁那呵呵直乐,真是一点扛事。

  刘琦不由揣测。

  这厮后头上了战场,不会搁那呼道:“说出吾名,吓汝一跳,吾乃刘琦帐下中郎将邢道荣是也…”

  要真是这么来一下,刘琦人都得晕了。

  他可不想当个背景板…

  当然这些事刘琦也就心里暗自想想,这会儿高兴的事情说完,便要说说不高兴的事情了。

  却听刘表接着道:“近日,袁术遣使韩胤,来言结善之事,诸位以为如何?”

  结善?

  他袁术怎么想到来与荆州结善了?

  正想着呢,却见前头在城外迎接自己的蒯良,上前解释:“公子有所不知,今袁术出兵,攻打徐州刘备。”

  “正是如此,知晓公子在江东与孙策大战之后,使人来荆州结善。”

  “只怕咱们出兵,叫其两头难顾。”

  原来如此!

  这事刘琦还是清楚的。

  建安元年,孙策席卷江东,同时袁术也没闲着。

  时年,袁术派大将纪灵率大军三万攻打被赶到沛县的刘备。

  刚刚得到喘息的刘备自然抵挡不住,就向吕布求救。

  吕布认为如果袁术将刘备吞并,则会与兖州泰山各方势力联合到一起,对徐州形成包围,于己不利。

  于是率兵往救刘备,这样就发生了“吕奉先辕门射戟”的故事。

  只是不料孙策在江东,被刘表之子刘琦用计来败,袁术得此消息,担忧刘表士气高涨,亦引兵来打,这才使韩胤为使,前来结善。

  不过话说韩胤这人刘琦也有些印象。

  这人也挺悲催的。

  在吕布那头当使者的时候,因为袁术称帝,结果让吕布当场反目。

  直接一刀砍了。

  属于纯纯是被袁术给坑惨了的家伙。

  只盼这一世他能运气好一些,可千万别在外头为使的时候,袁术称帝了。

  当下刘表问众人道:“袁术来使结善,诸位以为如何?”

  话音刚落,蔡瑁便上前一步,拱手问道:“刘公…袁术此来结善,可曾许下什么好处?”

  刘表微微皱眉,沉吟片刻,答道:“袁术只是空口应了钱财良马,未曾有实质之诺。”

  蔡瑁闻言,眉头一挑,冷笑道:“袁术此人,素来言而无信,空口许诺,岂可轻信?若与之结善,恐日后反受其害。”

  一旁蒯良却摇头道:“蔡将军此言差矣,袁术虽无信义,但其势大,若能与之结善,或可暂保荆州安宁。”

  “若拒之,恐其心生怨恨,反生祸端。”

  蒯越亦附和道:“兄长所言极是,袁术虽不可信,然其兵强马壮,若能借其势以自保,未尝不是良策。”

  正说着,却张允又持不同意见,上前一步道:“主公,袁术野心勃勃,若与之结善,恐天下诸侯视我荆州为袁术同党,日后必遭群起而攻之。不如拒之,以示我荆州中立之态。”

  刘表听罢,眉头紧锁,心中权衡利弊,一时难以决断。

  堂下诸臣亦各执一词,议论纷纷。

  正谁也劝不得谁的当口,刘表却见自己那儿子却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

  不由来问:“琦儿,怎么不说话,可有什么思量?”

  此话一出,众人自然眼睛都看过来了。

  刘琦见状,微微一顿,却道:“主公,袁术虽不可信,然其使者已至,若断然拒绝,恐失礼数。”

  “不如暂且虚与委蛇,观其后续动向,再做定夺…”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